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2018-03-22殷勤肖伟平
殷勤 肖伟平
摘要:助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紧密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践探索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制。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组建课程开发联合体,共同根据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训练项目,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鲜明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实训室,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课程开发;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3-0058-05
随着“中国制造2025”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承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高职院校需及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以适应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构建新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机制,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加大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技術技能人才聚集的优势,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矛盾突出,亟待研究新型课程开发机制,解决特色鲜明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设施匮乏的难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关于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等文件的精神,及时转变课程开发的观念,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
二、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措施
(一)课程开发的思路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课程开发,应通过创新课程开发机制有力推动。探索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组建课程开发联合体,构建新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机制。将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创新课程开发机制,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课程开发建设。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组建课程开发联合体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为前提形成联合体,为资源整合、利益者相关所达成的分工协作,共同参与、共享成果。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课程开发,应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适应职业能力培养新要求。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建设课程开发创新园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产业技术研发实训设备,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等平台,形成“创新在园区、创业在企业、创造在平台”的政、产、学、研全面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组建课程开发联合体共同开发课程,采取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合作开展教学资源开发,实训设备研制,职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创业与办学并举,创造条件孵化课程开发企业,形成长效机制,不断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动态要求。“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参与课程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联合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行、企、校、研全面合作的特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通过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创新机制,激发社会各方参与课程开发的动力,推动政、行、企、校、研全面合作,依托各类建设项目持续进行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开发建设。二是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的特点。适应职业能力培养新要求需要充分考虑行业特色和职业特性,针对从业人员岗位的职业特点,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分析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的新内容。三是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的特点。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联合体有利于形成良性课程开发机制,经过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研发出特色鲜明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实训设备,建成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实训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开发的措施
以高职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为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牵手专业镇中山市南区政府共建产业学院,构建了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了办学重心下移、办学空间拓展、办学资源集聚,突破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增强了办学活力。通过政府创新制定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和激励政策,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作为主体的作用,产业学院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签订各项协议,建立广泛的合作,进行个性化订单培养,提供条件与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实训室[1]。在创新机制的有力推动下,课程开发通过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实现了较大突破,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组建课程开发联合体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联合体共同确定课程开发的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类型特点和教学需要优化课程训练项目和课程标准。二是开发特色鲜明、行业领先、拥有软件著作权的教学资源。三是研制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训设备,建成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实训室,通过引进生产企业建设校中厂,进行实训设备研发制作,建设厂中校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
三、课程开发实践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立足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与中国电梯协会、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等单位合作,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办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依托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第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构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创新课程开发机制,作为广东省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立项研制单位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依托各类建设项目持续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开发建设,探索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组建课程开发联合体,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联合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共同根据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优化课程训练项目和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鲜明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实训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课程开发方案制定的前提,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分析工作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岗位人员的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跨行业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从业人员职业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框架,根据课程类型特点梳理课程体系,明确不同课程类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2]。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将项目类课程即理实一体化课程,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理念进行课程训练项目的设计,课程开发联合体共同确定课程开发内容。以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方案为例,多元主体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方案如图2所示。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需分析电梯安装维修工、电梯装配调试工等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电梯行业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及工程技术管理和检测岗位人员的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跨行业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类课程关系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在配备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实训室组织教学。课程开发联合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根据工作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将课程设计为若干个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知识技能进行重构,参考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规范制定课程标准,成立课程开发联合体共同参与课程内容、训练项目、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施的开发模式。通过多次召开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外专家項目论证会议,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充分分析研讨岗位的职业技术现状,共同确定课程开发的方案。首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依据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知识点;其次,需要依据岗位工作任务设计课程训练项目;再次,围绕完成每一个具体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开发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最后,建设课程训练项目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岗位职业技能训练要求。
(二)课程训练项目的优化
课程训练项目的优化是根据工作岗位任务的不断变化的职业能力新要求,将更新优化后的课程内容项目化、模块化。优化后的课程训练项目是以适应职业能力培养新要求的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解构课程知识体系,把课程知识点分解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整合、序化后的课程内容[3-4]。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模块化是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知识技能进行重构,将课程设计为若干个训练项目,每一工作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单元构成,依据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课程标准的优化
课程开发联合体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规范多元主体紧密结合共同制定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效果的不断总结与研究,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联合体能更好的参考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断调整与完善课程训练项目,逐步完成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制定出适合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特点的课程标准。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生产、维保、销售、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电梯零部件设计制造、电梯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检验检测、销售服务、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联合能迅速征求电梯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电梯生产制造和安装维保企业的意见,参考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规范,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条件、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课程标准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安排较准确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设计思路:包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和要求:达到课程目标应当完成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四)特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已经在居民住宅小区、写字楼和商场等场所得到广泛的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电梯产量为8.44万台,到2016年我国电梯产量已经达到77.6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电梯行业人才需求旺盛,至2017年国内开办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达85家,开办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中职学校也持续增长。电梯涉及生命安全,被国家纳入特种设备进行管理,电梯的安装与维修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从业人员需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这使得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相比其他专业更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特性。电梯的安装与维修作业周期漫长、工作量繁重、操作工艺复杂、施工条件艰苦,特别是重要安全部件,由于危险性大,动作过程极快,在真实电梯井道内操作也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造成课程实训安全隐患多,培养成本高而质量不高,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上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