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结果分析

2018-03-23王丽滨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颈动脉多普勒彩色

王丽滨 张 贺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脑梗死(CI)是因某种异常因素(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等)促使机体的动脉血流减少或停止,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患者局部脑部病变;常伴随的症状为昏迷、失语、偏瘫等,严重者可至死[1]。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准确确诊CI的病理学发病机制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结果的应用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0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脑血管诊断标准);收治的患者均同意其本次影像检查发生并配合调研。男性76例,女性64例;其年龄为:46~72岁,平均年龄为(60.59±4.3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49例;合并糖尿病40例;有吸烟喝酒史者8例。

1.2 方法:多层螺旋CT(Siemens Sensation 16螺旋CT机)检查:引导患者进入监察室,嘱患者平躺,使用头托固定头部。经肘静脉注射75~90 mL碘帕醇(370 mgI/mL)后进行扫描;扫描自主动脉弓部至颅底Willis环。扫描参数:120 kV,200 mA,4 mm×0.75 mm序列,螺距1.15,重组间隔0.7 mm,矩阵512×512。检查后均后期处理图像[2-3]。彩色多普勒超声(PHILIPS公司IU22型)检查:仰卧位,采用3~11 MHz的探头频率检查患者的双侧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其中有24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

1.3 影像观察指标:检查与分析患者双侧颈动脉管壁厚度、斑块的大小与形态、动脉狭窄状况等。CT诊断标准:主要评价管壁厚度及斑块稳定性。CDFI及CT诊断标准为:正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增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1.3 mm,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3 mm,不稳定斑块:混合回声或均质低回声斑块,稳定斑块:强回声斑块或表面光滑等回声斑块。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轻度:内径减少<30%,中度:减少30%~69%,重度:减少≥70%[4]。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采用Kappa检测,并以[n(%)]表示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共检查颈动脉分叉部240处,其中CT检查出斑块144例,管壁增厚50例,正常46例;超声检测出:斑块143例,管壁增厚49例,正常47例;两种影像检测数据比较,其对病变诊断一致性为80.8%(194/240),见表1。

表1 两种影像检测颈动脉分叉部病变状况[n(%)]

2.2 颈动脉狭窄状况比较:经检查24例采用DSA检查后,经统计48处经动脉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同时与CT及超声检查结果比较,P>0.05;见表2。

表2 两种影像检查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状况比较(n)

3 讨 论

颈动脉硬化会引发患者颈动脉管壁增厚,血管狭窄以及不稳定斑块脱落等;从而阻碍颈动脉向脑组织输血、输氧,导致部分脑组织坏死、软化;导致机体发生脑梗死或直接死亡。因此,正确诊断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影像诊断,对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有报道表明,单纯以颈动脉狭窄诊断脑梗死的诊断率较低[5]。而颈动脉斑块对诊断脑卒中有重要的病理学特性,其可明确显示动脉硬化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其无损伤及快捷的检查方式受广大患者接受。其根据超声反馈的回声的强弱判断斑块的性质及内膜中层厚度,例:一般斑块质量较高的呈现低回声,而形态、质量不规则的斑块呈现的回声亦是不均匀回声[6]。超声检查虽然可根据回声判断斑块的性质,但是无法呈现直观血管影像;而且如果患者过于肥胖、血管发育异常、闭塞等均影响技师对超声结果的诊断;因此,医院需加强对超声医师技能及诊断的培训。CT是直观呈现血管影像的一种检测方式,通过CT师对后期图形的处理,可多层次,多视角的为临床医师呈现颈动脉血管、管壁、斑块的形态及体积,同时可根据CT呈像判断斑块的成分;但CT是创伤性、放射性检查,因此需要医师操作熟练,尽量减少检查时间,维护患者机体健康。

本次研究表明,全部患者中经CT及超声检测颈动脉分叉部,其中约80.8%的患者有斑块或管壁增厚,P>0.05。24例患者经DSA检测后,比较CT及超声检测结果,48处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P>0.05无意义。因此,对于血管狭窄的检出率,两种检测一致性较高。但因CT对机体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较高,呈现血管直观影像,所以对斑块的稳定性的检出率较高,而超声检测一定情况下受患者身体条件影响。综上所述: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脑梗死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一致性较高,但CT对血管空间的分辨率高,而超声检测可直观判断管壁中层厚度,因此为加强正确诊断率,临床医师可结合两种诊断方式进行确诊。

[1] 杨军.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2):1324.

[2] 赵康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2):129.

[3] 周恕敏.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像学特征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2):182.

[4] 张艳明.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5,12(11):869.

[5] 范遂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多排CT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62.

[6] 张保朋.双源CT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29.

猜你喜欢

颈动脉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