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慢性子磨出高品质

2018-03-23杨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9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杨滨

摘要 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环节设置的任务通常由简入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去完成,但有很多“急”性子的教师由于担心课堂教学超时,而往往牺牲任务驱动环节。通过教学案例,阐述在任务驱动环节中慢教学的必要性,培养教师的耐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任务驱动;信息技术;Media Player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094—03

1前言

小学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短短40分钟,却要完成很多的事情,特别是一堂新授课,深感时间不够用。于是在课堂新授的任务驱动環节中,笔者往往不知不觉地进入“飙车”状态,但是学生常常因为任务探索的时间不够而意兴阑珊,或是因为探索问题不够彻底而感到迷茫疑惑。因此,教学工作不得不经常返工重做,正可谓“欲速而不达”。于是笔者从任务驱动环节入手,开始尝试放慢教学的节奏,用“慢”性子来打磨“高”品质的课堂教学。

2“急性子”教学的不足与问题

笔者听了一堂宁波市编教材五年级“一份邀请书”的校内教研活动课,课后随即抽所有学生重新做了一下课堂教学中的两项任务:1)在Word中对文字字体、字形、字号、颜色等进行设置;2)设置文字的对齐方式。

结果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操作生疏。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需要在同学的帮助、提示下才能“挤牙膏”般地完成任务。

问题二:方法片面。大部分学生只会一种文字设置操作的方法,特别是在教师隐藏“格式工具栏”后,无法完成文字设置的任务。

问题三:审美缺失。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审美观,只是一味地完成任务,求快而不求美,完成的作品也大多“难登大雅之堂”。

对于这样的课后抽测,上课的教师也一脸疑惑:明明自己很认真备课、制作课件、设计教案,上课环节讲解也非常仔细到位,怎么整整一堂课学下来,学生连最基本的两个课堂任务都完成不了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细想起来其实也不难发现,问题就出在课堂的任务驱动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任务没错,学生尽力完成任务也没错,错就错在“急”这个字上。课后笔者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探讨与反思,总结出以下三个问题。

反思一:出示任务“火急火燎”。本堂课的操作任务较多,所以教师对任务驱动环节进行了精心设置,但是忽略了出示任务时的设计。执教本课的教师采用直接简单的话语和PPT直接出示任务,没有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反思二:演示任务“操之过急”。由于担心完成任务时间过长,课堂超时等问题,在任务演示过程中,教师讲得太快,教得太快,演示得太快,经常刚演示完一项任务的操作过程,还没等学生完全消化,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项任务,从而导致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

反思三:完成任务“急不可耐”。教师的“急性子”在课堂中随时感染着学生,笔者发现这堂课里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好像是在进行一场“百米大赛”,你追我赶。原本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完成任务的学生很少能够静得下心来,去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操作方法来完成任务?学生心态的失衡,间接抑制了发散性思维,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3“慢出示”:激起求知欲,让兴趣开个好头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导入的情境设计,认为导入是抓住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但笔者认为课堂导入不是抓住学生兴趣的唯一手段,特别是在课堂任务的出示时也可以“做点儿文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任务时不能着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完成任务成为学生的兴趣。

结合导入,“慢慢”创设任务情境 笔者认为情境不光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也适用于每项任务的出示部分。将课堂任务与情境结合在一起,是丰富课堂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如“一份邀请书”这一课,笔者常用的课堂导入为:“学校举行秋游活动,每班可以跟随三位家长,正好缺少一位会拍照片的摄影师。李同学的爸爸会拍照,请大家给他写一份邀请信。”然后在课堂任务设置时,笔者依然会延续使用这个情境:“李同学的爸爸收到邀请信后退了回来,原来他需要用这份邀请信去单位请假,但是邀请信的字体、格式等都不是非常正规。老师这里有一份模板,请同学们参照模板完成任务:1)对邀请书的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颜色进行修改,同时思考为何需要这样修改?2)对邀请书的文字进行对齐排列,思考需要几种对齐方式?为什么需要这样对齐?”

这样的任务导入设计,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沉浸在这个大情境中,比较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慢慢思索一下任务的出示方法,增强任务驱动的情境性,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引导。“慢慢”简化任务内容 除了平时的教研活动课,笔者还有幸听了一些名师的推荐课,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是这些教师深厚的语言组织能力,特别是在课堂任务出示时的语言讲解。如“认识多媒体世界”一课,对于认识Media Player播放器这个任务,在平时的课堂中由于任务指向不清,经常会让学生不知所措。但是有位名师用他深厚的语言功底给笔者扎扎实实地上了一课,他没有采用任何情境,而是用问题循循诱导来解决了这个难题:

1)刚过完暑假,同学们在家休息时喜欢做哪些事呢?

2)哈哈,我发现爸妈不在家,喜欢玩会儿电脑的同学不在少数喔!

3)除了玩电脑游戏,还可以用电脑来做哪些让自己放松的事呢?

