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在学术争议中的应对策略
——以“韩春雨事件”当事期刊为例
2018-03-23丁云龙
■高 杰 丁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150001
北京时间2017年8月3日凌晨,知名科技期刊Nature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以下均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发表题为“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的社论,宣布对韩春雨及其合作者引起较大学术争议的论文进行撤稿;同日,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宣布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在同行专家支持下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1-2]。
自此,由韩春雨团队发表的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NatronobacteriumgregoryiArgonaute”(现已标注为“被撤稿”)的论文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与学术争议,暂时相对平息[2-3],韩春雨从公众与同行眼中励志的底层科学家,急转直下成为涉嫌学术不端的被调查者,其“诺奖级”的论文成果也一直被科学界质疑无法重复,直至被期刊撤稿[3-4]。但该学术争议仍未结束,相关期刊与研究者也在进行反思,研究如何应对此类学术争议,及维护科技期刊与学界的声誉与学术生态。该事件具有较大的案例分析与实践参考意义。
近年来有关学术不端的研究逐渐增多。部分研究集中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与预防[5-7];部分研究集中在具体事件的经验探讨,如对苏格兰“普兹泰事件”以及涉及中国学者大规模撤稿事件的研究等[8-10]。该类研究都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比分析或计量分析,但大多是事后评价与经验总结,对正在进行中的热点事件及学术期刊在学术争议中的应对策略较少涉猎。本研究通过跟踪近一年多来备受关注且尚未完结的“韩春雨事件”,分析当今顶级科技期刊《自然-生物技术》面对学术争议时的作用与表现,为我国科技期刊处理学术争议事件提供参考。
同时,现有关于“韩春雨事件”的研究多从新闻传播角度出发进行探讨[11-12],而从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科技期刊与编辑出版角度进行的反思与研究较少。从这方面看,本研究以该事件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目前,科技期刊在学术争议中的调查处理并无统一规范,针对当前热点事件中顶级期刊的应对与表现,进行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并提出策略性建议,有助于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的机制建设与健康发展。
1 “韩春雨事件”的脉络进展与《自然-生物技术》的处理流程与应对策略分析
1.1 “韩春雨事件”的脉络进展及重要节点
韩春雨出生于1974年,现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1992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00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3]。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NatronobacteriumgregoryiArgonaute”(《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的论文;2016年5月5日,河北科技大学官方网站首页要闻刊发文章《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称该成果核心为一项替代目前通用的Cas9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2016年5月8日,知名生物技术微信公众号“BioArt”与“知识分子”均发布特稿,对韩春雨及其成果给予极高的评价,其他媒体也争相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13-16]。
在中国公众和媒体塑造“诺奖级科学家”狂欢时,韩春雨的研究成果并未在国外引起波澜,除了被英国《自然-综述遗传学》主编Linda Koch以题为“Genetic engineering: A new player in genome editing”的文章作为亮点推荐外,其他媒体上几乎没有相关报道。
当国内所有媒体都在一边倒地宣传韩春雨的个人魅力和NgAgo技术的重大意义,并纷纷用“诺奖级”来报道时,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最初的质疑主要来自于网络。2016年6月7日,韩春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问及NgAgo的重复性问题。韩春雨未参加完全部日程,称有事提前退场。随后几个月,国内外的实名科学质疑陆续增多。2016年7月31日,《赛先生》发表《多国科学家宣布:迄今未能重复韩春雨NgAgo实验结果》[17],此后《澎湃新闻》《财经》等多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而韩春雨回应媒体称这些质疑是非科学的,不会再回应。2016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在回应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时表示:“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2016年8月8日,《自然》杂志以“Replications, ridicule and a recluse: the controversy over NgAgo gene-editing intensifies”(《复制、嘲弄和一个隐士:NgAgo基因编辑的争议加剧》)为题,报道了围绕着韩春雨实验重复性的争议。2016年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组织和发起的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3位科学家通过两家媒体(《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实名发表声明,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饶毅、邵峰两位著名科学家以“推动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为由,于2016年10月12日公开了他们此前一个月致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信件与收到的回函,但回函内容并未对致信之中的疑问与建议进行回应,饶毅认为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将有何措施[18-20]。回函又在网络上引起争议,河北科技大学被认为官腔十足,不可理解。
2016年10月18日,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布对韩春雨的独家专访内容,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韩春雨面对实名质疑,希望学界共同解决重复率低的问题,再次表明其实验可重复,无法重复原因很可能是细胞污染[21]。诸多科学家表示不认同,来自学界与网络的质疑声更甚。
