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2018-03-23钟天娥

关键词:话语道路特色

钟天娥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独创的、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核心话语,具有意识形态的身份特征,直接引领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整合和认同作用。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判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为进一步推进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立足新时代,不断创新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等多个层面努力拓展话语体系的建设路径,大力提升中国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生成过程

任何话语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之上,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是为了解决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个最大的实践问题而产生,其基础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一话语体系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提出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主要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体话语以及一系列衍生话语共同构成。这些话语之间相互关联、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其核心范畴主要包括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层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智慧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性。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及道路话语的建构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探讨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时最早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话语。他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2-3可见,邓小平提出这一话语主要是针对“别国经验”和“别国模式”,希望以此来突出和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此后,邓小平在一系列的谈话中多次使用并且阐释了这一话语。在他看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切合中国实际”[1]63、“具有中国自己特色”[1]261,必须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中国的事情,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邓小平此时主要侧重于从道路维度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话语,他在多次谈话中都使用了“道路”“路子”等一些概念对其进行解读。如:“我们相信,这条道路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1]65-66;“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1]142;“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1]149-150;等等。邓小平着力从道路维度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话语,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话语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的一贯性和持续性。这一话语,一方面旨在表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另一方面又旨在说明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状态下,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也就是要强调中国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此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文件都正式使用了这一话语,而且还明确将其看作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由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表达中国道路的核心话语,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且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凝心聚力的激励作用。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扩展及理论话语的建构

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话语得到广泛充实和扩展。党的十三大报告全篇出现的相关话语多达14处,其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十三大报告的主题词。党的十三大在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主要体现为:第一,首次科学阐释了这一话语的思想内涵,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3],从而深刻揭示了这一话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第二,充分肯定了这一话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进一步将其提升至“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的高度来认识。第三,首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话语,从形式和内容上初步构建了理论话语。第四,具体从道路和理论的双重维度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分析和解读。从道路维度看,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准确把握世界形势以及深刻总结中国和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艰辛探索出的一条“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从理论维度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阶段、任务、动力、布局等再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理论认识,初步实现了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系统阐述,并据此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可以说,党的十三大奠定了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石。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进一步从理论维度对这一话语进行建构,如在话语的表达形式上,确定了以“邓小平理论”来命名这一理论体系,并且还提出了一系列衍生话语,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共同理想等,从而使这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均得以进一步扩展,为话语体系的进一步建构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话语的提出及制度话语的建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体话语,从而更加精练、准确地表达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形态和道路,成为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标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相关话语也正式提出并得到了广泛使用,而且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话语,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之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并集中概括了这一话语承载的思想内涵,明确将其与道路话语一道作为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加以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在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话语,从而使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由“道路”“理论体系”进一步扩展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层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三个自信”的话语,并且还着重从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指出“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5]。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拓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鲜活的治国理政的新话语,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

(一)拓宽认识视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重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中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其人类思想文明史的重要意蕴。首先,着重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追溯思想源头,大大拓宽了历史认识视域。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社会主义就是人类对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其思想源远流长,已经有近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从16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到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从而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此后,“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社会主义又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6]。可见,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创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其历史地位是绝不容忽视和小觑的。它是与世界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史相承接的,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中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意蕴,大大拓宽了历史文化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7]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因,如“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以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等等。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之沃土,是从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是“中国特色”之根基所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将“三个自信”的话语扩展为“四个自信”的话语,而且突出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意义。

(二)勇于实践创新,创造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话语

话语的创新首先来源于实践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变革,不断推进实践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话语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系列鲜活的治国理政的新话语,从而将对话语体系的建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中国梦”的话语,以更加通俗简洁,更具形象化、亲和力的语言,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而且在国际传播中还与美国梦等一些既有的话语相对接,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四个自信”的话语,以更加系统、广泛、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定力和信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话语,以更加全面、清晰、指导性更为明确的语言,规划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思路和方向;“五大发展理念”的话语,言简意赅,更加准确地表达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及其着力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获得感”等系列话语,更加直接、更为明确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更加旗帜鲜明地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决心与行动;等等。所有这些话语,更加全面、通俗、精辟、科学地展示了“中国特色”之所在,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感染力、解释力和说服力,不仅在国内社会赢得了高度的认同,而且在国际上也极具话语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创造性发展和独特性贡献,对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推进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话语的创新也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和支撑。党的十九大在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重大创新。首先,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作出新的判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为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这一话语,不仅是话语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构成了进一步推进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其次,集中概括和表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话语,大大推进了理论话语的重大创新。最后,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为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此外,党的十九大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从而使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层面,进一步扩展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个层面,四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全面、系统地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从而使话语体系的内容更为完整、逻辑更为严密、内涵更为丰富。

