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广场舞在促进乡风文明中的作用分析

2018-03-22

祖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促进

摘要:广场舞产生后,在大江南北红遍开来,产生于城市,然后延伸至农村。广场舞为群众健身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式,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乡村文明。所以,引导规范农村广场舞,促使农民生活富足,整顿村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农村广场舞在促进乡风文明中的作用,为广场舞完善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农村广场舞 促进 乡风文明

农村广场舞让众多的群众沉浸在舞蹈的海洋中。夜幕降临后,农村广场将响起优美动感的音乐,随着音乐的带动,群众跳动翩然的舞姿。广场舞节奏感强,且简单易学,是城乡局民非常喜爱的集健身及娱乐为一体的活动。科学引导,强化管理,认识到广场舞在促进乡村文化生活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推进广场舞有序、健康发展,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此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结合对农村广场舞的认识,现谈一下其对促进乡风文明的作用。

一、农村广场舞产生的条件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精神文明越来越高,城市及农村广场舞如雨后春笋般。广场舞组成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在农村兴起,提升了农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让农村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国家十二五做出明确指示,形成良好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及发展。广场舞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群众广场舞活动搭建了平台,普遍开展展示及工艺培训等。

(二)广场舞的自身驱使

广场文化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元化性,广场文化的发展较好推动国家文化发展。人们在广场文化当中,结合各自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但有体育健身,而且还有高雅文化,同时大众娱乐也涵盖其中。广场舞的兴起使人们的闲暇生活更为多彩,让人们的文化素养更高,引导人们养成了健康與文明的消遣方式,生成了和谐的社会风气。广场舞不但起到健身作用,而且也属于邻里文化。广场舞借助多元化的舞蹈形式,将广大群众融入其中。在身体锻炼过程中,让不同兴趣及家庭背景的人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参与者通常将自身感受分享给其余参与者,使参与者彼此间距离更近,强化了彼此间的了解。广场舞搭建了感情沟通的平台,借助组织型的广场舞活动,让彼此间的距离更近,强化了群众间的凝聚力,且帮助消除矛盾,避免误会的存在。获得群众较高认可,推动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二、农村广场舞在促进乡风文明中的作用

广场舞产生外部交际效应。广场舞的发展让百姓结合自身兴趣参与进来,调动了群众自觉参与性,让所有人均可在舞台上表演自己。广场舞构建了交流及学习的场所,将各年龄段及职业段的人们组织在一起,通过各自优势,学习新舞蹈形式,该方式简单易学,调动不爱参与活动的人,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以这种形式让所有人融入其中,以广场舞的形式让自身得到展示,满足身心需求,释放个人情绪,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让整体乡村生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广场舞指导人们度艺术进行欣赏,寻求较高品质的生活,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三、农村广场舞的推广建议

广场舞兴起于农村,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是对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表明农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和谐向前推进。群众性组织需要主动融入到广场舞当中,革新文化建设,促使其更好地发展,组织引导并开展培训工作,在强化宣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解决方案,推动广场舞的发展,如此,群众参与程度也会不断提升,广场舞才能更加有序。

(一)基层文化部门发挥主要引导职能

当地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凭借自身优势,通过宣传容群众融入进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广场舞文化活动,文化主题活动务必体现新颖,且号召力要强。以各种形式开展广场舞大赛,体现广场舞良好的趣味性与竞技性,使群众在活动中健全心智,陶冶品行,提升文化水平。吸引更多的群众融入其中。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担负建设、管理及运行的责任,凸显于工作中的带动作用;着重强化广场舞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凸显开展广场舞平台与阵地的职能;逐步健全基层文化部门组织机构,构建有效的农村社会广场舞组织,起到桥梁带头作用;充分实现基层文化部门服务功能,促使农村广场制度化及生活化,凸显在开展广场舞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二)多部门配合,让广场舞较好融入农村

职能部门一定要强化管理,构建健康和谐的广场舞健康环境。基层政府为群众健身提供相关配套设施,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迎合群众对广场舞的需求;广场舞的推动由政府带头,并配合文化部门,通过公共设施生成多元化的文体艺术活动,让群众自觉参与其中,推动广场舞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强化辅导培训,普及广场舞

广场舞属于文化的一种,在开展当中,树立新的工作作风。科学合理引导广场舞,广场舞的开展务必普及至群众生活当中,让广场舞切实为农村服务。首先,探讨广场舞的特征,设计一些切合农村群众实际的广场舞。其次,编制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育业余文艺活动代表,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保障广场舞开展的有效性,培训结束后,将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各种比赛,以舞蹈比赛的形式,为群众搭建宽广的广场舞平台,使更多群众融入进来使群众获得良好的竞争意识,强化团队凝聚力[2]。构建符合契合地方实际的舞蹈形式,促使广场舞建设发展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最后,强化培训辅导,培育出一批广场舞蹈能人,以此推动广场舞的推广,让群众对广场舞性形成良好的鉴赏能力。

四、结语

广场舞满足了农村社会的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并且推动农村文化的繁荣,产生了较高程度的乡村文明。广场舞的发展与村风民风有很大关系,二者间相互协调促进。基层政府需积极统筹,采取合力手段,搭建农村文化场所,推动良性循环,让建设农村文明新风凸显更大价值。后续有关农村广场舞在促进乡风文明作用相关研究仍需深入,以更好地服务农村广场舞建设及管理工作,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宋艳.浅谈广场舞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新丝路旬刊,2016,(03).

[2]李鑫.浅谈农村广场舞在促进乡风文明中的作用[J].中外交流,2016,(29).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牌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促进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