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配合消疣洗剂治疗跖疣20例
2018-03-22杜连玉耿立东
杜连玉,耿立东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16级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山东 济南 250011)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多由HPV-1所致。可发生在足底的任何部位,但以足部压力点,特别是跖骨的中部区域为多。外伤﹑摩擦﹑足部多汗等均可促进其发生。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有压痛感,因受压而形成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1]。我们用火针配合消疣洗剂治疗跖疣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0例,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10~40岁,平均22.8岁;病程为2周~2年。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皮肤病学》[2]制定的跖疣诊断标准:①皮损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结节,后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灰黄或污灰色,呈圆形,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高增厚的角质环。②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趾间受压处。③组织病理学检查整个损害陷入真皮,角质层增厚,伴广泛的角化不全。棘层上部细胞的空泡形成明显,构成明显的网状。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疣目诊断依据及征候分类:①皮损处呈粟粒至黄豆大半球型丘疹结节,表面粗糙不平如刺状。②好发于手背﹑指趾﹑足缘等部位。③组织病理检查表面明显角化和棘层肥厚,表皮上部空泡形成成网状,乳头瘤样增生。④风热血燥证(结节如豆﹑坚硬粗糙﹑色黄或红﹑舌红苔薄﹑脉玄数),湿热血瘀证(结节疏松﹑色灰或褐﹑舌暗红苔薄白﹑脉细)。
纳入标准:符合跖疣的诊断标准,年龄10~40岁,1个月内未外用药物及冷冻治疗。
排除标准:近1个月使用过外用药物或采取过冷冻治疗者,临床治疗方案复杂,有多种慢性病基础病及高血压者,刚做完手术,平素易形成瘢痕,妊娠及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火针约30mm×40mm粗细。操作时先用酒精在皮损处常规消毒。左手端酒精灯,右手持火针针柄,将火针接近皮损部位上方约3cm。将火针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至红亮,迅速点刺皮损,以刺入皮损基底部针下有松软感为宜,速进速出,在每个丘疹上面点刺,每针间隔距离2mm左右为度。每周1次。如果皮损处有红肿反应或结痂未脱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再次行针。
消疣洗剂药用连翘21g,丹参30g,醋香附21g,木贼草18g,土茯苓30g,鸦胆子9g(包),白矾15g,半夏15g,皂角刺15g,苏木18g,马齿苋30g,柴胡21g,乌梅15g。2~3日1剂,水煎外洗。其中鸦胆子捣碎后用布单包起来,然后与其他中药一起水煎外洗。在泡脚的同时用毛巾或者纱布蘸取药液在跖疣处搓洗多次,以促进皮损脱落。两周为一疗程。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穿舒适的鞋子。注意针刺当日,针刺部位勿沾水,保持干燥以防感染。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皮损消退,无新出皮疹。好转:皮疹较前变平,消退30%以上或有个别新疹出现。无效: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4 治疗结果
痊愈5例(25%),好转12例(60%),无效3例(15%),总有效率85%。
5 讨 论
跖疣属中医“枯筋箭”“疣目”“千日疮”等范畴。《皇帝内经•灵枢》云:“手太阳之别经名为支正……,虚即为疣。”《医宗金鉴》曰:“疣生于足跟﹑足掌,硬节高起,色黄,疼痛。”《外科枢要》亦云:“疣为肝胆经血热风燥,怒引肝火而发,系因肝经热﹑水干涸﹑筋挛急得也。”《外科正宗》云“枯筋箭因忧郁伤肝﹑筋气外泄而发。”不仅叙述了跖疣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也说明了其病因病机。火针具有借火助阳﹑温通经络,开门去邪,行气散毒的作用。用酒精灯反复烧针至火亮,速刺,给邪出路,使气血畅﹑经脉通。同时高温火针对皮损内病理组织灼伤,可激活多种酶的活性改善新陈代谢和微循环,产生的坏死组织又能够刺激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吸收修复病变组织。现在医学认为火针疗法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止痛止痒及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
消疣洗剂中鸦胆子﹑白矾具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的作用,鸦胆子捣碎后具有腐蚀性。马齿苋﹑土茯苓﹑半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作用。苏木﹑乌梅﹑皂角刺﹑醋香附﹑丹参﹑连翘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木贼﹑柴胡发散肝胆,疏散风热。诸药合用,共奏到祛风清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效。
火针联合消疣洗剂治疗跖疣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