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蓝血月”观测小记

2018-03-23李雨桐谢凯

地理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天文望远镜观测

李雨桐 谢凯

从古至今,月亮予人们一直都有着独特的寓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都寄托着浓浓的乡愁和情思。可每次仰望重庆灰蒙蒙的天空,我都会感叹:看到一次明亮的月亮真不容易。2018年1月31日,听闻今晚天空即将上演一场“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的盛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只要重庆天气条件允许,我就可以看到这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心里真是太兴奋了。

一、观测目的

资料来源渠道多种多样,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希望通过资料查询,锻炼自己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更多、更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平时在学校参加这类活动很少,希望通过实地观测,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实际操作和动手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索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野外观察、观测条件都比较艰苦,过程枯燥单一,希望通过亲身体会,感受科学家探索奥秘的艰辛。

二、观测准备

为了好好感受如此带感、特别的视觉盛宴,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选择观测地点。在重庆三十七中学谢凯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到重庆天文协会的老师,原本准备大家聚在渝中区鹅岭一栋高楼宽阔的楼顶共同探索太空的奥秘,但最终将观测地点定在沙坪坝区平顶山公园山顶,那里非常空旷而且平坦,视野开阔,周围没有遮挡物,重庆夜景一览无余,很适合观测。二是准备观测仪器。今晚如果天气晴好,我们完全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月全食,但还是准备了天文望远镜,以便更清晰地观测到地球的影子在月面上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月球上的环形山、月海、辐射纹等;准备了像素较高的照相机,希望可以将超级蓝血月的美好形态拍摄下来。三是准备御寒物品。重庆今天天气寒冷,夜晚温度4℃左右,因为要在室外寒风中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戴上围巾、手套,做好了防寒准备。四是进行相关知识准备。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询问周围懂地理知识的大咖,了解什么是超级月亮、蓝月、血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月全食怎么发生的,如何观测等。

三、观测过程

晚上19点30分左右,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平顶山山顶,在观测的人潮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处比较好的位置,赶紧快速帮助老师安装天文望远镜,调整好角度,开始了对月观测(如图1)。因为直接拍摄天空中的月亮效果不好,我们将单反相机安装到天文望远镜上,为了防止手抖使得影像模糊,用手机遥控拍摄,想尽了各种办法、用上了能用的手段。此次月食的半影食阶段从18时51分左右就开始了,我们因为到得比较晚并没有观察到月亮刚刚开始发灰的样子。

19点48分左右是初亏,可以明显看到月亮左下方开始出现缺口,大家欢呼:“月全食开始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天空吸引;随着缺口慢慢变大,月亮被遮住的部分越来越多,我們不仅能看到月亮逐渐“隐身”,还能通过天文望远镜兴奋地观察着月球上的环形山、月海。第一次这么立体地看到月球呈现在自己眼前,完全忘记了寒风刺骨,也不管手脚早已冻僵。

20点52分左右到了食既,谢老师说这是月球已经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此时的月亮肉眼看不太清楚,但也并不是漆黑一片,模糊中隐隐约约还有它的身影,而且在天文望远镜中呈现古铜色泛红的光芒,也就是红月亮,被称为“血月”。大家惊叹于红月亮的美丽,边观测边遐想、畅谈嫦娥、月桂、玉兔、吴刚,同行的伙伴还说他仿佛闻到了桂花酒的香气。

21点30分左右到了食甚,这是此次月全食最黑暗的时刻,月球的中心和地球本影的中心最接近,月亮在天空直接用肉眼看不见了,但用天文望远镜看仍然呈现古铜色。我们在等待月亮重新出现的漫长时间中,谢老师问大家为什么会出现红月亮?幸好我观测前做了功课,知道“红月亮” 是由于太阳光中波长最长的红光折射和散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形成的,在月全食过程中,从“食既”到“生光”这个时间段,月球在我们视线中并不会消失,而是呈现出神秘而优雅的古铜色。

22点08分左右到了生光,月亮下方开始出现光亮,平顶山顶一片欢呼,大家高喊“快看,月亮出来了”,那一刻的心情是雀跃的,终于盼到月亮出来了。到23点11分左右是复圆,月球刚好完全走出地球的本影,恢复一轮满月,只是右上方还有一些发灰。我们带着满足的心情,在山顶呆了将近4个小时后,扛着器材回家了。当然,一直到2月1日零点8分左右 ,整个月亮才算是完全恢复正常。

四、观测收获

这次观测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测、请教老师,对“超级蓝血月”知识进行了深入了解。我以为天空会出现蓝色的月亮,结果月亮并不是蓝色的,而是按天文历法,两次满月间相隔大约29.53天,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只能发生一次满月,但公历中每个大月31天、小月30天(除了2月),因此在一个公历月中,如果第一次满月出现在月初,就有可能在月末出现第二次满月,这第二次满月就被称作“蓝月亮”,这种现象每32个月才会出现一次,也算难得一见。“超级月亮”是指月球转到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个点,同时又赶上正好是满月或新月,这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比一般满月的面积大14%、亮度高30%,这一现象平均每14个月出现一次。“血月”发生在月食或月全食的时候,这时地球将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挡住太阳投射到月球上的光,太阳光中波长最长的红光折射和散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呈现一种奇异的红光,所以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是红色的,一年一般出现1~2次。“血月”、“蓝月”、“超级月亮”都不难见,但三种天文现象一起出现就比较罕见,这次距离上一次出现已经过了152年。

另一大收获,就是在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动手操作仪器进行观测并拍出“超级蓝血月”变化的部分照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珍贵。谢老师拍摄并合成了如图2所示的照片。

此次观测整体来说有些艰辛与不易。我以前没有使用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时需要自己不停调整角度,但因为生疏,操作并不熟练,需要老师帮忙。“超级蓝血月”变化的时间比较长,冬天夜晚异常寒冷,手脚冰凉僵硬,但我还是坚定信心,咬牙坚持下来。过程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值得,因为这次观测让我明白认真做好一件事不会轻松,只有坚持才能够成功,也更加体会到天文学家的不容易。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月球不会发光,也不会变大,更不会变红,但此次152年才遇到的“超级蓝血月”,让我看到了地、月、日之间相生、相息、相伴的紧密关系,深深感受到茫茫宇宙的魔力,激发了无穷的遐想和探索的欲望。真希望有一天我能自由漫步太空,去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作者单位:1.重庆市树人中学校高2019级17班(400030) 2.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400084)

猜你喜欢

天文望远镜观测
天文篇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天文观测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论地面气象集体观测的重要性
望远镜的发明
天文冒险
天文与地理
“赶紧送几架望远镜过来!”等7则
伽利略与天文年
写给明天的祝愿信
·小幽默·In the Sky(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