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中的数学加法

2018-03-22黄雨涵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关系音乐教学

黄雨涵

摘要:音乐研究、音乐教学、音乐表演三个词汇融汇于整个音乐世界,却很少有关于三者关系的细致探讨,笔者则认为三者之间是一种类似数学中的“加法”关系,本文选取古筝这一乐器为例,结合一段古筝曲目《战台风》演奏视频、一本考级教材和一本古筝类专著《文史谈古筝》,探讨这三个音乐文化发展行为之间层层叠加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研究;音乐教学;音乐表演;关系

音乐研究、音乐教学、音乐表演常常被处于音乐国界的人挂在嘴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发现并没有人针对这三者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笔者以为,三个音乐文化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数学中的加法关系,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在此,笔者仅以古筝这一乐器进行举例讨论。

音乐研究选取一本专著为例:由谢晓滨和姚品文共同完成的《文史谈古筝》;音乐教学以一本教材为例:选取由王中山老师主编的考级教材《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三套)(第6-8级)》(全书共三册,因本文仅以《战台风》为例,故选取第二本6-8级)。音乐表演以一段视频为例:王中山老师讲解古筝七级曲目《战台风》,并请学生现场演奏的录像,与所选教材配套。

一、0+1:音乐研究

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以其优美的音色深受大众的喜爱,而要想真正习得一手好筝,必须要充分了解他,一本相关的专著的内容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文史谈古筝》全书分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是讨论的古筝的发展历史,中篇是对有关古筝的文献史料的著述,下篇是对历代咏筝作品的选注,分为赋、诗、词和散曲四类。我们可以从其中了解到古筝是如何出现,每个阶段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这些值得研究的内容都是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技能,并且融入到演奏中,让乐曲不再是音符的链接,赋予其生命感。

所以笔者以为在音乐的学习中,研究是基础,是从无到有迈出的第一步。知识的增长需要学者不断地温故知新,既要深化对中国音乐研究内涵的理解,又要调整与拓展研究的方法、视角。可见,音乐研究在学者的学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研究的透彻与否,知识理解的深刻与否,很大程度决定后续的教学和演奏训练。若将其看作一棵大树的成长,音乐研究就是树的根基,要想枝繁叶茂,就要扎牢打稳,为今后的教学与表演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

二、1+1:音乐教学

古往今来,教学是一切活动代代流传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的古筝教学方式是口传心授,并没有太多的文本(乐谱)支撑,全靠师父依据自己的经验向学生传授演奏精髓。随着记谱法的发展,古筝也形成了独特的记谱方式和演奏标记,同时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古筝教材。社会的爆炸性发展,使得有些考级教材纯粹是为了编而编,想来也令人痛心。

王中山老师主编的这本《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在考级类教材中是比较完整和适用性强的,包含了各个流派的经典曲目,层级的划分也更合理,是古筝考级教学中必备的教材。当然在此之前,王中山老师也是做出了深刻而透彻的研究,对古筝的形制特点,对曲目的把握,对演奏技巧的搭配等等,如此在教材的编写中才能挥洒自如。笔者个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也接触过不少教材,对此深有感触。

所谓“教学”,即是有教有学,除了教材的选择,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也很重要。《乐记》中儒家的音乐思想为教育者提出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培养人心向善“与人为善”,最终使受教育者达到“反情和志”、“知乐成人”的目标。因此笔者以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要在音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只有自身对所教授内容有透彻的研究和理解,才能转换成合理的语言或行为教授给学生,让音乐文化得以传承。

三、1+1+1: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是音乐文化活动最直观的表现方式,演奏者通过表演向人们传递音乐信号,笔者以为,一切的音乐表演活动都是建构在音乐研究和音乐教学之上的。

如七级曲目《战台风》。首先这首曲目是作曲家王昌元在完成古筝音域,琴弦质地,演奏技法这一系列的研究后,创作出的极具现实风格的作品;其次,其乐谱也被王中山老师收录在主编的考级教材中,供更多地学习者练习。视频中王中山老师对这首作品的几个关键技巧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做现场示范,也是教学过程一个具体体现,最后请学生当台演奏,当然学生在登台演奏之前也一定對古筝,对曲目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音乐表演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古筝表演者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技巧,掌握不同古筝形制的演奏要求和不同筝派的特点之外,还应注重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将音乐作品的生命力现给观众。唯有在音乐研究和音乐教学的基础之上,音乐才能表演给大家,才会在舞台上展现他最完美的姿态。

四、音乐研究+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文化

经过前面的简单分析,笔者认为,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音乐研究、音乐教学和音乐表演相加的综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真正达到可以完整演奏程度时,研究、教学、表演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三者融为一体,共同构成音乐文化发展行为的三要素。尤其对于我们今后更多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更是“剪不断”的一种关系存在,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每一个要成为教师的音乐人,都离不开音乐研究,音乐教学,音乐表演,在此,笔者仅以为三者之间更多存在的是这样简单而又微妙的加法关系,当然,此种观点不尽正确和完善,望今后在学习中更多的去体会和领悟,更好的发扬和传播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言:《浅谈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戏剧之家2017年第24期

[2]李海燕:《古筝教学中“音乐”与“技术”的交融初探》,戏剧之家2017年第23期

[3]王敏:《如何在古筝教学中融入即兴创作》,当代音乐2017年第18期

[4]陈曦:《基于新时期下古筝的教学改革》,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4期

[5]刘溪:《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对策》,大众文艺2017年第14期

[6]李成航:《筝曲《战台风》之艺术风格与演奏初探》,音乐时空2016年第1期

[7]曾玉珍:《古筝教学边际能力培养浅析》,艺术教育2014年第6期

[8]蔡际洲:《关于音乐研究的材料——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六》,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魏月明:《论古筝表演艺术的古典美》,当代音乐2017年第7期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关系音乐教学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