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略谈
2018-03-22王利明
王利明
摘要:求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恰当而充分的展示自己,使自己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确实是需要一些技巧和讲究。鉴于此,笔者罗列总结了一些小技巧,希望能给广大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在求职市场上提供一些建议帮助。
关键词:求职;面试;技巧;胜出
求职市场永远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场所,毕业生除了在这里比学校,比学历,比特长之外,很大程度也在这里拼“第一印象”,那些穿着得体,举止优雅,谈吐文雅有礼的应聘者往往会迅速赢得招聘单位的青睐,许多面试是“三分钟定乾坤”。据哈佛大学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与陌生人交往一般在7-30秒就会将外表不合格的人淘汰掉了。所以如何在应聘面试的最初几分钟乃至几秒钟内给对方留下自信优雅得体的印象是面试中成功的关键要素。现就面试技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面试时的仪容仪态
有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由55%穿着、化妆、38%行为举止及7%谈话内容构成,恰当衣着及搭配会给人干练明快庄重精神的良好印象。第一轮面试中很多人被淘汰很多都是因为穿着不得体。因此服装与化妆问题应该引起特别重视。
服装的选择则取决于职位及行业,如果是设计类别的,着装可以时尚潮流,并可以凸显自己的个性。而银行证券保险类的,着装应该选择正装,男生选择西装,夏天则选择衬衣加深色裤子为宜。男生的衣服相对更要注重面料的品质,不过刚毕业受经济条件限制如果买不起高端品牌也没关系,保持干净整洁也可。而女生则选择套装合适,夏天可选浅色上衣深色长裤或西裙。如果不知该怎么选,正装便是最稳妥的选择。女生切忌穿紧身,暴露薄透的衣服,否则给人以品位低俗的印象。
妆容方面:男生应该养成每天剃须的好习惯,注意修剪鼻毛,头发一定要干净整齐精神。女生则可化一个清新、自然的妆,看上去干净精神便可。最好不要适用香水,特别是味道过浓的香水。
二、面试时的时间把控
一旦和用人单位约好面试时间后,一定要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者的诚意,給对方一信任感,同时也可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最好提前去一趟,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或中途延误而迟到,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丧失面试的机会。
三、面试时的体态
进入面试场合不要紧张。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门动作要轻,动作从容自然。主动向招聘者打招呼问好致意。在得到对方邀请坐下后,才落座,并表示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体态。“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正确的站姿要求做到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挺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垂或叠放在身体前面,两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张开约60度,给人一挺拔优雅的印象。入座时动作要慢,坐椅子时最好只坐三分之二,背部不靠椅背,女生必须两腿并拢,男生可稍微分开,双手叠放或平放在大腿上,身体保持挺直并可稍稍前倾,自然放松。
四、面试时的表情
面试时要始终保持自信、和善、生动的面部表情,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包括目光和微笑,恰当的眼神和微笑能充分展示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要恰当的运用好眼神,目光低垂朝下,会显得很不自信。目光过度朝上,显得傲慢无礼。目光左右飘忽,显得心神不定,心不在焉。恰当的目光应正视对方脸部由双眼底线和前额构成的三角区域,但切忌目光聚焦并停留时间过长,目光连续注视对方的时间要把控在几秒之内,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安。对方说话时,应聘者应始终面带微笑,仔细聆听,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并可适当点头表示在专注倾听。
五、面试时的语言
面试时语气要平和,语调要恰当,音量要适中。打招呼时宜用升调。自我介绍时宜用平缓的陈述语序,不宜用感叹句和祈使句。声音过大令人厌烦,过低则难以听清,声音大小应根据面试现场情况而定。语言要含蓄、机智、幽默。说话时除了表达清晰外,适当的时候可以插进幽默语言,使谈话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也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气质和从容风度。尤其是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机智幽默的语言会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化险为夷,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六、面试时答问
用人单位提问总是想了解一些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的仅以“是”和“不是”作答。应该针对所提问题的不同,具体作答。不讲原委,过于抽象的回答,往往不会给面试官留下具体的印象。还有要确定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不懂装懂。用人单位有时接待应试者若干名,相同的问题问了若干遍,类似的回答也要听若干遍。因此用人单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只有具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和个人特色的回答,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
总之,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你的服饰,妆容,谈吐,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等都会为招聘者所注意,并将之与你的素质和性格等等联系在一起。所以应聘者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多加留心,才能使自己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自己心仪的职位。
参考文献:
[1]陆居权.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
[2]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