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知

2018-03-23

家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糖分癌细胞癌症

再生组织技术有望用于脊髓修复

美国西北大学官网近日公布,其生物纳米科技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斯图珀博士正带领一批化学家与纳米技术研究人员,通过机体自我恢复的再生组织技术,修复受伤脊髓。这项研究有望在将来替代目前骨髓移植和软骨替代手术中使用的侵入性疗法。

再生组织技术源于干细胞领域的重大进步,斯图珀为此研究了将近30年。他率先提出“软纳米科技”概念,在纳米尺度上对器官结构进行深入研究。1纳米约等于人类头发直径的八万分之一,在这个层面上,植入物可以被机体无排斥地吸收。

据介绍,斯图珀及其团队已在再生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正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联系,寻求尽快批准脊髓再生人体临床试验,这种突破性治疗方法可能会帮助患者在脊椎间重新生长出骨髓。数年前,他们曾用这项促进分子修复和再生的技术帮瘫痪老鼠重新获得行走能力:接受了特制分子注射仅数周后,腰部以下瘫痪的实验鼠便开始尝试奔跑。

“该技术解决了再生医学领域中无侵入技术发展的困难。”斯图珀表示,标准的脊椎融合手术是植骨,通常使用患者髋部的骨骼帮助脊椎融合,该传统疗法需患者两次手术,花销巨大,疼痛翻番,风险大。“而纳米科技可以避免重复手术,也无需取骨和大量使用促骨骼生长激素。”

斯图珀已将目光投向了10年后,“下一个研究前沿是利用干细胞与纳米科技的结合创造器官。”他说。一旦有能力将干细胞合成生物基质,就可以设计出一种人体器官基质,不仅可防止细胞过早凋亡,也可为研究人员揭示人体干细胞的秘密,包括干细胞如何分化和自我复制。

出生季节与疾病风险有关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出生季节同婴儿健康隐患相关联。

研究人员试图根据对人们的出生季节的分析,探索环境差异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收集了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1050万份个人电子健康记录。结果发现,由于季节变化,女性怀孕期间所处的环境不同,可能会影响后代一生的疾病风险。

具体来说,如果孕早期在夏天,会使孩子日后出现心律不齐的风险升高,这是因为通常空气污染在夏季更严重。此前有研究称,心律不齐,特别是心动过速,同中风相关联。也就是说,冬天出生的孩子日后中风风险比较高。如果孕晚期在夏天,这时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高,维生素D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减少糖尿病风险。也就是说,秋季出生的宝宝日后相对不易患糖尿病。此外,该研究发现,妊娠期长期暴露在低水平阳光下的孕妇,生下的孩子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医学信息学会》杂志上。该研究作者博兰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儿童疾病有重要影响。”

频繁倒时差可能激活癌细胞

近期,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频繁倒时差会增加癌症风险。其关键原因是,时差反应会扰乱人体生物钟。

新研究中,柏林沙里特医科大学安吉拉·里罗吉奥博士及其团队,对一种可控制细胞增殖的蛋白质RAS和另外两种可抑制癌症的蛋白质INK4a、ARF展开了分析。实验鼠研究显示,生物钟和几种蛋白质相互影响,使蛋白质RAS在大约1/4的癌细胞中被不当激活。研究人员认为,新研究结果强调了生物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预防癌症的潜能。人体的生物钟与昼夜节律及外部环境光线的明暗保持同步,若频繁倒时差会导致生物钟紊乱,或可成为一项潜在的癌症风险。

早些时候,美国纽约大学一项研究还发现,生物钟紊乱还会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安吉拉·里罗吉奥博士说:“我们相信,生物钟很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剂。”他提示人们,保持规律的行为和活动状态。

一滴尿液“秒查”人体代谢状态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研究室科研人员在体液检测研究中取得進展,他们发展了超声雾化萃取—质子转移反应质谱(UNE-PTR-MS)技术,可实现对一滴尿液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高灵敏快速检测,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著名学术刊物《分析化学》上。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益生菌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与排泄。食物与氧经化学变化产生人体所需能量。人体活动量越大,新陈代谢率越高。

人体尿液VOCs反映人体代谢状况或疾病特征,以往的尿液VOCs测量方法存在一些缺陷:要么速度慢,要么尿液用量大。为此,科研人员设计制作了一种简便的超声雾化装置,用于微量尿液中的VOCs快速高效萃取,通过与自主研制的质谱仪PTR-MS联用,实现尿滴VOCs的快速和高灵敏监测。

