医学科普,之于作者和读者
2018-03-23缪晓辉
写成一篇优秀的医学科普文章,实属不易;读到一篇高质量的医学科普文章,也非易事。最近《家庭用药》编辑部约我:“从生物钟的角度谈医生如何休息,行吗?”我回复:“不行,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和积累,神经和精神医学领域的医生会笑话我”。又约:“评述最近颇有争议的‘神药,可否?”我回答:“不可,那些药不在我的专业范围,我的话可能会误导患者。”最终,定了现在的题目。
专业话题由专业人士写作
2017年底,乙型流感在全球爆发流行,大众急需获取流感防治知识。应该由谁来写作?显然是从事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疾病诊治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人员。但我从微信上读到一篇文章,虽然作者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但谬误真不少,极可能误导百姓!此时,恰逢笔者应邀参加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咨询会,掌握了本次流感爆发的疫情,责任感驱使我推出了题为《流感正闹腾,如何不中招,中招当如何》的文章。该文三千多字,获得了10万多的阅读量,读者们积极转载,微信圈里圈外的朋友们纷纷点赞,获益者甚多。
医药学的专业性很强,某些特定话题还是由专家写作为妥,非本专业者发声宜慎重。
科普作品要说“人话”而非神话
我曾勞心伤肺地写了一篇题为《不要将转氨酶与肝功能划等号》的科普文章,欲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缪晓辉论健”上推出。我的助手兼编辑接手后直呼没读懂。啊?!迅即自我检讨:医科院校毕业的人都读不懂的文章还能“普”吗?原来,我那三千字文通篇说的是“神话”,不是“人话”,恐怕只有感染、肝病或消化专业的医务人员才能完全读懂。于是将原文推倒重来,以同样标题写了一千八百字的文章,说的全是“人话”,读过的人,都说好!我可是有25年科普文章写作历史的“老”作家,竟犯如此“高级”错误,真不知道过去说过多少“神话”而被读者们嗤之以鼻!
科普,第一要素是“普”,老百姓读不懂的东西,不仅白写,还浪费资源。
传递科学认知应不忘初心
现有不少“医药人”,以貌似科普的软文来介绍药品或诊疗技术,这不必受到指责,但作者必须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向读者传递相关信息,切忌言过其实、刻意贬褒。提三点建议:第一,知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读者信任,因此专家写作涉及诊疗技术和药品的科普时尤其要慎言;第二,由专家集体写作的指南、共识或建议,虽然发表在专业刊物上,但有很多非医学背景的患者或家属会刻苦攻读,因此制定指南一定要严谨、重证据,不要被医学产品生产企业“绑架”;第三,读者如果要解决实质性的医学问题,尤其是复杂、疑难和危重问题,还是要面见医生。医学科普知识不过是临床诊治疾病前、中、后的引导和补充。
为老百姓传播医学知识的医生是好医生,没时间和精力写作而专心致志地看病的也是好医生;为自己或家人防病治病而阅读医学科普知识的人是好患者、好家人,对医学知识不闻不问、一无所知的不是好患者或好家属。绝非我说话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