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作用
2018-03-22刘锋
刘锋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在采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等理论方法、实践经验的同时,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者们也在寻求一种更为科学、高效、实用的助人方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我们除了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也应积极引入新的理念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社会工作方法的引入以及个案、小组工作在实务层面上的运用, 可能会从一个新的方面影响和改变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传统模式。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指导;个案;小组
一、高校职业指导所面临的困境
(一)学校教育因素。在现今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学校的生源数量成为判断学校质量高低的一个评判指标。许多高校纷纷盲目扩大招生人数,对于学校的内在实力不多加考虑;学校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会实践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为社会培养的人才大多数是中看不中用的。
(二)企业需求因素。作为招聘的企业,肯定希望自己招聘的新员工能够在最少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大多数招聘要求都包括:工作履历、职业证书、专业技能等等。企业的高要求与学生自身所具备素质上出现了很大的失衡状态。
(三)学生个体因素。一方面,大学阶段教育注重的是学生个体的自觉性,能否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事实上很多学生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加之如今各种自媒体、数字化的娱乐手段的诞生,导致大学生花在娱乐、游玩、恋爱上的时间要远大于书本和社会实践上。
同时,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又普遍偏高,我们俗称的眼高手低,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拥有一份高薪水而又不用付出大量劳动的工作。可如今的市场形势,不会再盲目的为所谓的“大学生”留足空间;高效,实用、有大量工作经验的人才省去了单位培养的投入。
二、社会工作方法的优势
职业指导同时也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一)社会工作方法自身优势。社会工作是实务性很强并且注重方法指导的专业,专业技巧方法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和工具。个案、小组、社区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关注拥有许多十分珍贵的理念,这些理念可以指导、甚至影响助人的行为和意义,以及事件活动的效果。包括有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等。
(二)比之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传统的应对大学生就业的方法有就业指导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传统模式容易将教育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理想和理念,对于富有个性同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九零后,乃至更为年轻的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起到积极作用。而社会工作在平等、尊重和接纳的价值指导下,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个体,都可以受到不同的对待。在具体就业指导过程中,方案的制定、服务的执行等往往需要老师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理念、根据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学生自身特点、就业意向和当时当地的情况而量身定做。
不仅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一样存在着差异。心理咨询更侧重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查找咨询对象的问题,容易让服务对象自己埋下心理有问题这样的阴影,更加不利于学生就业发展。而社会工作的方法侧重从社会的角度和咨询对象所处的环境出发,整合他所在的资源,优化他所处的环境。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是人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方法除了个案工作方法以外,还可以运用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形式上更加灵活。比如遇到同样困境的人可以一起交流、沟通,更容易得到接纳和援助,也可以给别人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方法具体应用
(一)明确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当下大学生们普遍自我认识不够准确,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少专业的方法指导自己进行自我认识,社会工作方法可以给予大学生们有效的帮助。自我的认识,要通过三个主要途径来获得:首先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与认识程度,其次是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与认识程度,最后要通过一些专业的量表测量来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这三个方面需要共同作用,才能使自我的认识更加客观准确。
(二)明确对职业的认识。职业认识首先要从专业认识开始,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操技能。虽然当下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认可度以及就业与专业的匹配度并不高,但是往往大学所学专业又会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职业适从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学生尽早地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在学业早期就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或者社区工作技巧,加之学院就业工作辅导员的配合,调动学生和老师组织经验交流,对新生进行专业认知的专门辅导,組织学生企业实地参观等活动。
(三)个案工作的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方法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或是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的教师,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适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大学生,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注的聆听,温情的语音和友善的笑容等技术表明社工了解、接受、信任和愿意帮助的态度,缓解求助者在遇到求职困难中得焦虑情绪。个案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咨询服务的过程,工作者会根据求助者提供的个体情况,收集大量的就业信息,与案主探讨。协助案主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并帮助他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就业路线。
(四)小组工作的方法。小组工作是以群体为工作对象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组员们的求职心态、人际关系和他们应对求职面试过程中的处理能力。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动力去影响求助者的态度和行为。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使共性的问题得以解决。
(五)资源的统筹利用。就业政策讲解、就业形势分析、用人单位信息等信息资源对就业指导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应该让每一位大学生实时了解。当社会工作者开始进行个案或团体辅导时,便可以直接将有用的信息利用起来。除上述因素以外,家庭因素也是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根据社会工作的方法,只有让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就能使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宋林飞.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刘梦.小组工作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