4)看视频,这个主意不错,你是怎么使用电脑看视频的?(诱导学生自己归纳播放器使用的方法。)

5)相信很多同学已经会使用视频播放器了,那么请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提供给你们的这个视频播放器——Media Player。大家结合书本提示,学习一下Media Player播放器的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界面上的按钮都有些什么作用?动手来尝试一下吧?(在前一个同学归纳的基础上,结合书本内容,学生很容易认识并且学会Media Player播放器的使用方法。)

这位教师用他的语言“慢慢”引导学生去思考任务,在不知不觉中简化了任务的内容,让学生很快理解了任务的要求。同时,学生在自己归纳后再进行操作,无形中降低了任务的难度,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效率。

4“慢演示”:培养平常心,让等待成为习惯

等待不是无谓地消耗时间,而应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新架构。演示等待是在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后,采取的一种以“慢”带“快”的教学策略。用等待的时间换取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在等待的学习环境中慢慢磨砺自己的“平常心”,通过自然的发酵,诞生其新的思想,那是一种慢慢等待“花开”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心态。以下是出现在笔者课堂中的一个镜头。

笔者出示课堂任务,设置知识卡片的文本框。前两个班级分别由笔者和学生中的“高手”演示任务操作,但是到了学生自主操作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好重新“返工”,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在第三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还沉浸在前两节课的困惑中,突然有一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姑且称为“学困生”)讲空话。“行,就你了。”本想稍微提点一下他的注意力,却没承想有意外的收获。“学困生”上台后,由于没有认真听讲,不知如何下手,没等笔者开口,下面的学生便等不及了,一个个急着要做小老师,课堂气氛异常高涨。笔者见此情形,于是来了个顺水推舟,先控制了一下课堂纪律,让高涨的气氛降了降温,接着让几个举手的学生做小老师,一个一个起来发言。小老师教一个做法,“学困生”操作一步,虽然还是做得非常吃力,但是在大家的努力帮助下,他最终还是完成了全部的操作。

这次任务演示的时间由于“等待”“学困生”的操作而大大超过课堂预设的时间,但是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轮到学生自己操作时,大家都学会了操作,而且都非常熟练。

这是谁的功劳?“学困生”的演示为何逆袭了笔者和学生“高手”呢?课后笔者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非“学困生”演示得好,而是因为他的“慢”。因为种种原因,“学困生”的操作速度远远慢于普通学生,恰巧这种“慢”给了大家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究,也就是用等待的时间换取了大家的思考空间。这种时间换空间的慢方法让大家都跟上了节奏,所以最后都学会了操作的方法,完成了任务。

反观笔者和学生“高手”的操作可谓之熟练,熟练流畅本是好事,但演示得太快,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言就是节奏太快了。节奏过快会使信息大量堆积,大脑来不及处理堆积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的流通发生障碍,轮到学生自己操作时,就比较困难了。

“学困生”的逆袭让笔者认识到,教师需要足够的耐心来等待,随着学生的脚步慢慢来。在任务演示时,放慢操作演示、放慢教学过程、放慢语言速度,用延时、等待、重复、追问来培养学生的平常心,让他们去习惯等待,唯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充分的消化时间和自由思考的时间。

5“慢实践”:磨炼细致心,让合作成为常态

慢工出细活。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用于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为16~20分钟。教师自己备课时做好作品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按照学生所花时间为教师的三倍推算,学生需要花45分钟才能完成作品,这个时间已经超出一堂课的时间。作品任务是一堂信息课的重要构成环节,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但是作品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构思主题、查找资料、准备材料等,16~20分钟的时间远远不够学生去寻找素材、与同伴交流、精心制作,更不可能反思修改,学生一般都来不及完成作品。因为时间不够,很多教师会“急”着催促学生完成任务、上交作品,而学生也总是匆匆忙忙应付了事。还有几个困难的学生经常交不上作业,而上交的作品也是质量堪忧,表现为范例的简单重复,作品内容单薄、粗制滥造,不具观赏性,没有丝毫的创意。

笔者认为与其“快”得粗糙,不如“慢”得精细。为了提高任务作品的质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几节课的知识点整合在一个作品中,分解在几节课中完成,每节课只专注于作品的其中一个部分。这样可以省去构思作品题材、找资料等重复过程,为精打细磨争取时间。为了把课堂宝贵的操作时间利用起来,笔者不会要求学生在课后立即上交作品,這样可以把操作时间完全用于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在课堂中各抒己见,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创意,最后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确定作品的最优制作方法。学生课后将未完成的作品通过电子邮箱上传,回家慢慢完成,这样大大拓展了作品创作的时间。

对于上交的作品,笔者也不急于点评,而是通常会留出半节课的时间,将大家的作品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点评,慢慢寻找作品中的不足,再慢慢改进,最后才轮到笔者对大家的作品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性评价。笔者相信在这“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制作作品的过程,同时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评价。

如此“慢”实践,虽然在课堂上学生完不成作品,但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有精力去精心寻找素材,细致地打磨作品的每个细节,慢慢培养学生的细致心,在合作中打磨出最完美的任务作品,在“慢”中演绎出自己的创新。

6结语

综上所述,在任务驱动环节中,慢慢设计、慢慢引导、慢慢打磨、慢慢完成,让任务驱动环节在信息技术课中“慢”出新的精彩。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用师生的“慢”性子来打磨出高品质的课堂教学,这是笔者不断尝试,为之努力奋斗的教学目标,希望与大家共勉。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