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化发展体系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

2018-03-22刘庆禄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分析评价

刘庆禄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及时的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拓展数据的获取渠道,创新评价方法,使城市化发展体系能够更加的合理与公正,对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本文对城市化发展体系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可行性的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体系;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应考虑到城市环境的影响,并采用合理的城市化发展体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与分析,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工作人员还应深入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采取个性化的方案优化生态环境。

一、城市化发展体系的生态环境评价

(一)构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分别是水,能源,空气以及土地,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人,其他生物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水,资源,空气,土地与生物的关系,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客观的评价,寻求最适合其城市发展的体系,也制定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标准,促进生态环境更好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

在评价指标制定完成后,利用综合发展指数来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将标注指标录入到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累计的贡献率大于之前提取的大部分成分,那么就充分的反映了变量的主要信息,将K指标带入到,求出不同成分的得分,就可以得到评价结果。[1]

二、引入城市化发展体系后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

城市化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积极影响的角度来讲,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使城市文化更加的突出,经济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而能够根据城市的发展优化生态环境,而消极影响则来自于人口,人口的增长逐渐产生聚集效应,迫使人们对环境进行改造,对自然环境进行干预,废气,废水的排出都对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使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城市化是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综合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使得城市的压力增大,城市的发展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城市化发展体系的改变使得城市生态的方式与文化都在发生着改变,在人口进行流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人口的发展状况,生活方式以及經济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生活化进行更加深刻的剖析,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2]

三、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一)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独立评价

在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时刻把握其增长趋势,从而能够使其保持稳定的增长,如果发展速度在某一阶段减慢,就要仔细分析那一阶段该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相关部门与社会公众额共同努力,通过对城市化发展体系的分析,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的个性化策略,向政府申请资金的支持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但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又不能过快,而是应保持稳定增长的速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二)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指数

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指数的分析,城市发展体系的综合得分能够在短时间内呈增长趋势,从而更好的掌握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引入城市化发展发展体系后,应对照之前的评价结果,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也根据其动态的变化来制定个性化的方案促进其长远发展,而在引入城市化体系之前,对城市环境进行独立的评价结果显示,二者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这种情况就说明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但是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相比,城市的生态质量还是呈现下滑的趋势,并且不能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发展,也表明了城市化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环境的承载力都在呈下滑趋势,人们应增强警惕意识,认真思考应如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生态环境的压力。[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城市发展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开展城市建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从消极方面来看,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对能源的消耗也逐渐增加,交通状况不容乐观,这些都威胁着生态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了约束,有关部门应与公众一起制定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的压力,建立健全城市化发展体系,使城市化速度更加的稳定,通过个性化的措施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通过综合指标来进行分析与把握,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的阐述,并制定可行性的措施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美娥,陈卫平,彭驰.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4,03:911—918

[2]罗媞,刘艳芳,孔雪松.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研究进展[J].热点地理,2014,02:266—274

[3]郭月婷,徐建刚.基于模糊物元的淮河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J].应用生态学报,2013,05:1244—1252

[4]叶臻.基于人性理论的非盈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路径[J].经营管理者,2010(22):94

猜你喜欢

分析评价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