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购『二希帖』让『三希帖』团圆

2018-03-23

家教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王献之兄妹藏家

《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书写的一封信,行书,共5行47字。《伯远帖》上有宋徽宗赵佶的御题和收藏印,北宋时由宫廷收藏。辗转六百多年后,清代乾隆皇帝得到《伯远帖》,又得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乾隆皇帝认为这三件是稀有之物,将它们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名其收藏之室为“三希堂”。《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并称为“三希帖”。

辛亥革命后,“三希帖”中除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仍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之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流出了宫外,被袁世凯手下的郭世五所收藏。郭世五死后其子郭昭俊因经济困窘,将“二希”带到香港,抵押给某英国银行,靠贷款度日。眼看着其贷款即将到期,如果无钱赎回,则此稀世之宝将按惯例被银行拍卖。由于当时不少外国机构与藏家对之分外觊觎,“二希”一旦被银行拍卖,则国宝将很可能流到域外。

1951年9月,时任新中国第一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奉周恩来总理之命,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离京出访印度、缅甸。在途经香港短暂逗留时,得知流失的国宝“二希”在香港可能被外国买去的消息,紧急向中央报告。郑振铎叮嘱香港著名的鉴藏家徐伯郊,想办法稳住郭氏,以待内地汇款抢救。徐伯郊马上找到郭昭俊,向其申明大义。紧接着,徐伯郊又利用自己在香港银行界的众多关系,疏通了那家英国银行,答应郭昭俊的贷款由他负责偿还,并由自己出面担保,将郭抵押在那家银行的“二希”取了出来,然后同郭昭俊一起带着“二希”,按上级安排离港去了澳门。

11月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给马叙伦(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人写信,指示“同意购回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中秋帖》与《伯远帖》的成功回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回购珍贵文物的一件大事,被传为美谈。

风云兄妹

风和云其实是一对兄妹,风是哥哥,云是妹妹。风长得什么样?谁也没见过,可他本事大得很,他用无形的手,让云妹妹在空中不停地跳舞,而且舞姿多端。如果有一天风哥哥累了,他会召唤云妹妹一起回家。他们的家在哪里?在大海,不停涌动的海浪,就是风和云的妈妈。“哗哗”,永不停息的浪声,就是大海妈妈唱给风云兄妹的催眠曲。

猜你喜欢

王献之兄妹藏家
藏家之友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练字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藏家之友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卒年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