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自我效能的效果分析

2018-03-23王玉苗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出院

王玉苗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宣传科,辽宁 沈阳 11002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是由于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一种突发暂时且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其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实质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表现为人们对追求健康能力的信念[1]。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自我效能的效果,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出院满意度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3.2±4.9)岁,发病部位包括29例颈动脉病变,21例椎基底动脉病变。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49~69岁,平均年龄(65.1±5.2)岁,发病部位包括31例颈动脉病变,23例椎基底动脉病变。两组患者各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对应影像学检查排除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神经循环系统疾病。及时连接监护设备,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和记录,迅速执行医嘱。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注意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缺陷病,给予相应诊断和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状态为理论框架进行干预。卧床休息,活动时针对预防脑缺血复发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饮食方案以低盐低脂为主,补充果蔬和饮水,保持二便通畅。维持室内湿度、温度在适宜范围,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避免外界环境不良干扰。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发病病因、病情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和预防等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指导,提高患者对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建议适量运动、限制烟酒,合理饮食。

1.3 效果评价[2]: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各组自我效能情况。自我效能感量表包括10个方面,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完全不符合、少数符合、多数符合、完全符合4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赋值1~4分,总分10~4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每名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各填写1份自我效能感量表,患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填写时可由家属根据患者意愿代写,并于当天回收。

使用满意度调查表观察各组患者满意度。利用我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出院患者当日进行发放,当班收回。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各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见表1,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入院时评分,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我效能评分显著增高(P均<0.05)。

表1 各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分)

表1 各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分)

注:*表示同组与入院时相比P<0.05;#表示同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入院时 出院时观察组 25.91±4.78 31.12±3.97*#对照组 26.48±3.91 29.03±4.12*

2.2 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情况评分为(95.85±5.78)分,对照组满意度情况评分为(86.64±4.6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人类行为的改变除了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自我效能的影响。改善教育对象的行为结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本研究运用了自我效能的四种信息源理论对护理干预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设计,运用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激发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和信心,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效果,对促进患者心身、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3-6]。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出院时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和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显著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疾病恢复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效能感研究从全新的角度提示了人类行为的形成与维系机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疼痛管理、心理咨询、心脏疾病治疗等领域研究,多数研究数据显示自我效能水平是行为实施与变化的预测因子,这些预测性研究为干预性研究奠定了非常强的基线数据和循证依据。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显著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杨正义,万丽红,简丽霞.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67-870.

[2] 李奕,郑玉红,赵国敏,等.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应用研究[J].河北中医,2014,36(12):1880-1882.

[3] 秦素萍,高雅琨,高静,笪崇倩,王和霞,孙里.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37-1342.

[4] 苏晓霞,辛红菊,李铁玲.老年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健康行为[J].山东医药,2010,50(36):62-63.

[5] 吴志娟,杨梅.院后回访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65-5266.

[6] 钱春荣,朱京慈,陈颖峥.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出院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8):841-844.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出院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