2016年11月11日,自然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Research(《细胞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NgAgo-basedfabp11a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基于NgAgo的fabp11a基因敲除引起的斑马鱼眼睛发育缺陷》)的论文,通信作者为江苏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刘东副教授。自韩春雨2016年5月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 NgAgo 基因编辑技术之后,这可能是第一篇通过正规途径发表的有关 NgAgo 的学术论文。论文遭到实名质疑后,韩春雨所强调的科学质疑方式正式出现了。2016年11月15日,中国学术期刊Protein&Cell(《蛋白质与细胞》)以来信形式发布了“Questions about NgAgo”(《关于NgAgo的疑问》),多达20位科学家的名字出现在文章中[22]。2016年1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宣布介入论文调查;2016年11月28日,发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刊载文章“Failure to detect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NatronobacteriumgregoryiArgonaute”(《利用NgAgo未能检测到DNA引起的基因编辑》),来自韩国、德国和美国的10位学者署名表示未能重复其实验结果[23]。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称获得了韩春雨提供的“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并表示“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我们需要调查研究”;2017年5月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有关韩春雨的论文调查还在继续中;2017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节目《副教授韩春雨》。
2017年8月3日凌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的社论,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3]。同时,该杂志发布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2]同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刊发表的《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中提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3]截至2017年10月,官方和韩春雨方面尚未发声,具体学术评议与调查程序尚不可知。媒体与学界关于此事件的反思、评论与研究文章陆续出现。
1.2 《自然-生物技术》的处理流程与应对策略分析
在“韩春雨事件”之中,媒体的议程设置与科学共同体的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科学界知名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对该事件的追踪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深度报道节目《副教授韩春雨》,还有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组织发起的国内13家课题组的联合声明等。同时,其他科学家与科技从业人员也有通过论文、来信与报道等形式在《自然》《细胞研究》《蛋白质与细胞》等科技期刊发表看法、质疑、科学论证与探讨。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自然-生物技术》在此事件中的应对处理,通过对事件重要节点的串联,绘制了《自然-生物技术》对该事件的应对处理流程(图1)。
图1 《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在“韩春雨事件”中的应对处理流程图
从期刊的主动调查与借助同行评议来处理应对的措施策略来看,事件前期,《自然-生物技术》未特别发声。直至该事件引起大规模科学质疑与探讨之后,该期刊首先密切关注与媒体、学界的沟通,2016年11月发表美、德、韩三国生物学者撰写的文章(该文章是在期刊编辑协调下,将三个独立小组的成果汇集到一起形成的反驳性文章),同时发表“编辑部关注(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提出学界注意相关成果可重复性的担忧;随后,期刊表示将作进一步调查。2016年底,由韩春雨团队以及其他独立小组向期刊提供了新的数据,称已经重复出NgAgo基因编辑活性,但期刊编辑和部分外审专家认为数据过于初级并不可靠,不能达到发表标准,示意其进一步研究与收集证据。2017年年初至年中,《自然-生物技术》通过不断沟通与调查,认为韩春雨以及其他独立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以达到发表要求,同时结合同行评议的专家意见,判定韩春雨团队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与其发现相悖的质疑与证据;在期刊的意见与压力下,韩春雨主动提出撤稿。2017年8月3日,期刊发表社论与韩春雨团队的声明,标志着该事件初步告一段落并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了妥善处理,该社论表示韩春雨的论文发表并不代表科研过程的结束,而是开始,而且“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就一篇论文而言,是时候让数据说话,涉及到研究的重复性,这需要时间来验证[1-3,24]。《自然-生物技术》在此事件中,科学合理地处理应对(及时与学界沟通、组织同行评议、调查判定等),使此事件的发展一直维持在理性与学术的范围内,使有关论文完成了撤稿,也促使各类科学共同体与科学界继续保持对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趣与验证,留待时间与科研验证。该期刊应对此学术争议事件的处理流程与应对策略,是值得借鉴、参考的典型范例。
2 中国科技期刊相关机制建设与防治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2.1 中国科技期刊相关机制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结合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争议事件有关研究[5-10],以及本研究对“韩春雨事件”的分析,笔者认为学术争议主要指在科学界与社会引起相关学者、各类科学共同体甚至媒体公众的质疑、探讨与论证等争议的行为与事件,有的尚无定性结果,可能会涉嫌科研诚信、学术不端、范式理念之争等内容,需要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以及相关组织机构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虽较美国等先进国家起步晚,但近些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快速、高质量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在相关机制建设特别是应对学术争议事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1) 缺少发现科研成果问题的机制。当前学术不端、科研成果不可验证以及其他学术争议事件等情况愈发严重,传统科技期刊与科研组织的发现验证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研究认为在传统组织结构、论文发表程序与评议方式下,很难系统有效地发现并避免争议论文的出版,也很难组织科学验证[6];在中国科技期刊审查与评议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目前科技评价方式与机制的不合理与不完善,导致一些科学家会急功近利或铤而走险,通过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与科技期刊投稿系统的漏洞,选择性发表或剔除相关数据,绕过科技期刊与同行专家的发现机制,发表涉嫌学术不端或会引起科学争议的论文。
