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学习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3-22杨恒

魅力中国 2018年4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杨恒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高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应该带着探究的意识学习知识,对知识的内在规律加以寻找,学会分析各个难点与重点知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就对探究式学习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将其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水平,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法概述

对于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法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学生以已有的地理知识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利用合作讨论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借助地理调查、地理观测、查阅资料、交流辩论、地理实验等探究性活动,获得情感态度、地理技能、地理知识。探究式学习法强调教师的教学要能指导或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研究及探索,其本质表现为:①开放性。探究式学习法注重知识、认识、能力、体验,强调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与丰富的学习体验,注重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能用不同的答案解决地理问题,其目标、过程和评价具有开放性[1]。②过程性。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学习的过程,而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相同,都属于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充分暴露学生面临的各种困难、疑问、矛盾,也能将学生的独特个性、聪明才智、创新成果加以展示。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法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获得新知识的体验。③问题性。探究式学习法的起点和归宿就是问题,这也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教师是否能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总之,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对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究式学习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鼓勵学生质疑。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但严禁将自己的设问取代学生的质疑,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如讲解地球自转偏向力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创设类似的疑问:①两条铁轨中,为什么右侧磨损更为严重?②为何绕场短道速滑是逆时针运动?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地理知识[2]。同时在学习环节,教师可根据相关指示进一步创设情境,如:短道速滑选手顺时针运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并采用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语言,如“你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等,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第二,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相较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的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更强,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对学生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加以关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积累更加丰富的地理知识,而这一过程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些课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有能力解决这些课题。因此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思考问题,训练学生掌握主要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如联想、类比、归纳等。以《海洋环境》为例,教师要立足实际,讲解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创设地理环境受海洋运动及表温影响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联想,有机联系海洋与大气热、水平衡的关系,让学生分析和掌握海洋大气出现异常变化的原因,探究问题、获得结果。

第三,组织地理实践活动。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的逻辑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考虑这一因素,不能只停留于对教材和课本的教学,还需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试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3]。如讲解“温室效应”时,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即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少量土壤、1只表、1把剪刀、2支温度计、1个矿泉水瓶、2只玻璃盘;在课堂上实施大气温室效应的模拟实验。具体步骤为:①将少量土壤分别放入到2只玻璃盘中,用剪刀剪断矿泉水瓶,并将其倒扣在玻璃盘中,制作成简易的“微型温室”;②在“微型温室”顶部扎小孔,插入温度计,并在另一个玻璃盘中也放置温度计;③将2只玻璃盘放在阳光下照射,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的变化,然后进行比较。学生能通过实验对大气温室效应有直观了解,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当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一味注重探究式学习,还要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安排,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述,避免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教学效果[4]。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农村的房屋为何多斜顶?夏季为何夜短昼长?什么原因导致一年四季的变化?等等。通过列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真切感受到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原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成就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地理课堂是高中生增强地理素养、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阵地,所以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而探究式学习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符合上述要求,需要教师立足教学实际,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寅枫.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8(27):93-94

[2]何淑文.分析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226

[3]袁雪珍.如何开展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2):59

[4]陈秋亚.高中地理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分析[J].成功(教育),2012(05):206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