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018-03-22卢东成
摘 要: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互联网的基础就是计算机,计算机的本质就是数学。当今人们的数学的思维方式等影响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慢慢从一个研究性学科变成实用性学科,它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不断为这个社会创造着经济价值。数学还是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智商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强弱的判断指针。在高中这个过渡阶段,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应得到高层次进步,这个时段的数学显得格外抽象,导致很多学生甚至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同学都会产生厌学心理,数学成绩大幅度划破,该文就这一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作以浅谈。
关键词:高中数学;成绩;问题;学习方式
一、 造成高中学生数学成绩比例式降低的原因
1. 学生无法占据主动学习的地位
很多学生从初中刚刚步入高中自主的学习,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仍无法转换,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不能做到自我学习,并且不能也不情愿主动掌握学习的自主权,宁愿跟着老师走,也不愿意自己探索问题,找到答案。尽管现如今的新教学改革方案已经推出,很多地区和高中学校也尝试让教师转换教学模式,从灌输型教学变成启迪教育型。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效果却一点也不好。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形式变而质不变,依然是以老师为主导地位,进行知识地灌输。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相应的目标,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完成学习后还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作以简单的评估,进而进步。
2.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不能更新
老师在上课时会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仔细剖析数学概念的模型,说清此节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学习的中心。但是有很多学生听数学课并不是一整节笼统的听下来,只会挑选部分重要知识点,从而错过了老师讲的重点以及概念性的问题,笔记倒是记着很多,但是无法融会贯通老师所要传达的学习数学的思想,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课后又不能对遗留的问题做处理,任由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很多学生只会套公式,死背题,如果考试题型有一点点灵活的变化,那么就陷入了思维的死角;还有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开夜车,通宵学习,其实那样的方法更没有效果,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更谈不上专心学习。
3. 不重视数学基础性概念
数学这门功课,公式很多,限于目前应试教育的模式,套公式解问题,成为很多人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容易造成这些学生的自我膨胀,轻视一些基本概念,也忽视基本的学习技巧,学习思维的培养锻炼。也有一些同学听课认真,能知道公式的来源,基本概念也掌握得很清晰,但是懒得动手,遇到简单的问题常常只看思路,不会动手去做,平时只想攻克一些困难的问题,有些好高骛遠,一到正式的考试往往就发生“卡壳”状况,考试成绩下来,打击了自信心,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成绩也会越来越差。
4. 想要二次提升的环境因素得不到改进
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都要求学生用独特的方法,思维逻辑要特别新颖,很多学生从小接触的环境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或者有的解答知识超出了学习的范围,没有接受课外学习的学生面对这种题常常无法下手,这也是与别人拉开差距,造成严重分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 教师如何使学生适应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1. 加强教室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高中要想得到一个好成绩可不是简单的,不仅仅要求想学,还要懂得一些学习方法。因此这要求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从侧面传授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就包括课前对知识的预习,上课时的做笔记、认真听讲,课后即时复习自己解惑,最后还要做系统总结来巩固知识。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学生刻苦好学的优秀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自制力。制定明确可行学习计划就能推动学生主动性学习,使学生稳扎稳打的定下来认真学习。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坚实基础,也是自身学习氛围养成好的方法;上课是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课后复习,是对残留的不会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没有上课听讲重要,但是却能拉开学生与学生之间距离。
2. 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因为有的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适应能力特别差,因此学生容易急躁,在学习的路上容易抄“近道”,听信外面补课班所说的迅速提升成绩的虚言,搞得人心惶惶,定不下心学习,更有甚者因为长期处于饺佼领先地位,由于一次小小的失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做好心理工作,告诉学生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并且用学习好的学生做例子进行讲述,告诉他们能获得优异成绩必须靠点点滴滴的努力。
3. 研究数学学科的特点,找到最好的方法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特别的抽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深度的抽象能力,化复杂为简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更要扣细节。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思维活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做题不看书也是不行的,对于课本的知识要敢于跳进去探索,也要敢于跳出来在更好的平台进行思考。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还不要忘记因人而异的原则。
4. 对学生加强分化性学习练习
前面我们都说过,数学是一个灵活性较强、求解方法多而新、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因此分化性学习特别的重要,很多学生没有办法掌握这一学习要点,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分化性学习做大量的反复性练习,更高程度上的加强思维的辅导。例如,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变式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灵活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三、 总结
总之,影响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成绩提升的因素是多元的,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舍本逐末,而应该抓住学生具体的心理和学习方法等关键原因,通过师生沟通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改进办法,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
参考文献:
[1]蒋世忠.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浅论[J].教师,2011(09).
[2]李胜文.如何利用小组提高数学整体成绩[J].今日科苑,2010(10).
[3]于伟.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与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2).
作者简介:
卢东成,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