(2) 缺少科技期刊编辑与论文作者、同行专家间的互动机制。在“韩春雨事件”中,《自然-生物技术》不仅与媒体、学界保持沟通,最直接的是与韩春雨团队以及其他宣称可重复的独立研究小组保持沟通,要求其提供新数据与证据;同时期刊编辑也协调其他持反对意见的小组进行验证,刊出符合发表标准的相应的反驳文章,并且与同行评议专家联合判断韩春雨团队与其他研究团队的新数据与证据,判定其是否符合科研验证与发表标准。然而,部分中国科技期刊缺乏与论文作者团队以及同行专家的互动,若出现学术不端与争议现象,多采取简单处理的措施,以求息事宁人、消除影响。
(3) 中国科学共同体、科研管理机构的应对不足与机制建设缺失。中国科技期刊也存在发表机制与应对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韩春雨事件”中,除媒体报道外,中国各类科学共同体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国内13家课题组联合声明,饶毅、邵峰两位科学家致函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等行为,都是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合作、自治与调节监督作用的体现;但同时,缺乏正式的科学共同体(相关的学术监督评议机构、学科专业协会等)来应对处理此事,还有魏文胜与饶毅等教授一直期待的官方声音与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在很长时间内是缺失的。正因中国科学共同体与科研管理机构的机制建设与职能作用缺失,《自然-生物技术》对韩春雨团队的调查与应对也相对缓慢,从2016年河北科技大学要求韩春雨短期内以实验回复外界质疑,到《自然-生物技术》声明2017年初给出调查结果,最后都因故推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期刊发表的论文指出,部分科技期刊存在投稿审稿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如审稿不客观、同行评议不严谨、编辑把关不严等,需引起重视[7-9]。
2.2 优化中国科技期刊相关机制建设的建议
科学合理的应对处理策略,能够使学术争议相对平息下来,促使事件在科学的范围内得以探讨、推动、验证与解决,《自然-生物技术》的处理流程与应对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建议中国科技期刊从以下3方面着手优化相关机制建设。
第一,建立多层级、常态化的“学术评议委员会”,以及科技期刊本身或与其他机构共享的专家库。许多学者都曾建议设立各层级与常态化的“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强化科学共同体在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科研论文成果评议之中的作用[7,25]。此外,各级地方学术部门与院校以及各学科领域都可设立常态化的、正式的“学术评议委员会”,不断完善科学共同体的机制建设。还有中国科技期刊的专家库建设,除了不断建设与优化专家库管理,还可与其他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等部门沟通或共享部分专家库内容。
第二,加强学术不端与学术争议的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期刊对学术争议事件的处理能力,促进科技期刊与相关学术共同体的合作、自治与净化。完善针对科研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应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相关配套的正规权威科学共同体,如美国针对学术不端制定与补充了许多相关法规法案,并在1993年设立了“研究诚信办公室(ORI)”,作为专门的国家主管部门[26]。目前,我国出台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还发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文件[7],我国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也都建立了学术不端治理机构;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学术不端行为定级制度、惩戒规范依据、举报和投诉制度及平台、专门的具有明确权限及职责的调查机构、社会公众监督及知情制度[25],中国科技期刊与科学共同体在面对学术争议事件时的合作、自治与调节监督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因此需要加强相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期刊与专家、科学共同体的话语权与应对处理能力,有效发挥各部门的合作、自治与净化作用。
第三,增强科技期刊自身能力建设。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加强数字化建设,全方位提高管理者与编辑的专业素质与科学素养。防范学术不端与处理学术争议的源头是科技期刊在早期的发现与应对,部分期刊采取并改进了相应的防范技术,对投稿人与审稿人进行身份识别,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图书情报工作》近2年开始明确要求添加科研人员与投稿身份识别码(ORCID),还有学者建议对评审专家进行身份识别验证等[10]。期刊针对其投稿审稿系统、通信评审、同行评议与专家库建设,都需要继续加强数字化建设;同时编辑与专家是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期刊要不断培养与提升编辑的科学素养与专业素质,并与专家学者保持互动与一定层次的转化,定期开展研讨培训与学术交流,从编审环节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与防治体系建设。
3 结语
“韩春雨事件”比较复杂,可能有伦理道德问题,也可能有各种科学问题,存在争议且尚未完结,当事期刊对此事件的处理与应对具有典型代表性与科学合理性。据此,本研究以“韩春雨事件”为例,通过对《自然-生物技术》在学术争议中的处理流程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认为该期刊的处理应对及时合理,并借助媒体、当事人(团队)、相关同行与专家的力量,在科学范围内,完成当事人与成果调查以及后续处理,尽管事件并未完结,但该期刊的主要责任与尽职跟进基本告一段落,相对完满地处理与化解了争议。
笔者进一步总结中国科技期刊在应对学术争议时的不足与机制建设问题,认为存在缺少发现科研成果问题的机制,期刊、作者、专家互动不足,以及应对突发与学术争议事件机制缺失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学术评议委员会、加强学术不端与学术争议防治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期刊自身能力建设等策略建议。
本研究的案例分析尚不深入,缺乏多方一手调研数据与访谈材料,未来还需在研究中进一步加强,更多关注学术争议现象与当事各方的回应与处理,以及国内科技期刊的相关机制建设与新发展。
[1] Nature Biotechnology. 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J].NatureBiotechnology,2017,35(8):689.
