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如何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2018-03-22余静

魅力中国 2018年43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体育竞赛高校体育

余静

摘要:传统的應试教育观点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了,身体大部分已经生长发育成熟,这时体育课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受这种观点的误导,高校体育课除了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认真学习外,好些专业的学生已经不重视了,体育课外活动更是少得可怜,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本专业课程上,想得最多的也是未来如何更好的就业、择业。造成高校体育课外活动一直处于懒散无为的形式主义状态。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社团;良好制度

大学生光只接受一周几次的体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良好的体力和充足的精力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须在课外加强体育活动,培养其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未来的就业、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体育老师要始终如一地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是终身的,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不存在哪个年龄段就不需要体育运动,或者弱化体育运动了。因为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适度的运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身体各项机能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也使心情得到舒展。只有身体、心理都健康向上的大学生,才是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之间,经过中小学系统的学习,在科学文化知识、体育学科知识方面,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人际关系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对人对事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有较强独立的生存能力。

大学生经过这么多年的体育学习,已经非常明确自己喜欢哪项运动项目,擅长哪项运动技能,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决定自己从事某项运动。好处是可以发挥特长,不好的地方是运动比较单一。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不要小看课外体育活动,它既能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还能陶冶学生的体育情操。只要长期坚持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比从不锻炼的学生好。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从中获得乐趣,更加有益身心健康。

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后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疲劳状态,如果继续施与学习压力就会出现学生反映速度减慢,记忆力衰退,学习效率变差,产生负面效率。大脑就需要充分的休息。

让大脑休息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充足的睡眠,二是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根据科学研究表明:睡眠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休息方式,白天如果长期被动睡觉会严重扰乱人体生物钟,以致于影响晚上正常的休息。进行体育活动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消除疲劳的方式。人在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会将各种刺激信号汇总传回大脑皮质,使大脑从学习状态转移为一种兴奋的运动状态,从而使大脑得到放松,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大学生长期参加课文体育活动,可以纠正平时生活中的不良姿态,促进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不断增强其体质,从而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和终生体育观念的形成。

三、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

大学生如何开展课文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课程和课标规定,每个学校可结合校园情况、学生状况,老师主导制定“因地制宜”的可行性发展方案。

(一)坚持早晚跑步和课间操。

老师要求学生坚持晨跑和夜跑,早上起来,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这时跑步对人体非常有益,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一条的学习。晚上睡觉前,可组织学生绕操场跑几圈,既缓解一天的精神压力,同时通过出汗达到全身心血液循环,能够更好地促进睡眠。

好些大学对课间操已经不重视,有些直接取消了课间操,认为其可有可无,学生也乐得轻松,正好培养了他们的惰性。课间操其实非常重要,无论对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加强大学生的凝聚力,提升大学生的精气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组建体育社团。

大家知道,每个高校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有些规模还比较大,人数较多。体育类的社团在高校里分得比较细,有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社团,但工作开展的较好的不多,大部分体育社团很少组织活动,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

以体育社团开展课外活动,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保持身体、心理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最终把体育观念带到工作中,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组织体育竞赛。

用各类体育赛事吸引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是比较好的形式之一。既能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学校认可的奖项。同时也能让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体育比赛,增强参与感、荣誉感。激发大学生不停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斗志。

四、怎样管理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生体育课外活动,光靠学生自己自觉去参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学生面临着择业、就业、创业的多重压力,他们会以各种借口、理由懒得去参加体育活动。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在这方面多加思考,制订方法来落实。

(一)建立良好的制度。

体育院系的领导和老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课外体育活动的精神灌输到全校。学校领导和老师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一个科学可行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纲要》,要求全校每个大学生按照纲要精神去贯彻执行。

结合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的性质特点制订出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规章制度,纳入大学生毕业考核范围。同时可以结合体育社团的工作性质,让社团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形成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班干部齐抓共管的体制。

(二)制订可行性目标。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同样可以制订出可行性目标,就是在实地调查学生身体状况、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的详细情况下,体育院系的老师联合本专业老师,为一个系、一个版拟定一个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对运动人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运动水平、获得竞赛名次等方面进行量化,促使每个才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而更加努力练习。同时让每个学生制订自身课外体育活动目标,有的可以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发挥特长拿到奖项,每个人做到“积极参与,尽力锻炼”,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提升。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运动,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必将跃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体育竞赛高校体育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