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你能够感受悲伤
2018-03-22冯珂
冯珂
生活太烂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它。
――题记
我身边有很多“正能量患者”,之所以称为“患者”,是因为他们已经正能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总是在无意识的告诉自己“要快乐”,“要坚强”,“要努力”,而且奋力将每天过得看起来充实。
他们脑海里装着的都是那些对仗工整流畅自然正能量爆棚的金句,可悲的是逻辑经不起推敲。而且他们自带偶像剧主角光环,随时随地自导自演一场年度励志剧。这也成为我写这篇文章时比较难受的地方,因为我要将自己放在配角位置,用女二的那种矫情妒忌人设为主角们画像,更难受的是,开门见山的抛出主旨后,我惊觉我的高中班主任即是如此,以至于我无意的挑战了传统道德模式。
很多人回忆起高考至今不寒而栗,我亦是如此。那时班主任在后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总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当初我对这几个字深信不疑,每次月考失败段考失败模拟失败只要回看那么一眼就充满了从头再来的勇气,悲伤的心情全被鸡汤取代。印象深刻的是,语文老师看到后,缓慢放下常年拿在手中的茶杯,用充满挑衅的眼神看着我说:“总有一个人要赢,那为什么非得是你?”和所有偶像剧主角一样,我回了他一个恶狠狠的眼神,心想一定要证明给他看。
只是证明的过程相当曲折,长话短说,高考失败,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那个人真的不是我,从此再没看过后黑板,也再没跟他对视过。
我悲伤的时候似乎从不被允许,我失败的时候也从未有人建议我气馁。似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凡事都是要分个积极消极的,所以陶渊明是“消极避世”,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应被称颂。所以我们失败的时候总是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受伤的时候别人安慰你说“越努力越幸运”,失去机会时总能听到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
可是越来越发现,假装快乐从不会好过一场痛哭。因为失败与成功是交替的,那么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而“越努力越幸运”只是成功人士获奖感言中的故作谦卑,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也未必要去罗马呀!
安慰别人时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好的一面,我们用快乐堵住了悲伤,可是悲伤却能在不快乐时加倍反弹,所以最好的安慰不过一句:“你哭吧,我听着。”
类似的句子还有许多,只是从那之后我再也不信了。或许到了一定年纪,但凡见过人生百态里的那么一两态,就很难有一句话能说服你立刻为一件事情付诸行动,因为内心总是在质疑它所蕴含的道理是否像它使用的修辞手法一样无暇。这件事情的直接弊端就是产生了一大批所谓“佛系青年”,所以那句話怎么说,“每个佛系态度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伤口。”很难见到这么说到年轻人心坎里的话了,况且还这么押韵。
但是我们班主任也绝非肤浅之人,因为他还说过“要有效率的学习”,所以我相信他也会赞成“有效率的快乐”,而当我们试图用微笑掩盖悲伤的时候,恐怕是最无效的快乐。
按照套路,还要引用一句俗语作为反面教材,“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要不开心呢?”对于这句话,我只想借用语文老师的套路:“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要开心呢?”
开心并非赚到了,如果悲伤能带给你愉悦,那为什么还要假装快乐?所以我最讨厌偶像剧女主明明很委屈还要故作坚强的样子,骗骗男主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连自己一起骗?
活着已经很难过了,何必让自己承担那么多。
我不歧视嚎啕大哭的人,不歧视隐居避世的人,不歧视以自杀作为终点的人,他们所经受的痛苦一定是无人能及的孤岛。我希望诸位都能和自己脆弱的一面和谐相处不要隐藏。就像丛飞丛说的“当我悲伤的时候,如果我不能允许自己悲伤,我就无法表达悲伤。”
“凝望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在我看来,悲伤的,消极的,别人口中是负面的都是一种深渊,很多时候生活太快,我们只能苦笑着行进,装出一副皆大欢喜的模样,无条件向世俗生活投降,可是直面深渊也是一种勇气,因为人性皆有弱点,我们何必隐藏。就像苏更生说的:“我偶尔仍然会望向深渊,就是那么远远看上一眼,也会觉得确实有另外的可能存在,在尘世之外,在人之上,在时间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