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队伍亟待增强“阳刚之气”
——基于调查的教师性别结构状态与改进建议
2018-03-23韩雪娇柳海民
韩雪娇 柳海民
(1.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了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的地位高度,要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在整个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教师作为衔接学生和教育政策的重要一环,其各项差异直接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和走向。其中,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在近几年愈加严重,并逐步凸显为全国性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全国范围内差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显著、城乡间差异显著的特点,这种失衡的性别结构对学生身心发展、教师群体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不良的影响,迫切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状态进行改善。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差异现实
本研究通过对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共取得教师性别的有效数据7 483个,其中东部地区(山东、浙江、广东)2 274个,中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江西)2 114个,西部地区(重庆、贵州、甘肃、云南、广西)3 095个。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全国和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的状态,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全国范围内差异显著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中,男性教师所占比例较小,为33.8%;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为66.2%。男女教师数量相差较多,约为1∶2。这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不无关系,从严重失衡的比例中可见,教师是个高度性别差异化的职业。由于男女气质的不同,在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性别取向,即所谓的“职业性别隔离”[2]。对于与中小学教师类似的教育工作而言,主要以照顾性、服务性为主,技术含量不高,报酬相对较低,因而女性居多;而对于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则以男性居多[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对男性和女性发展的束缚,女性应该选择稳定的、难度小的、不会让人感觉很强悍的工作;而男性应该选择有挑战性的、体现领导力的、高收入的工作。同样的,“当教师就是看孩子”“男性当教师没多大前途”类似这样的社会偏见的存在,使得多数男性拒绝走入哪怕是自己喜欢的教师岗位。
表1 2015年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分布
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较低,使男性认为从事教师职业缺乏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教师的收入也并不能使男性承担作为传统观念中家庭顶梁柱的重任。对比而言,女性作为教师较之其他行业有着更为“纯净”的交往圈、更为自由和稳定的空闲时间以及更稳定的收入,女性教师在工作、生活甚至未来的婚恋中皆存在一定的优势,因此中小学教师常常作为女性求职的首选行业之一。同时,近年来女孩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女性就业率的增加也是进一步促成中小学教师“女性化”的一方面原因[4]。
2.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区域间差异显著
根据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小学男女教师在区域间的差异情况如下:东部(广东、山东、浙江)、中部(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及西部(重庆、贵州、云南、甘肃、广西)的男女教师人数比分别为1∶2.57,1∶2.03和1∶1.56。不难看出,男女教师比例在区域间的差异状况表现为:西部好于中部好于东部,所呈现的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恰好相反。造成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区域间差异的主导因素便是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相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相对稳定优势的教师行业对于男性的吸引力相对较大。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中部地区,男性有着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尤其对于富裕的东部地区而言,发达的经济衍生出更多与新兴产业密切联系、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的职业可供选择,而男性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相对于女性有着明显的优势,倾向于选择更具有挑战性、待遇更好的工作;同时教师行业的收入可能也无法负担东部地区高额的生活消费,因此教师行业对东部地区的男性吸引力明显不足。
3.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城乡间差异显著
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的显著差异还表现在城乡之间。调查选取某省作为样本,对省内的城区、镇县和村屯的男女教师数量分别进行统计,并汇总如表2的数据,单独针对某省进行城乡间的差异分析。从表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该省的镇县一级地区,小学男女教师的人数比较为均衡,接近1∶1;而在其村屯地区和城区则也出现了男女教师比例的少量失衡现象,村屯地区男性教师的数量要多于女性教师,而城区则恰好相反。这是由于村屯大都处在偏僻且条件艰苦的地区,女性教师更倾向于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就业。而村屯学校尤其是条件最为艰苦的某些教学点中,教师大都是男性的老教师,甚至有一些是早已退休的教师或者代课教师。如在调查的3个教学点中,其中两个教学点的教师都是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在坚持代课,另一个教学点的教师则是当地的村主任,他表示,教学点的条件比较艰苦,办学条件较差,没有女教师愿意来教书,一些年轻的男教师也因为婚恋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大都不愿意到此教书。同时,家庭的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则往往倾向于牺牲女性的受教育权利,致使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女性[2],这也是在村屯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性多于女性的一个重要经济原因。
表2 某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城乡间性别结构分布
二、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的利弊分析
