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教学法,造高效生物课堂
2018-03-22廖海莹
廖海莹
摘 要: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已经有自己的固定思维,思考方式也比较成熟。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使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生物世界的兴趣。模型教学法就显得尤其重要。“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概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课堂教学结构零乱、板书不合理、学生对概念内涵理解肤浅等问题。本文就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绘制概念图、确定核心概念、注重情境创设建构实物模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运用概念等教学策略解决。
关键词:模型教学法 概念模型 概念图 实物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01
引言
在生物教学中,模型教学法[1]被广泛应用,很多的实验过程以及生物概念的解决都需要运用到生物模型教学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还把模型教学方法归类为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并且还把其固定为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熟练运用模型方法进行教学,就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生物概念的理解,以此借机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
一、模型方法归纳
1.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2]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进行大量的分析,对于要表达的对象的联系以及主要特点,用符号或者文字加以表达,这就是概念模型的含义。例如:在进行呼吸作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是运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图对呼吸作用的主要反映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呼吸作用反应的全过程。在“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着重构建以染色体组为核心概念思维导图,然后教师进行有条理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学习。
2.实物模型法
实物模型法[3]就是通过人为制作的方法做出科学模型,是以实物为参照而做出的仿制品。代表例子有:动植物细胞模型以及由克里克和沃森做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图。做出了实物模型,便于教学。同时,对于细胞膜、蛋白质、染色体以及DNA分子等的结构模型,运用实物模型法,把学生无法触摸、感知到的生物概念化为实物,这样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在“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运用身边常见材料制造染色体模具,模拟染色体变异类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类型。同时把染色体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
二、教学过程处理
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这一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众多概念在一节课中密集地出现,如果处理方式不当,会导致课堂教学结构零乱、教学环节过渡不自然、板书设计不合理、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肤浅、解题错误率高等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概念是抽象的,要幫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必然需要给予他提供大量生物学事实以支撑。如果教师将概念直接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概念学习只是一个记忆的过程,非常容易遗忘;但是如果教师创设一定情境模式,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思考来建构相关染色体概念,那这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生物学事实的总体特征和规律,并以此建构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分析
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 Erickson) 认为,核心概念[4]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但在“染色体变异”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中,众多的概念里必然有一个概念是处于核心地位,并能够有效的组织起相关的事实和其他概念。通过对生物课程标准、教材的解读,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变异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概念的形成都以染色体组为基础,染色体组可以确定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了解正常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然后才能对染色体的变异进行归类,最后理解利用染色体变异育种[5]的原理与技术。
如果能制作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从而得出染色体组是一组形态上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的特征。在这个教学环节上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彩色纸裁剪出果蝇染色体模型,并要求根据所学概念对模型进行分组得到果蝇的染色体组。接下来呈现蜜蜂的个体发育过程,从雄蜂的存在,理解染色体组概念中“共同控制生物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内涵。
在以人、果蝇、蜜蜂等生物为情境,掌握了染色体组这一核心概念后,给学生展示生活实际中真实香蕉、小麦等具体教具,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再引出二倍体的概念,即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但是雄蜂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香蕉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体组[6],经过多番举例学生很快就会接受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专业术语。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分析,如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还是配子、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等,从而真正掌握概念的内涵,并能在新情境下加以应用。如果这些概念都是单纯由教师讲授,学生通过记忆来学习,那么在考试结束后,这些概念就很快就被抛之脑后。这样教学效果也不明显,也没有体现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更不用说提高课堂效率。
从“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概念教学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学习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利用生活中材料给抽象的概念建构实物模型,把抽象化为形象,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张倩苇;概念图及概念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12年21期
[3]乔春菊;生物概念图教学对普通中学高二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张丽平;刘建军;何琪;;实物模型建构的教育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5年04期
[5]徐静钰;生物反思性教学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彭文辉;生物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