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018-03-22秦双

魅力中国 2018年37期
关键词:尼克松期刊总统

秦双

摘要:本篇论文对调查性报道起源,调查性报道不同阶段发展进行了描述。运用理论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认真研究了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了解其写作理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西方调查性报道;特点

一、调查性报道的历史发展

(一)调查性报道的萌芽

调查性报道始自西方。西方的调查性报道源远流长,其中以美国最为突出。西方调查性报道源自揭丑新闻。不过,西方的调查性报道真正成气候却只有两个阶段: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1]

(二)调查性报道的历史发展

根据历史的发展,可以将调查性报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西方调查性报道的第一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还没有全国性的报纸而只有地区性报纸。由于当时的报纸重新闻时效,而美国的杂志讲求趣味性并有刊载言论的传统,因此,西方第一阶段的调查性报道大多刊登在杂志上面。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期刊业又进入了廉价阶段。1885年,邮政法案规定1磅报刊收费1美分。美国工商业的飞速进步、广告投入的大幅增加加上廉价的邮政投递,使得期刊可以降价发行,推动美国在19世纪末进入廉价期刊阶段。1893年,有大量插图的期刊《麦克卢尔》每份售价15美分,是美国的第一种大批量的廉价发行的期刊。19世纪末,美国开始出现谴责资本主义、要求社会改革的社会运动。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期刊为核心,出现了一个调查性报道的高潮,重点揭露资本家的利欲熏心、资本主义社的政治权利与经济集团勾结,揭露国家的司法腐败,呼唤社会正义。[1]

2.西方调查性报道第二阶段。调查性报道第二个高潮是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时,采写干法调查性报道的媒体主角已由杂志更为报纸。在第二阶段,调查性报道的报道水平已较第一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最著名的调查性报道当属《华盛顿邮报》罗伯特·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的揭丑报道。他们披露美国政府水门事件的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1]

1972年6月,美国总统大选前的5个月,有5名共和党人冒充水管工人潜入民主党竞选总部所在地华盛顿的水门综合大厦,但在离开时被警察当场擒获。为不影响总统连任,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同年11月7日,尼克松连任成功,在其他新闻媒体冷眼旁观时,《华盛顿邮报》对这一事件进行一系列报道。《华盛顿邮报》报道,在民主党主席办公室安装窃听器是共和党侦查民主党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获得了美国共和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捐款。为此,《华盛顿邮报》受到官方的威胁,但是该报不为所动,使水门事件真相日趋清晰,矛头直指总统尼克松。1973年7月,存放在总统办公室的一个录音系统被发现,磁带上的记录留有尼克松曾指示下属掩盖证据的谈话,最高法院的表决迫使尼克松交出录音带。1974年8月,经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新闻界披露,水门事件终于真相大白,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开美国媒体新闻报道导致总统下台之先河。[1]

1975年,一个专门向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提供帮助并维护从事调查性报道记者权利的独立组织“调查性报道新闻工作者组织”在美国成立。美国与中国内地不一样。美国社会普遍重视文字媒体,小瞧视听符号感官平面化的声像媒体,视电视为娱乐性传媒。因此,调查性报道以报刊刊发为主,电视在调查性报道上反倒作为很有限。

3.西方调查性报道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处于20世纪至21世纪的跨世纪前后。这一阶段的调查性报道现于多类媒体。除了报刊,电视在这个阶段也高度重视调查性报道。例如,1998年,美国盐城湖冬奥会组委会副主席约翰逊在致非洲喀麦隆奥委会主席埃萨姆巴的女儿的信中,称将不再为对方提供学习费用。KTVX电视台的报道据此判断:美国盐湖城奥委会有贿赂嫌疑,最终有4名与丑闻有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被迫辞职。不过,这个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开始讲求报道的修辞,倾向于寓教于乐,硬度有所软化。[2]

二、西方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西方学者认为调查性报道是“利用长期积累的足够的事实和文件,对事情的意义向群众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说明”。有的中国学者对调查性報道的认识倾向于西方的主张,如认为调查性报道“是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自己发掘出来的某些个人或集团力图掩盖的内情和问题的报道”如是对调查性报道的意见显然重在批评、揭丑。[3]

西方调查性报道以美国最为突出。作为调查性报道,它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三个要件也构成了西方调查性报道的三个特点。

(一)西方调查性报道特点一。揭示性。所报道的新闻必须是一些人或有关组织企图掩盖的事实真相。西方调查性报道不同于中国大陆的调查报道。西方的调查性报道不是表扬性报道,如《华盛顿邮报》对美国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的报道,日本《朝日新闻》对日本首相竹下登任内“里库路特”丑闻的报道,都是记者礼金千难万险才获得的事实真相并勇敢地予以披露的。由于调查性报道所报道的事实并不光彩,所以,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又被称为揭丑报道。

(二)西方调查性报道特点二。独立性。调查性报道必须是新闻媒介独立进行的原创工作。在资本主义国家,记者最大的消息来源其实是政府,日本共同社的主干原寿雄说:“见报的事实大部分已通过政府的手和眼作了第一次选择取舍。题目的设定完全在消息源——政府一边,政府在进行舆论诱导。”因此,调查性报道要求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不仅不能接受政府的经济资助,而且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也必须独立进行。调查性报道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多些真实、理性与客观。

(三)西方调查性报道特点三。艰苦性。调查性报道设定的问题重要,为公众普遍关心。由于调查性报道所揭露的对象不再是普通个人,而是那些有能力对社会、对他人造成巨大伤害的政府机构、公司财团、社会团体、黑社会势力及其不法行为,因此,调查性报道的问题重大,议题设置很能赢得受众的关注。因此,调查性报道在西方是高品质的新闻报道,数量虽少,却往往有远远超过一般新闻报道的比较重大的社会影响。

要想改造社会,必须首先认识社会,调查性报道之于社会改良还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但是,西方调查性报道毕竟为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机器正常运转,因此我们不能幻想其中会有根本性的变革吁求与革命性的精神。[1]

参考文献:

[1]欧阳明.《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稿》[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07-108,247-250.

[2]欧阳明.《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9-10,158,229.

[3]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版,2004:257-258,259-261.

猜你喜欢

尼克松期刊总统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期刊审稿进度表
25美分欠款
总统害羞了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在帕劳见证总统就职
总统过生日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