1.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所呈现的“女多男少”的状态对中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男女教师有其各自的性格特点,男性教师更多地为孩子树立阳刚、勇敢、坚强的榜样,女性教师则能够为孩子树立温柔、细心、宽容的榜样。教师在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性别的心理体验、情感形态、思维方式输送给学生,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体验方式和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人生发展[5]。中小学正是祖国的花朵争相开放的阶段,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更像是一个大家庭,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分别给予孩子父爱的刚毅坚忍和母爱的温柔细腻,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中小学教育阶段男性教师数量上的缺失,无疑会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正如教师队伍中缺少“阳刚之气”一样,中小学中男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愈发缺乏“男子气概”,很多的男性学生上课不敢抬头看老师,性格过于阴柔腼腆,长此以往,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变异。
同样,男女教师性别上的差异也使其在认知能力、认知风格、认知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行为方式。男教师一般表现为知识渊博,在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注重知识的拓展,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女教师则更擅长具体形象教学,教授风格细腻详尽,知识系统有条理性[6]。男女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的培养发展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任何一方性别角色的缺失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应的,在“女性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带领下,不仅会使男性学生逐渐缺乏男性的勇气、胆量、刚毅、坚强等特质,同样也会影响女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养成。由于男性学生“男子气概”的削弱,女性学生更多地表现出强硬、霸道的性格特点,更有甚者被称为“女汉子”。看似轻松调侃的校园现象背后是中小学生对自身的性别定位和角色认同的混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不利于教师群体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而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的失衡显然不利于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自然也不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合理的教师队伍中的男女比例结构,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和效率,不同性别之间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互为补充,同时促进着彼此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发展。当前教师群体的发展更是有着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趋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往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条件下,女性教师的过度集中,使得心思相对细腻的女教师在相处过程中容易出现摩擦,造成内部的矛盾,不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同样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占少部分的男教师,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教学工作,甚至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最终影响教师群体的发展。
3.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占一天中的大部分,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其性别结构又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因素,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过多的女性教师在学校管理的决策方面会助长政策管理上的性别倾斜,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不自觉地带有性别模式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女性化的教师群体无意间增加了学校在教学管理和制度推行上的不利因素。例如,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和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一些学校中的女教师适逢结婚和生育的年龄,又是学校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并且大部分的骨干教师都集中在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要学科,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时间缺口和人才缺口,学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潜在的重大“威胁”。即当出现多名女教师集中休产假的情况,学校便面临着组织无力量、教学无干将,甚至需要停课调整、重新协调教学安排的情况,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改进建议
1.政策制度的积极导向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加强教师岗位对男性的吸引力,是协调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倡导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使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享有并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福利待遇方面,可以考虑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上,除绩效工资外辅助以各种机会成本的补偿金制度。为整体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提供生活保障和提高生活质量,如积极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制度;试点省市统筹,实行教师跨县流动和轮岗制度,以妥善解决贫困地区男女教师婚配等生活问题[7]。
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源头上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协调教师队伍平衡,多途径地向中小学补充男性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证考核制度,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男性进入中小学任教。教育主管部门在协调教师队伍平衡的进程中,可以在教师招录方面,根据不同教育阶段教师性别的比例标准,调整分配合适的比例名额,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增加“阳刚之气”提供条件。在地域分布上,需要统筹城乡、村镇教师性别结构,以区域内教师性别均衡化方式实现各学校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化发展[8]。同时中小学也要积极响应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应举措,减少在校男教师的流失,促进男女教师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性别结构的均衡与否同师范院校的招生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各师范院校应严格把控生源性别比例,采取鼓励性措施,在控制合理的男女生源比例的基础上,优先录取男生或增加免费师范生中男生的比例,以期吸引更多的男生报考师范专业。通过在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从而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调问题[9]。
