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处置的“高庄模式”

2018-03-23魏垂敬

城乡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沛县沼渣保洁员

■ 特约记者 魏垂敬 李 岳

江苏省沛县五段镇高庄行政村下辖西高庄、东高庄、林庄、权场、后场、历场6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000余人。2017年7月,在西高庄建设了两座25立方米的沼气池作为可堆肥垃圾处置的硬件设施;同年9月1日,首先在西高庄自然村进行垃圾分类试点;2018年,扩展到其它5个自然村,即高庄所辖自然村全部实施了垃圾分类及就地处置。

一、沛县五段镇的简易二分法

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分成几类——这是做垃圾分类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沛县五段镇镇村干部扎根于群众当中,集纳群众智慧,把生活垃圾简易分为“可堆肥垃圾、其它垃圾”两类。群众都很认可。可回收物,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可卖钱废品,可卖钱废品由居民直接出售,不列入垃圾的序列,这是老百姓公认的常识。废电池、农药瓶、农药袋、废灯泡灯管、废温度计等有毒有害垃圾,数量很少,一家人一个月也未必能积攒一小桶,所以老百姓认为,在老百姓家中设置有毒有害垃圾桶太占地方、太碍眼,根本不必要与可堆肥垃圾桶、其它垃圾桶天天放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毒有害垃圾没有必要被列入“日常”生活垃圾的序列。镇村干部动员农户将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投放,放置在小孩抓不到的隐蔽地方,下一步,待沛县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厂建成后,五段镇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由专门的服务公司一个月上门收购一次。

群众的智慧创新应用了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可堆肥垃圾、其它垃圾”二分法。包括高庄行政村在内的沛县多个村垃圾分类的实践证明,二分法是目前切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方法,适合在大部分农村推广运用。

“可堆肥垃圾、其它垃圾”的大类粗分方法非常方便操作。分类越细、越难记住,越难操作。只分成两类,分别用绿、红两种颜色明显的小桶盛放,绿色桶标上“可堆肥垃圾”字样,红色桶标上“其它垃圾”字样。桶之所以选用绿色、红色,容易让人们想象到垃圾的去处:“可堆肥垃圾”变成肥料进入土壤、生产“绿”色食品;“其它垃圾”进入“红”色炉膛、焚烧发电。用词和色彩相符且达意。如此标识,容易记忆和分清,儿童和不识字的老年人也容易辨别清楚。

二、垃圾分类的运行机制

垃圾分类的可持续运行,很大程度上要靠长效管理机制。长效管理机制中最核心的是分类过程中各环节人员的责任机制。与责任机制相配套的是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结合高庄村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办法,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一)上门直接收集模式

1.加强宣传,制订制度。在高庄村集体协商民主的基础上,规定出垃圾分类的若干条办法,上墙公布,加强宣传,形成人人皆知的制度。

2.每户两桶,源头分类。五段镇政府给高庄村农户每家配备2个垃圾分类桶:绿色桶盛放可堆肥垃圾,红色桶盛放其它垃圾,实行农户对垃圾源头分类。

3.上门收集,当场监督。由高庄村集体规定出每天收集垃圾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农户把各自的两个小垃圾桶摆放院子门口,由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各户分类的情况,保洁员一看便知。如果哪一家不分类,或者不按规定分类,或者分类不彻底,保洁员当场监督,可以对该户直接劝说、甚至批评教育。

4.同时运送,分类投放。保洁员使用电动分类收集车,将“可堆肥垃圾”倒入电动车上的大桶内,运送至村头的沼气池;将“其它垃圾”倒入电动车箱的大黑垃圾袋内,再装入村头的垃圾转运箱,之后经压缩转运进入县城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

5.小手拉大手,助力分类。通过校园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利用开家长会的时机进行宣传,学生督促家长,合力促成举手之劳的源头户分类。

(二)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五段镇高庄村创新地运用了“物质上奖励辛苦的保洁员、精神上表扬农户”的激励机制。

对保洁员多收多奖,激发干劲。根据保洁员负责区域内人口的多少,结合可堆肥垃圾的人均日产量,定出每位保洁员每月收集的最低量。完成这个最低量,给予垃圾分类收集的定额补助。在最低量基础上,保洁员的收集量每超出1公斤,奖励0.16元。

农村保洁员的工资不高,通过垃圾分类收集量的多少,来增加保洁员的收入(月收入=工资+定额补助120元+额外收入),强有力地激发了保洁员的垃圾分类干劲和积极性。

保洁员和村干部根据日常监督的情况,隔一段时间对分类较好的农户进行“光荣榜”“星级户”等形式的表扬。乡村是“爱面子”的熟人社会,不上“光荣榜”的农户感觉没面子,榜上有名的农户倍感精神。

高庄村物质上奖励保洁员、精神上表扬农户的激励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源头户分类分得较好;二是可堆肥垃圾能够应收尽收,收集量比较大。

