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兹海默症非药物性护理干预的分析

2018-03-23胡庆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药物性评估功能

胡庆丹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4)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为失语、失认、失用,记忆功能、视觉空间技能、执行功能障碍等全面性痴呆,病因尚未明确,65岁前的发病者俗称早老性痴呆,而65岁以后则称为老年性痴呆。对AD的治疗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其发生的精神性症状和改善其认知功能,前者多采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后者则使用神经递质或脑代谢赋活药物[1]。虽然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AD患者的症状,但对其认知障碍仍不能有效逆转,研究[2]发现对A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和一定量的锻炼能干预患者的疾病风险,改善患者病情,本论文即对AD患者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治疗的AD患者60例,患者年龄为55~92岁,平均年龄(77.5±3.5)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经B超、CT等辅助检查符合阿尔兹海默症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6个月以上的极易减退症状,测试有回忆受损症状;②实验室检测β淀粉样蛋白1~42浓度降低或Tau蛋白浓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升高;③顶叶、双侧颞葡萄糖代谢率降低。

排除标准:①突然发病患者;②患者早期症状为步态障碍、癫痫发作、行为改变;③神经局部病灶性病变,如感觉缺失、视野缺失、轻偏瘫、早期锥体外系症状。

所有患者及家属都了解治疗方案并签订知情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病情资料()

表1 患者一般病情资料()

组别 例数(例) 男(例)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对照组 30 17 78.7±2.7 3.2±1.3观察组 30 16 77.2±3.4 3.1±1.0 P >0.05 >0.05 >0.05 >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如对患者简单讲解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恢复环境等。观察组:采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护理:①护理评估: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主要患者各方面体征及身体状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用药后反应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主治医师。②健康教育:采用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简单介绍A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熟悉患者的生活习惯,建议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培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③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养病环境,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地面做好防滑处理。④饮食护理:定量定时就餐,包括经口或鼻饲进食都需护理到位,以自然营养物质为主均衡膳食,添加适量的果蔬、谷物,食物温度不宜过冷过热,禁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⑤心理护理:AD患者往往内心焦虑恐惧,容易产生孤独感,尤其在情绪低落或敏感时期发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此外,可叮嘱家属要与患者多交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协助患者完成治疗。⑥用药护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如过往病史、过敏史等,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不滥用乱用滋补药和保健药扥,遵医嘱服用,并注意食物和药物间的不良作用。

1.3 观察指标:采用认知功能评估量表(GPCOG)[3]为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评估部分和医师评估部分,二者满分均为9分,分为时间定向力(1)、回忆(5)、实事(1)和画钟试验(2)四个部分,前者为≤4分表示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不再参与医师评估部分,>4分则继续参与医师评估部分;后者为≤3分说明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3分则显示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的处理使用SPA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x±s)表示,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差异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评分总分为(6.49±1.32)分、医师部分评分为(6.29±1.43)分,观察组患者部分为(7.89±1.00)分、医师部分为(7.99±1.11)分。二者患者在两组的四项指标、总分方面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GPCOG评分结果(-x±s)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AD患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现今已发明的药物尚无法完全治愈疾病,因此,非药物性护理此时便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明非药物性干预在改善患者认知能力、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4]。因为非药物性护理主要是通过消除病因和刺激因素控制AD患者病情的发展,同时介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行为治疗等方法提升患者的感知能力,加强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而且适量的锻炼活动有利于平衡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作用,促进功能的恢复,稳定异常精神症状;而心理治疗可增强患者记忆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减轻认知功能的损害[5]。本文也通过GPCOG评分量表显示患者在接受非药物护理后,其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评分明显高于接受传统护理的对照组(P<0.05)。但是,目前仍缺乏对AD护理最佳干预模式的详细报道,但随着干预护理内容的日渐完善和丰富,非药物性护理模式会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在AD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赫晓慈,宁文杰,田素斋,等.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吞咽障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29-432.

[2] 吴雅玉.非药物性护理在控制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3):250-251.

[3] 朱敏捷,肖世富,李霞,等.GPCOG:一个新的用于全科医生的认知功能评估量表[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14-16.

[4] 佟雅涵,许茂盛,卢炳丰,等.MRI评估脑萎缩认知正常个体发生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4):584-586.

[5] 刘善姬,郭方研.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混合痔术后排便引起的疼痛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293.

猜你喜欢

药物性评估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儿童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