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渗透

2018-03-22陈思思

魅力中国 2018年43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陈思思

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以阅读课堂为切入点,从经典诵读与活动开展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渗透路径,讨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旨在为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提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予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语文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新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求,寻求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方法,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让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渗透路径

(一)诵读经典名句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赖于语文。古文与诗词曲赋中的经典名句往往是经过千百年的传颂锤炼而成的,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大有裨益。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需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以课本为本,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为目的,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著及名句,讲解名著的创作背景,对名著或经典名句所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选择性的讲述,结合真实的事件或人物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理解经典名著及名句的内涵,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感,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目的。

例如,在《古诗词三首》一课的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词的讲解相结合,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诵读上述三首古诗词及名句,思考诗句的意思。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中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让学生通过诵读这些名句去体会诗句表达的思乡情感,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在阅读课堂上的渗透。在把握好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的教学内容中适当融入一些课外内容,如朗读《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与《十五夜望月》等古诗词,了解并体悟有关中秋节的传统文化;通过朗读《寒食野望吟》与《清明》等经典古诗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让学生喜欢上传统文化。

(二)开展文化活动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更受重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的需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层次化,结合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听过文学作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活动的开展,激起学生参与阅读课堂的热情,加强对学生感恩助人与爱国守法等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上的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思考《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的主旨与内涵,感悟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教师在《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搜集一些与解放战争及革命英雄人物有关的书籍,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与遗迹,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在阅读这些书籍时的感悟,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适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合理设置比赛主题,让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选择适宜的诵读材料,营造文化氛围,评出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比赛中学生不仅需要对选择的材料进行诵读,也要介绍选择这些诵读材料的原因,以及材料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傳统文化。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而语文教学是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小学生普遍的认知特点与规律,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任务与目标,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选择容易记忆且朗朗上口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丰富语文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引导学生揣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思。

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语文的原生态知识,而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相契合。考虑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句,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在阅读课堂上的渗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优化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8,(25):51

[2]冯丽颖.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渗透[J].魅力中国,2015,(11):25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