三、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

从党的十二大至十九大,历经八次代表大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逐渐得以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核心范畴的有机整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果。“任何话语体系都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表达,都有其政治立场。”[8]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实质上是当代中国政治话语的集中表达,“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身份特征”[9],体现着鲜明的政治立场,直接引领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因而担负着增强社会政治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这一话语体系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因而又担负着增强社会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两大功能密切相关、相互支撑。当前,立足新时代,不断推进话语体系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其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双重功能,是增强话语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的重大政治问题。从形式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四种形式,其中政治话语是核心,其他三个方面都是政治话语在不同层面的展开和拓展,它们相互贯通、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发挥着认同、整合和凝聚的重要功能。因此,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在增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就迫切需要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等多个层面,积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发挥中国共产党构建政治话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积极推动政治话语创新

政治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主要形式,其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构建的政治理论。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是开放的、发展的,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和表达形式,才能始终彰显出政治话语的优势,掌握引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推进政治理论建设的主体力量,应始终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推进改革开放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论自觉性及其话语建构的主动性,适时地提出能够适应实践和时代要求的政治理论新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内与国际两个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号召力和解释力的治国理政的新话语,不仅赢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和情感共鸣。如“中国梦”的话语已经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领中国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而且还彰显了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鲜明特色,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赢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扩大,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了话语的魅力及其蕴含的巨大力量。因此,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和内容,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制度成果凝练为具有极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时代话语,努力将实践的优势切实地转化为话语的优势。只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容才能更充实,才能更具生命力,始终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最有力的政治话语。

(二)增强话语自信,不断深入学理研究和理论阐释,积极构建学术话语体系

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一方面,政治话语是学术话语的基础,学术话语不能背离政治话语的原则和方向;另一方面,政治话语又是学术话语的研究对象,离不开学术话语的理论阐释和科学解读,学术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政治话语的发展。从实践来看,当代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制度的有效性,其蕴含的独特的思想精神和理论价值,是构建学术话语的重要源泉。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首先应增强政治话语自信,不断深入对政治话语的学理研究,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是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学术的视角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及其发展逻辑;深入挖掘其所承载的独特的科学价值和思想精神,科学、准确地诠释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特色”和“优势”;深刻揭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理论原因和制度原因;努力把政治话语转化为理论水平高、学术含量高的学术话语,从而创造出一系列高水平的、有品味的、能够真实反映中国实际的学术成果;真正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其次,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应当面向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展开。当前阶段,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不断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条基本方略”“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社会治理、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的理论阐释和学术研究,及时将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理论化、系统化、学理化,从而为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始终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正确地引导国内外社会对中国的科学认识与理性评价。

(三)积极推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努力构建能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大众话语体系

大众话语是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在社会中宣传、普及和推广的一种重要转化形式,在增强社会共识、扩大话语影响力、提升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想真正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真正被大众所掌握并且运用,就必须要走向大众,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努力构建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和掌握的大众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大众话语体系,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原则:第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以反映群众生活为着力点。话语不仅是对思想的表达,也是联结情感的纽带。“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承载的基本价值理念。构建大众话语体系,首先要融入大众的现实生活,对于人民大众在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利益需求予以真实表达,使其真正成为“响应群众呼声”“为群众立言”“为群众说话”的话语体系。只有这样,人民大众才能切实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内蕴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从而使其成为密切联系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桥梁。当前,一系列新的话语如“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公平正义”“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等,已经彻底走向大众生活,在群众中赢得了广泛认可,产生了广泛影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二,坚持通俗化。构建大众话语体系,还应使用人民大众能够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打造更具亲和力、感染力的话语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从情感上引起共鸣,不断增强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力和认同感。第三,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体系具有极大的语言魅力,其承载的思想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思想和行为。构建大众话语体系,应充分吸收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话语资源,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转化,努力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民大众耳熟能详和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大众话语表达形式,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真正为群众所掌握,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民大众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遵循。

(四)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积极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诠释中国道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世界认同度的一种重要话语形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道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关键的问题是,与此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还未形成,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文化软实力的问题。话语体系是承载话语权的基础,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迫切需要开阔国际视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时代,我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的认可程度和水平,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构建国际话语体系,首先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解释力和认知度,努力使世界各国人民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畏艰辛而进行实践创造、理论创造和制度创造的结果。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次,要增强话语自信,不断提升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力和分量。中国创造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奇迹,为增强话语自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和支撑。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应自觉把握话语自信的雄厚根源,努力寻求中国与世界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0],努力将中国的实践优势切实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推动中国话语体系走出去,从而更好地向全球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价值,更真实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使其真正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标识,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和国际认同度。

总之,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政治性、学理性、大众性、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应该在政治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大众话语体系、国际话语体系的多维互动中积极推动话语体系的建设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客观、立体地阐释、表达和传播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精神价值,从根本上增强话语自信和文化自信,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才会在改革开放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的过程中,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且能够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话语地位,真正掌握国际话语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5.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7.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2.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8] 韩庆祥.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16-10-31(4).

[9] 周显信,冯灵芝.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辩证原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193.

[10]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6- 05-19(2).

猜你喜欢

话语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