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2018-03-23李洪焱
李洪焱,李 健,王 敏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08400)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胰腺癌患者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但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显著,特异性也不高,因而难以在发病初期确诊,手术切除率也较低,治疗效果不满意。而随着细胞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针吸取细胞学开始得到了较好应用,而将其和内镜技术结合,可提升诊断安全性和有效性[2-5]。使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对胰腺癌患者有更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分析了术前EUS-FNA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安全性和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60.39±18.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在2014年制订的《胰腺癌诊治指南》[6],并且均需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其中30例在术前需使用EUS-FNA术诊断,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12例在手术前不行EUS-FNA术诊断,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1~78岁,平均(60.19±17.81)岁。对照组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79岁,平均(60.84±18.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基本信息、临床资料等记录完整无缺失患者;(2)除胰腺癌外无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者;(3)需使用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1)出现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麻醉者;(2)出现了原发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肿瘤者。
1.2方法 对照组在胰腺癌切除术前仅需使用影像学检查,观察组患者需在胰腺癌切除术前行EUS-FNA术诊断。本院使用美国库克公司生产的ECHO-3-22 G穿刺针,日本东京富士公司生产的SU7000内镜主机和EG-530 UT超声内镜。在EUS-FNA术前需取左俯卧位,术前10 min使用1 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血浆浓度2 μg/mL持续上调,当睫毛反射消失、入睡、呼之不应,同时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平稳后,可插镜。当超声内镜发现病变位置后,可进一步探查病灶位置、形态、大小和边缘情况,并观察周围组织是否被侵犯,检查周围各脏器信息,选择最佳位置插入细针。在此时需使用彩色多普勒功能显示血管,将其避开,经内镜活检孔插入穿刺针,将穿刺针和针芯共同插入到病灶组织内部。接10 mL针筒,将其吸成负压,在负压状态下提插穿刺针,取得病灶组织。将病灶组织取得后拔出穿刺针,将得到的标本进行病理切片、涂片处理,实施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切片检查。每例患者在EUS-FNA术中均需抽吸3次左右,得到足够病灶组织标本。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需对观察组在EUS-FNA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和治疗情况进行收集和记录。并将两组在术前诊断准确率进行收集和比较。诊断准确率=检出患者/所有患者×100%。
2 结 果
2.1两组诊断准确性对比 将术中病理所见作为诊断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胰腺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29例被确诊为胰腺癌,诊断准确率96.67%(29/30),对照组使用常规影像学检查后有10例被确诊为胰腺癌,诊断准确率83.33%(10/12),观察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6,P=0.002)。
2.2两组生存时间对比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为期2年的随访,在随访中显示,观察组生存时间(569.96±24.75)d和对照组生存时间(571.93±23.4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6,P=0.814)。
2.3两组诊断安全性对比 在诊断后,对照组无任何并发症出现。观察组仅出现1例(3.33%)出血,但在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治愈,并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6,P=0.066)。
3 讨 论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高、症状不典型、治疗困难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胰腺癌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由于生活压力加大、饮食习惯改变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胰腺癌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胰腺癌临床症状非常不显著,仅会出现黄疸、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及腹部疼痛等。这些症状和胰腺炎、胆囊炎、胃炎非常类似,同时这些症状的显著性也不高,在发病初期患者经常不会注意到这些症状的出现。因此,其早期确诊率非常低。即使使用影像学等方法诊断,也经常会出现漏诊或是误诊,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晚期。在此时使用手术等方法治疗的效果不佳,预后也较差。如何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胰腺癌诊断,在患者发病早期即可取得较好疗效成为了当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细针吸取细胞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细针穿刺诊断在胰腺癌的诊治过程中得到了较多关注。细针穿刺的原理即通过细针对病灶进行穿刺,并得到少许病灶组织细胞作为标本[7]。而将其进行涂片检查,能够分析患者病情,从而取得相比影像学诊断更加直观和准确的诊断效果。传统的细针穿刺定位不准,在对胰腺癌患者诊断时往往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而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实施细针穿刺诊断时,也可通过超声内镜对细针进行引导,从而取得更加安全的诊断效果[8]。
EUS-FNA是在内镜超声引导下对患者病灶组织进行细针穿刺,并取得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诊断的活检方法,有着近距离穿刺及高分辨率的优势。尤其是相比影像学方法(例如CT或B超)引导的细针穿刺术,有着穿刺路径更短、穿刺更加安全、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及成功率高等特点[9-10]。尤其是相比传统影像学诊断,EUS-FNA术能够清除胃肠道气体及腹壁脂肪等影响,诊断更加安全有效。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对EUS-FNA术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分析。吴永国等[11]研究分析了使用EUS-FNA术测定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CA19-9)标志物对胰腺癌患者的诊断效果;其将52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5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血清和EUS-FNA中的CEA及CA19-9肿瘤标志物。吴永国等[1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CEA和CA19-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EUS-FNA测定的CEA和CA19-9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通过使用EUS-FNA测定胰腺癌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价值。朱颖炜等[12]研究则对32例疑似胰腺癌的患者实施了EUS-FNA检查;通过其研究显示,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胰腺占位性病变,8例病变位置为胰腺尾部,另24例均在胰腺头部;同时32例患者均取得了有诊断价值的标本,26例被确诊为胰腺癌,另6例为慢性胰腺炎。EUS-FNA术可通过腹腔神经节的阻滞来缓解患者疼痛,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这些研究中均显示,使用EUS-FNA术能够对胰腺癌取得较好诊断效果,其结果和本研究也是类似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EUS-FNA术能够取得相比影像学诊断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EUS-FNA术的诊断安全率也较高,在手术后并不会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但本研究结果仍显示,有1例患者出现了出血症状,虽然在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后完全治愈,并不影响诊断安全性。但这一现象仍可能在今后的诊断中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避免在穿刺过程中造成出血是今后研究中的重点。另外本研究仍有1例患者未被确诊为胰腺癌。因而需在EUS-FNA术的基础上联合更加有效的方法诊断。而在孙瑞等[13]研究中则提出了可在EUS-FNA术基础上联合基因检测的方法。通过使用EUS-FNA联合K-ras基因能够取得相比单独EUS-FNA术明显更佳的诊断效果,其准确率和灵敏度均明显提高。而这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但在其他研究中仍显示,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可对胰腺癌患者起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并可更好指导手术治疗,是当前对胰腺癌诊治的有效手段[14-15]。
综上所述,使用EUS-FNA术可对胰腺癌患者取得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效果,是在胰腺癌切除术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方法。而单一的EUS-FNA术仍有其局限性,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寻求更加准确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