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纪事

2018-03-23

城乡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建设部住房城乡

国务院:因地制宜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的措施,为企业减负、保持外贸稳定增长;部署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会议指出,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些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棚改工作,累计已有1亿多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今年1~9月,全国棚改已开工534万套、占全年任务的92%以上,对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补上发展短板、扩大有效需求等发挥了一举多得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体现住房居住属性。

一是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新的三年棚改计划,督促各地加快开工进度,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保证分配公平,确保按时完成全年棚改任务。

二是严格把好棚改范围和标准,坚持将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棚户区作为改造重点。因地制宜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

三是各地要严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科学确定2019年度棚改任务。保持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发行力度。对新开工棚改项目抓紧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严禁借棚改之名盲目举债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对棚改建设用地在新增用地计划中予以保障,通过拆旧建新、改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早日住进新居。

住房城乡建设部调整职责机构编制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明确调整后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设机构为15个。

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管理职责,划入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城乡规划司,相应核减行政编制20名、司局级领导职数4名(含1名总规划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名胜风景区、自然遗产管理职责,划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应核减行政编制2名。

公安部指导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职责划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涉及消防部队相关人员编制的划转待转隶后另行核定。

调整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设机构15个,机关行政编制399名,司局级领导职数57名。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打响

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要求,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针对当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复杂性,以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指导各地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用3年时间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明显见效,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到2020年底达到90%以上。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方案》提出了4项基本原则,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坚持“多元共治、形成合力”,落实中央统筹、地方实施的管理体制,中央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地方政府负责落实,上下联动,确保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顺利实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既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实现黑臭水体消除目标,更要督促各地通过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坚持“群众满意、成效可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黑臭水体治理效果要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相吻合,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方案》明确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技术路线和治理工程要求。控源截污方面,要强化生活污水处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是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补齐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内源治理方面,要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和水面、岸边垃圾收集处理;生态修复方面,要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推进生态岸线建设,从源头控制雨水面源污染,营造岸绿景美的良好景观;活水保质方面,积极利用再生水和雨水回补城市水体,加强流域生态流量的统筹管理,恢复水体生态基流。

《方案》强调要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统筹谋划,调动各方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巩固好已取得的治理成果。河长、湖长带头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日常巡河。加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城市建成区内排污单位管理。强化运营维护,建立污水管网等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队伍、落实维护资金。

《方案》指出要强化监督检查,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开展一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监管,按照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式管理。

《方案》强调要加强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责任主体。省级人民政府要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所辖各部门、各城市,加强监督指导。二是严格考核问责。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制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部门责任清单、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各级财政加大对黑臭水体治理的支持力度,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按规定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尽快调整到位,原则上应补偿到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正常运营并合理盈利。四是鼓励公众参与。既要引导群众自觉维护治理成果,还要鼓励群众监督治理成效,形成全民参与的治理氛围。此外,还要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黑红名单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强化科技支撑,总结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

创新城市发展理念 构建城市建设格局

10月11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主题论坛——“2018中国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精彩纷呈,除了主论坛之外,还同时举办了生态文明、综合管廊、城镇清洁供热规划三个分论坛。各位嘉宾并肩携手、群策群力,将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建设理念深入未来城市发展中,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建设部住房城乡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建材相关的国家标准汇编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