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装陈列设计》信息化课程建设实践
2018-03-22李公科
李公科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261053)
2014年开始,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推行 “线上、线下,职场化”教学改革,这种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服装陈列设计》课程作为学院首批推动的252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之一,在行动导向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将 MOOC、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进行融合并进行教学实践。《服装陈列设计》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和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多轮的建设,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结构,已具备信息化与职场化结合的职业教育特点[1]。
1 课程建设
1.1 课程定位
《服装陈列设计》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的定位就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能够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服装陈列师和服装搭配师。
1.2 建设思路
课程建设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探索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建设理念,分层次进行课程建设。
首先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按照教学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和设计,构建基于学习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2];其次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知识树的梳理,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针对每个任务进行相应知识点、技能点的梳理,为后续的课程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依据;再次就是课程素材资源的建设,基于知识点和技能点,运用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素材资源建设,着力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碎片化数字资源,方便学生学习使用;最后是课程建设,完成所有的素材资源建设后,基于服装陈列师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关系进行线上课程建设。
1.3 数字资源建设
1.3.1 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目标为882条,截止目前已完成资源建设957条,其中文本173条,图片184条,视频211条,音频173条,动画210条,虚拟仿真6条,整体完成率达到108.50%,文本、图片类资源占比37.30%。
1.3.2 线上课程建设
课程目前已完成线上课程建设,按照边建边用的原则,课程从2015年开始建设实用,之后随着资源建设的不断更新和课程具体应用中碰到的问题,线上课程也在逐步完善,目前课程在线学习报名人数为839人,线上课程从资源库中引入资源583条。
1.3.3 电子教材
按照任务导向和线上线下混合使用的总目标完成电子教材1部,电子教材共4个项目15个任务,合计5万余字。
1.3.4 生产案例
整体课程资源建设是按照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整合设计,企业案例主要以教师真实为企业服务的案例为主,主要涉及的品牌有:JPR、NANCY.K、TIVOA、HAILIVES、悠仙美地、HELE等。完成企业生产案例转化23个,并把企业案例真实应用于教学设计中。
2 教学设计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师生角色,教师由原来课堂中的主角,变身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改变原来的“灌输式”培养方式,通过小组学习、课堂课业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3]。
2.1 学情分析
学习该课程的学生都是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针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可能会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对于陈列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深度可能不够;二是学生缺少市场调研,对于现有的服装品牌缺乏必要的了解;三是对于陈列设计的作业理解不够,或者是缺少结合市场的认知。
2.2 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参照专业教学标准和陈列师职业标准,将教材中的九个章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领域的难易程度,基于服装陈列师、服装搭配师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重新整合成陈列型态设计、陈列色彩设计、空间规划与照明设计、主题橱窗艺术设计以及品牌店铺陈列五个项目,共计24个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陈列岗位技能。
2.3 教学目标
根据企业服装陈列设计工作流程,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教学目标,创设与企业设计任务对接的教学项目,训练学生的卖场陈列组合设计和色彩搭配设计能力、卖场通路设计和整体规划能力、橱窗设计能力和店铺陈列设计能力,熟练掌握陈列型态设计、陈列色彩设计、空间规划和照明设计、橱窗设计、品牌店铺陈列等服装品牌企业中服装陈列设计的岗位能力,在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综合职业能力。
2.4 教学资源整合
2.4.1 自主研发资源
数字化卖场陈列设计训练模版。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项目组自主研发了数字化卖场陈列设计训练模版,依托训练模版,学生可以完成店铺陈列墙面搭建、卖场陈列设计方式调整、卖场陈列色彩搭配设计及训练等项目的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目标任务,解决传统教学中设计效果绘制费时费力、效果显示不直观等问题,使复杂的实际操作过程系统化、形象化,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数字化店铺模型。针对教学内容,基于信息化课程平台,教师自主研发了“数字化店铺模型”,在课程学习和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扫描“数字化店铺模型”中的二维码,即时回放在操作中未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自主查询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还没有解决的相关知识内容学习,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2.4.2 学校资源
为有效推进信息化教学,学院实现网络全覆盖。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网络机房、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设备在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脑PC端或手机APP端登录课程平台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师生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
2.4.3 企业资源
注重引入企业资源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优选区域内知名龙头骨干品牌企业共建数字资源及提供实践条件。在资源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入合作企业的专家及进行相关任务的实际操作视频拍摄,并制作成典型案例以供学生学习实用,同时把企业专家引入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5 教学策略
2.5.1 教学模式
依托课程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制作的多样化数字资源,以合作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教与学环节的设计。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进行教与学设计,强化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确保“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2.5.2 教学方法
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探究,采用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学习的多样性及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度。
2.5.3 技术手段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练习模板、数字化店铺模型、服装陈列设计虚拟仿真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组织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2.6 考核评价
强化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整个课程考核分为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两个部分,两者分数占比为4∶6。学生学习进度、在线测试等线上成绩由课程平台自动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评价和企业评价由教师及时录入课程平台,平台自动生成学习成绩,充分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中,强调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评价[4],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注重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评价,通过远程连线、平台批阅等方式,把企业生产实际带入教学评价,使教学更好地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培养符合企业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
3 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中,依托课程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多样化的数字资源和校内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强化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1 课前
依托课程平台,学生自主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并按照要求进行在线测试和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在学习过程中,针对疑难问题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互动讨论,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向教师提问,师生线上互动解决课前学习任务。
3.2 课中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前学习情况总结和分析,以网络课程平台为载体,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小组工作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积极对作品进行现场展示评价等,让学生可以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班级排名,激励学生融入学习和协作学习。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辅导答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3 课后
学生进一步完善作业,并针对教师推送的学习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巩固课中学习成果。根据课程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参与企业真实工作实践并在平台分享实践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 结语
课程依托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实施为主线,将教师自主开发的数字训练模版、数字化店铺模型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到与教学的相关环节中,凸显信息化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课程教学实现了信息化与职场化的融合、作品与产品的融合[5]。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进度,百分百参与学习,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同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企业认可度等都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