(三)各负其责、有效监督

垃圾分类涉及源头分类的千家万户,涉及收集、监督的保洁员、沼气池管理员、镇村干部等多环节人员,如果责任不明、权责不清,就容易造成“一锅粥”的混乱局面。

在垃圾分类的责任划分方面,五段镇党委政府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建设:首先成立五段镇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次,制订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励政策,制订了垃圾分类的村规乡约;再次,与镇环卫所人员、村干部、保洁员、沼气池管理员分别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

垃圾分类从源头上进行户分类,是最经济的分类,需要人人参与,并产生责任意识;需要当场监督,追溯起来也很容易。

在五段镇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镇村干部、保洁员、沼气池管理员和农户,每个群体都负有明确的职责,责任主体明确,使得垃圾分类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

三、沼气法就地集中处置可堆肥垃圾

五段镇镇村干部在总结了沛县其它各镇村处置方法的基础上,在高庄村设计建造了2座沼气池,双池循环利用,通过自然厌氧发酵技术来处置可堆肥垃圾。

(一)具体操作方法

高庄村建造的沼气池单体容量25立方米,两座合计50立方米。保洁员收集的可堆肥垃圾,交给沼气池管理员,沼气池管理员对可堆肥垃圾机器粉碎,直接进入沼气池。大约30天第一座沼气池填满,接着填第二座。当第二座进料将满时,时间已过去2个月,第一座的料已实现完全厌氧发酵,可以出料。如此循环往复。

(二)沼气法处理可堆肥垃圾的优势

1.实现粪污协同处置。2018年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将每家每户的化粪池粪污与可堆肥垃圾在沼气池混合,实现粪污协同处置,解决污染难题。

2.沼气、沼渣、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沼气可供附近的农户做饭使用,火苗、火力大,做饭效果好。五段镇与江苏轩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包括高庄村在内,全镇6个垃圾分类行政村的沼液、沼渣(每月200余吨),供应该公司的1500亩芦笋生产基地,形成生态化产业链条,让产自于田地的可堆肥垃圾最后回归到田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循环。

3.造价与运行成本均较低。两座25立方米的可堆肥垃圾沼气法处置设施造价总计11.5万元。由沼气公司对各村(居)的沼气池进行物业化管理。高庄村两座25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的运转和管理费用大约5000元。其实,生产出的沼气、沼渣和沼液的价值,远远大于5000元。地下式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可达35年,相当经济。至于出料,不必另花费用,由农业公司将沼渣、沼液直接抽走。总体上,沼气池的使用、运行成本较低。

4.经济实惠,节约费用。①节省运输费用。可堆肥垃圾不出村、沼气法就地处置,节省运输费用70元/吨。②节省镇垃圾中转站的压缩和渗滤液处理费用20元/吨。③节省焚烧费用。可堆肥垃圾不出村、沼气法就地处置,节省焚烧费用至少200元/吨。故,采用沼气法就地处置可堆肥垃圾,节省费用总计290元/吨。

5.经济效益好。①高庄村以1000人计算,年产沼渣、沼液219吨,其中沼渣43.8吨、沼液175.2吨。沼渣按照400元/吨计算,产生价值1.752万元;沼液按照50元/吨计算,产生价值0.876万元。合计沼渣、沼液年产生价值2.628万元。②一吨可堆肥垃圾和粪污,产生沼气70立方米,高庄村一年产生沼气15330立方米,沼气按1元/立方米计算,即高庄村沼气年产生价值1.533万元。故,高庄村的沼气、沼渣、沼液年产生经济价值4.161万元。

6.环境效益好。沼气是农户生活所用的清洁能源,沼液、沼渣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特好肥料。处置的进料和出料全部机械化,省力省时;处置的过程为微生物厌氧发酵的自然过程,无需电力加热,省资金。整个处置过程无臭气、无苍蝇、无污水产生,环保低碳。沼气法就地处置可堆肥垃圾,其生态环保效益非常明显。

四、经验启示

(一)制度创新行之有效

在分类方法上,高庄村因地制宜采用当地老百姓认可的二分法,通俗易懂、方便操作;在收集方法上,采取直接上门分类收集的办法,实现长效化、可持续分类收集的目标;在激励方法上,物质上奖励保洁员、精神上表扬农户;在责任划分上,各环节人员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在有效监督上,各环节人员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

(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

高庄村采用了百姓认可的沼气池自然厌氧发酵技术,来达到生态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是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

“高庄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具有以小见大、普遍推广的重要意义。

“高庄模式”正在沛县形成示范效应。沛县五段镇的许口、余庄、后五段、前六段、龙塘5个行政村,以及安国镇的袁庄行政村、鹿楼镇的八堡行政村、河口镇的河申行政村、张寨镇的陈油坊行政村,以上试点垃圾分类处置的村庄都正在逐渐采用和推行“高庄模式”。“高庄模式”的星星之火,在沛县已渐成燎原之势。

猜你喜欢

沛县沼渣保洁员
沛县经济开发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湿垃圾沼渣对草本植物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干式厌氧消化沼渣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沛县靶向施策 探索“综合治安”新路径
保洁员受伤,保洁公司该不该兜底剩余损失?
沛县全力推动“9+1”场所防患于未“燃”
难过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沼渣用作林业育苗基质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