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管理探讨

2018-03-23王振龙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复用技术计划阶段

王振龙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3)

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进度控制,甚至直接能体现研究团队的产品质量。如果一家软件公司经常性让项目延后,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有可能是公司的信誉,还有可能打击到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对团队的凝聚力也会形成削弱。因此软件公司一定要对进度管理,引起必要的重视。

1 进度控制和管理理论概述

1.1 进度管理的概念

进度控制管理指科学的确定进度目标,制定进度和资源供应计划,并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进度控制,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和效率等,实现工程目标。通常情况下,进度计划的拟定都是很明确的,条件限制也比较清楚,但同时也包含了不确定性。在项目运作中会存在各种各样干扰因素,主观客观都会有,项目的运作环境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的。因此,有必要因时而动,做出改变。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做详细记录并反馈,要重视与预定计划的比对,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避免因中途失误而使项目无法完成。进度控制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规划、协调和控制,放眼全局,动态管理。

1.2 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当实际的进度一旦与原计划进度略有偏差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进度管理,那么项目的各项工作开展混乱无序,项目也容易进入不可控状态,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项目失败。与之相反的,良好的项目进度管理则能保障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开发团队能够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

保证项目如期完成。进度管理能够保证项目的按期交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用户。如果没有项目进度管理的话,那么项目进行的流程,团队就不够明确,也就不能规定时间内交付给用户。着急用产品的用户自不必说,那样会直接损害公司的信誉。就算用户允许宽限时日,项目开发团队也会在项目开发上费心费力,这样旷日持久,会让项目运作成本大大提高。

可控制成本投入。项目进度管理如果出问题,影响的不只是完成日期延后,还有可能导致投入项目的成本成倍增加。由于软件市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项目开发初期就尽量控制成本,几乎是取得利润的唯一救命稻草。这值得所有软件公司引起重视。如果在项目进度管理不下功夫,极有可能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使项目进度落后于初始预算进度。无论如何,都变相增加了项目开发成本,这对企业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发,都需要一个完善的项目进度管理制度,来确保企业项目开发和用户的需求能够完美对接,并且精准控制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

2 软件项目分阶段时间管理

2.1 计划阶段的进度管理

软件项目在启动初期,一定要保证项目编制总体的规划。项目负责人需要根据合同要求,明确工作范围,然后作出合理预算。进度计划必须包含各个阶段的开始和完成时间,要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是进度管理是否完善的重要依据[2]。

2.2 需求分析阶段的进度管理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是后面各个阶段的工作基础,项目执行越到后期,这种需求就会越多,则会使得后面各个阶段作无用功,使得项目的进度停滞或者拖延。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及一些社会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解决这些阻碍项目运行的因素,就可以加快项目进度。

2.3 执行阶段的进度管理

项目的开发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软件复用技术可以加快项目开发的进度,并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保证软件的研发率处在一个合适的程度。其中,知识管理工作的严格落实是软件复用技术的关键,而由于目前软件开发在这方面不够完善,因此也制约了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还有CASE技术,这种包含工具和方法的组合技术,在软件开发的阶段,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能合理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加快项目运营进度[3]。

3 结束语

对于软件公司来说,软件项目开发可以说是整个公司的生命线,因此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的地位不言自明,值得任何一家软件公司引起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软件进度管理的意义和重点,并浅谈了相关技术,希望能对业内人士有所帮助。

[1] 郑雪原.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4):122-123.

[2] 李凌.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308,318.

[3] 贾郭军.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管理研究[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2):221-224.

猜你喜欢

复用技术计划阶段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零转矩充电复用技术简介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的分析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猎鹰”9号的复用技术与展望
第5代移动通信基本要求与新型多址复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