[2] 《自然-生物技术》社论与韩春雨及同事的撤稿声明[EB/OL]. [2017-08-03]. https://mp.weixin.qq.com/s/gUvrLHAYY7ImxDDIay4saw.
[3] 虞涵棋. 荣誉、经费、质疑:韩春雨从发表论文到期刊撤稿的15个月[EB/OL]. [2017-08-03].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51015.
[4] 关于韩春雨及同事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论文的最新声明[EB/OL]. (2016-11-29)[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D8gpELrE4TtJK4oes5BsYg.
[5] 陈志贤,黄仲一. 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立体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7):605-609.
[6] 黄小茹. 科研成果不可验证性问题——发现机制的失效及可能的对策[J]. 科学学研究,2017,35(7):961-966.
[7] 陈玉国.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的构建——基于学术共同体视域[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133-1138.
[8] 戴玉,蔡仲. 科学自律性之困境——从“普兹泰事件”来看[J]. 科学学研究,2016,34(4):490-495.
[9] 刘清海. 国际期刊我国学者论文被撤销情况与分析——基于RetractionWatch网站结果[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39-345.
[10] 胡金富,史玉民. 国外学术期刊同行评审造假的分析及启示——基于2015年三次大撤稿事件的分析[J]. 中国科学基金,2016,30(6):568-571.
[11] 林小春. “韩春雨事件”引发的科技新闻报道思考[J]. 科技传播,2016,8(22):27-29.
[12] 游宇霞,卢紫瑶. 从信息组合角度探寻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技巧——以科学网和《成都商报》对"韩春雨事件"的报道为例[J]. 科技传播,2017,9(2):5-7.
[13] Gao F,Shen X Z,Jiang F,etal.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J].NatureBiotechnology,2016,34(7):768-773.
[14] 河北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高水平论文[EB/OL]. (2016-05-05)[2017-08-03]. http://news.hebust.edu.cn/yw/72801.htm.
[15] BioArt. 致敬韩春雨老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Nature Biotech发表重大原创成果[EB/OL]. (2016-05-08)[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cvHjwuGL0ed-mAUfYswlYA.
[16] 陈晓雪,王承志,程莉. 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EB/OL]. (2016-05-08)[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OsZReYe0zhsJX-kTODAMUA.
[17] 李然,贾小方. 多国科学家宣布:迄今未能重复韩春雨NgAgo实验结果[EB/OL].(2016-07-31)[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s3C9zK6mWNIKYtZ8rpid0A.
[18] Cyranoski D. Replications,ridicule and a recluse:The controversy over NgAgo gene-editing intensifies[J].Nature,2016,536(7615):136-137.
[19] 林小鹿. 河北科技大学承诺公布验证时间已到,韩春雨事件未了——韩春雨事件时间表 [EB/OL]. (2016-09-04)[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XMhzFuzNIDXCPCCu9ZOS6w.
[20] 饶毅,邵峰. 饶毅、邵峰就韩春雨研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始末 [EB/OL]. (2016-10-12)[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OLSrlFBx8gT68krBSbZJgQ.
[21] 陈晓雪,李晓明. 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 [EB/OL]. (2016-10-18)[2017-08-03]. http://mp.weixin.qq.com/s/fFJKRQB1UbL5E227DJ5wzA.
[22] Burgess S,Cheng L,Gu F,etal. Questions about NgAgo[J].Protein&Cell,2016,7(12):913-915.
[23] Lee S H,Turchiano G,Ata H,etal. Failure to detect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J].NatureBiotechnology,2016,35(1):17-18.
[24] 马晓华,潘寅茹,钱童心. 韩春雨主动撤回论文:一场理性的学术争议事件[N]. 第一财经日报,2017-08-04(A01).
[25] 程志波,李正风,王彦雨. 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J].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8-1784.
[26] 王含晖. 美国针对论文撤回的措施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9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