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8-03-22薛雅君
薛雅君
摘 要:说起课前的导语,我觉得非但不多余,反而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它会成为触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精心设计的导语,是为了创设情境,目的是要将学生的思维快速引入到课文中来,因此,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就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从而达到学生们在学好语文各类知识方面不再觉得枯燥、无味,而是愿意学、渴望学这一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前的导语 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在日常教学中不管是语文课堂教学,还是语文学科的研修学习,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创设情境在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到底有哪些途径?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究竟有何提高?教学实践中,我就以下几点进行尝试和大家共同探讨:[1]
一、创设导语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前的导语,非但不多余,往往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会成为触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而导语的设计存在一定的艺术性,或以故事导入,或图画导入,或巧设悬念,或谈话提问……导语的精心设计,是为了创设情境,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快速引入到课文中来。在执教《荷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生交融,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把自己想象为荷花。我通过一段抒情的語言描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这荷花真香啊!它香气幽雅,沁人心肺,怎能不吸引我前去观赏?这荷花真美啊!它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怎能不让我陶醉?这清清的水,绿绿的叶,洁白的荷花,又怎能不使我如痴如醉?此时此刻,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假如同学们也在那儿,你们也一定会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优美抒情的语言很快把学生引入了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荷花世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进而幻化成水池中翩翩起舞的荷花。这些言辞语句,如春风化雨润泽了学生的心田,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孩子们学好语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2]
二、用音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确,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更是学生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之一。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的开始时,我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精彩画面和主题曲,并出示歌词让学生伴着音乐朗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饱满的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很快进入状态,随着画面、音乐入情入境的放声吟诵,三国时期那沧海横流、波澜壮阔的历史战争画面和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著名人物等水到渠成的进入学生头脑,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形式的情景创设对阅读、理解课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创设表演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世纪的课堂,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主动理解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互相交流、共同探究。语文教学中,创设表演情境,既能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的重难点时,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对学生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先辈表现出了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也拥有大爱无边的精神。我们今天认识的谁的身上就具有这种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爱?”将中心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学生分组学习,组内分角色情感朗读课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小组内浓浓的学习气氛既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他们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各自的价值感。创设小组学习情景,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科学理念,激起了学生强烈感情的共鸣,轻松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疑”为学生独立思考创设了条件,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提供了目标,才能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能力和意识。在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心营造“设疑” 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讨论、答疑,促使其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在引导学生学习《九寨沟》一课时,当投影上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由衷地发出了一声声惊叹,我及时“设疑”:这是什么地方?课文描写了这个地方的哪些方面和哪些景物?作者是怎么描写景物的呢?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些优美文字的呢?问题情境的设置,促使学生借助画面、文字去分析,通过朗读、讨论、争论去理解,各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将眼前感知的九寨沟之美和课前自读的感受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交流了各自的见解感受,体会到九寨沟的美轮美奂,也分享到“收获”的快乐。创设争论情境,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必然性和有效性显而易见,语文课堂上长期渗透情景创设环节,对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各种能力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善教者善导—小学语文教学导入艺术》 李建华 -《教育学文摘》.
[2]《也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张金贵 -《教育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