2.外部环境的良好营造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自古以来,我国便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当今的教师更是与时俱进地提升着自身素养,在不断夯实教学知识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着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绝大部分优秀的教师都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辞辛劳。因此,社会应给予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以充分的尊重,给予教师队伍一定的信任,改善中小学教师生存环境,引导全社会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群体,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利用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和引导大众树立男女性别平等的观念,使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无性别差异,消除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固有职业的刻板印象,鼓励男性走入中小学教师岗位,增强男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在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要对社会舆论发挥积极导向作用,鼓励女性勇于冲破传统的社会性别束缚,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意识,积极推进两性的协调发展,为男性和女性的成长、成才创设优良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男性和女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和国家发展的需要[10]。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绿色的教育生态环境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使教师在工作中焕发活力,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师群体之间的交往变得和睦融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便增强了内驱动力。学校领导要关注和关爱教师的需要和发展,不断学习进步,更新管理理念,针对男女教师不同的性别特点发挥其各自的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的开拓创新。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意见,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以期让教师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吸引优秀的男性加入教师队伍的优秀团队。同时,中小学也可以通过创新岗位设置的方式来吸引并留住男性教师[11],学校结合教师个人发展,为男教师创设适合他们发展并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教学岗位,在营造绿色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校园文化的特色。
3.内部动力的激发提升
教师的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养成具有示范与引领作用。因此,提升教师性别意识水平,开展性别意识教育对于协调失衡的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基地的各大师范院校,应将性别教育纳入教师教育的课程中,并将民主平等、人性关怀、国际理解、回归生活作为性别教育课程的目标[12]。通过开展性别教育,提高师范生的性别意识,帮助男生克服传统的社会偏见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男生认识到男教师在未来教育事业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培养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使每个师范生都认识到投身教育事业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3]。
中小学应针对教师群体进行侧重于与性别平等、性别意识教育等相关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升性别意识水平,恰当定位自身角色,从而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首先女性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性别差异不平等的现实状况,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促成女性自身主体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而男性教师应在培训活动中掌握性别意识平等的相关理念,消解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对教师职业性别方面的偏见;男女教师在树立性别平等观念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构建和谐的两性交往氛围;最后,具备较高性别意识水平的教师队伍也能够在教学中贯穿性别平等的观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全地发展。
积极开展性别教育研究,引起学者和社会各界对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的关注,并汇集更多的专业力量帮助改进教师性别结构发展不协调的现实状况,是研究者用一己之力奉献社会,帮助解决教育问题的职责所在。研究者自身应首先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了解性别教育的相关知识理论,并能够站在性别公平的视角,以人本主义的情怀看待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的现实状况,对其进行利弊分析,从而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性别意识水平、消解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偏见、保证学校教育环境中性别平等教学的有序开展、促进中小学生人格的培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激发教师队伍的内部发展动力提供依据,更能够为国家政府机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认识指导与佐证。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7-10-2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惠中,韩苏曼.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1(10):66-71.
[3] 祝平燕,夏玉珍.性别社会学[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4-145.
[4] 王静,徐涵.经合组织报告:教师职业的性别差距扩大[J].世界教育信息,2017(8):72.
[5] 胡振京.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现状、影响与对策[J].人民教育,2013(Z1):32-34.
[6] 吴吉惠,章义华.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研究述评[J].文史博览(理论),2014(6):62-65.
[7] 武晓伟,郑新蓉.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的女性化:基于河北、云南、贵州三省的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5(3):86-92.
[8] 王安全.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及其形成[J].教育学术月刊,2012(9):59-61.
[9] 纪秀君.教师招聘会咋就成了“女儿国”?[N].中国教育报,2007-12-13 (002)
[10] 周建伟.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成因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8):28-29.
[11] 谢泽源,范李明,李建.青年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及其消解:基于江西省H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6(8):23-30.
[12] 张家军.应将性别意识教育纳入教师教育[N].光明日报,2014-03-31(010).
[13] 翟春城.基础教育男女教师性别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