该方法具有微升进样量、秒量级响应时间和纳克级检测限等特点,将在体液疾病标志物检测中发挥作用,也可用于环境水体挥发物的快速检测。尤其在实验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学中,测定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等生物药剂学中的重要数据,以及药物血液浓度监测、快速测定药物有效组分含量、药品中特定微量有害杂质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好应用价值。目前,该方法及其使用装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血检同时可查8种癌

癌症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更早、更精确筛查出癌症的方法,为及时救治争取时间。据美国《科学》杂志最新报道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米尔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简单易行的血检法,可筛查8种癌症。

这种被称为“寻癌”的新血检是一种独特的无创多参数测量,可同时评估8种癌症蛋白质水平及血流中DNA癌基因突变的存在情况。该血检旨在筛选的常见癌症包括: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脏癌、食道癌、直肠癌、肺癌和乳癌。在美国,这8种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60%以上,其中5种目前尚无筛查测试方法。

新研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员乔舒亚·柯亨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1005名上述8种癌症非转移性(I~III期)患者及812名身体健康的参试者进行了血检测试。结果显示,新血检筛查出8种常见癌症的概率平均达到70%。卵巢癌筛查准确率高达98%,结肠癌、肺癌约60%。如果肿瘤较大或已扩散,检测效果比较明显。目前,尚无有效筛查手段的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和食道癌,一旦被查出,往往已经是晚期,该新血检对这些癌症的灵敏度达到69%~98%。812名健康参试者的血检结果中假阳性只出现7例。柯亨博士表示,除了更准确地检测有无肿瘤之外,新血检还可以测出癌细胞所在位置,比如结肠癌和肺癌等。肿瘤学教授肯尼思·金泽勒博士表示,癌症早期筛查的准确性意味着患者不必再接受侵入性的后续癌症验证检测。

目前,这种全新的“查血筛癌”测试在大规模实施之前,仍需要在普通人群(而非癌症患者)中展开更大规模的验证研究,以测试其有效性。这项突破性的研究可为患者的诊治争取宝贵时间,癌症治愈几率会大大增加。

“饿死”癌细胞或许可行

此前研究已经表明,快速分裂中的癌细胞相比健康细胞需要更高水平的糖分。这种对糖分的依赖性的差异常常被作为靶向杀伤癌细胞的疗法的基础。事实上,治疗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并不是所有癌细胞都对糖类缺乏敏感,而且即使对于敏感的癌细胞来说,糖分的缺失仅仅会减缓癌症的扩散速率。总之,癌细胞对糖分缺陷的敏感性的内在机制我们还不够了解。

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Koji Itahana领导的研究组最近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机制,这一机制解释了癌细胞在糖分缺乏的情况下死亡的本质。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Signalling》杂志上。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糖分是癌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然而,作者们发现对于某些类型癌细胞来说,糖分具有的能量本身不足以维持细胞的存活,这意味着糖分对癌细胞存活的影响或许不仅仅与能量有关。之后,作者发现糖分能够在癌细胞中介导关键的信号,糖分的缺乏则会导致癌细胞膜两侧电势差的变化,进而导致钙离子的大量内流以及细胞死亡的发生。

作者认为,糖类的这一作用机制或许有助于未来的癌症治疗。通过结合抑制糖类供给以及提高癌细胞中钙离子的水平,能够成功地杀伤癌细胞,而同时健康细胞并不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特定的癌细胞在外界糖分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失去维持胞内糖分水平的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癌症对糖分的缺乏并不敏感。

英国新研究:人造病毒可用于杀灭细菌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说,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病毒可高效杀灭细菌,并且不容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望帮助医学界解决日益严重的一些致病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随着许多地方对抗生素的滥用,不少细菌已开始呈现耐药性,一些所谓“超级细菌”甚至对现有大部分抗生素都具耐药性,一旦感染人类就很难治疗。因此医学界一直在研发新型抗生素,但研发速率严重落后于细菌出现耐药性的速率。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訊》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了一种病毒,能像微型无人机一样,在微观世界中发现细菌细胞并发起攻击,它可以通过接触并破坏细胞膜而将整个细菌摧毁。相比而言,此前一些抗生素需要进入细菌细胞,并击中里面的某个目标才能产生效果。

这种人工合成病毒摧毁细菌细胞的方式意味着细菌不容易对它产生抵抗性,从而有助于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报告作者之一、国家物理实验室学者马克思·里亚德诺夫说,这项研究或许能给治疗感染类疾病带来可长期有效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说,这种人工合成病毒未来还可用于基因编辑等领域。目前一些基因编辑技术常用某种病毒为载体,将所需基因运送至细胞内部。

猜你喜欢

糖分癌细胞癌症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水力空化强化亚硫酸钙吸附糖液中非糖分的研究
甘蔗品种成熟期糖分直线回归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