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了胰岛素,皮肤却“生病”了

2018-03-23徐乃佳

家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脂肪组织针头

徐乃佳

主人得了多年糖尿病,血糖很高,两个月前,开始在腹部注射胰岛素。如今,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皮肤却“生病”了——本来光溜溜的身体,能摸到一团硬硬的包块。皮肤很难受,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它坚持认为与胰岛素有关,因为是注射胰岛素才发病的。

“你的病,和我没有关系!”胰岛素摇头否认。

“就是你的错!”皮肤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不是!”胰岛素一脸无辜。

“就是!”……

它们正吵得不可开交,针头鼓足勇气站出来,清清嗓子说:“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其实大家都有责任……”

皮肤,究竟得了啥病

皮肤得的病,针头一看便知——这种病叫“脂肪增生”,发生在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皮肤。皮肤的身体结构分为3层,即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最深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所谓脂肪增生,是指脂肪细胞增大至正常尺寸的2~3倍,侵入邻近的真皮层。从表面看,病变皮肤可呈现凸起或丘状或瘢痕样改变,能触到质韧、橡皮状的脂肪组织,边界清楚,形同包块(见图1)。在我国注射胰岛素患者中,一半患有脂肪增生,以腹部多见,其次是大腿和上臂。

“原来如此!我怎么会得这个病呢?”皮肤问道。“唉!”针头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和胰岛素都有责任,但并非故意为之!”

何出此言?首先,胰岛素的确有促进脂肪组织增生的作用,而且使用时间越长脂肪增生风险越高,这种特性与生俱来,不可控;其次,在同一部位和同一时间反复注射胰岛素造成皮肤损伤,以及注射胰岛素的针头重复使用,均与脂肪增生相关,这些可控的危险因素,往往是患者的注射习惯所致。

脂肪增生,受害的不只是皮肤

“我明白了”皮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病,和主人注射胰岛素的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

针头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更重要的是,脂肪增生不仅让你受伤,还让血糖變得更难控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若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吸收会缓慢,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血糖升高,波动性大,增加胰岛素剂量亦随之增加。脂肪增生处如停止注射一段时间,可变为正常组织,此时不降低胰岛素剂量的话,则会有低血糖风险。

由此可见,脂肪增生对于血糖控制影响极大。

做好3件事,防患于未然

看着皮肤闷闷不乐的样子,针头安慰道:“发生脂肪增生也不必担心,一般只要停止在皮下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增生不久就会消退。”

“对,对!”很久没说话的胰岛素补充道,“还可将热毛巾或清凉油敷在增生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也能促进消退呢!当然,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要防患于未然,必须针对前面所说的可控因素下功夫,做好这3件事:

?避免重复使用针头。针头重复使用次数越多,脂肪增生患病率越高。在重复使用针头的患者中,70%存在脂肪增生。所以,1个针头最好只使用1次。

?正确轮换注射部位。将腹部注射部位分为4个等分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图2),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轮换也不是由着性子来——轮换方法为,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厘米,相当于一个成人手指的宽度。

?定期自查。应每月自行检查1~2次注射部位有无皮下脂肪增生。方法为“一看二摸”。看,就是在灯光充足条件下观察皮肤有无隆起或瘢痕样改变;摸,就是以轻柔按摩的方式(向前或画圈)由未注射区域向注射区域推进检查,脂肪增生表现从柔软、有弹性的皮下脂肪组织,变为质韧、橡皮状或缺乏弹性的“突然抬高”的组织,边界清晰。如发现脂肪增生,注射胰岛素时需尽量避开。从脂肪增生处转换到正常组织注射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脂肪组织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shallow water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 grid*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与丙泊酚麻醉应用剂量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日本推出新款皮下脂肪仪 检测精度达毫米级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发生机制
苦瓜降低脂肪组织炎性改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