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消除公众对核电的误解?

2018-03-22朱学蕊

中国生态文明 2018年1期
关键词:核事故核能福岛

□ 朱学蕊 顾 欣

作为改变全球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核能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尤其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核能界既受到“弃核”“反核”“减核”的影响,也获得了新兴核电国家带来的信心,发展似乎一边“刹车”一边“提速”。

世界核协会中国区负责人Francois Morin表示,因为核事故的发生,人们对于核能的安全问题存在着误解和担忧,比如福岛。其实福岛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它设计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能够抵抗比其技术规格强20%的地震。而且,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2015年发布的报告也确认:“与辐射有关、影响公众或其子孙后代健康的概率预期不会增加。”但大部分搬迁民众对事故却存在相反的认识。

世界对福岛问题的评判存在不科学并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德国的“弃核”选择在福岛事故前就有“萌芽”,但仍在事故后作了决定,并影响了世界核能的发展格局,法国、瑞士的核能政策也都做出了调整。

如果没有福岛事故和德国的关停决定,世界上其实已有18个核电站在排队等待核准。所以,基于对核事故不理性的恐慌而作出的决定,是影响核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新能源发展给核电带来了负影响。德国的统计显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消耗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德国新能源利用幅度在上升,只有核能呈下降,这表明新能源只代替了核能,但过去两年德国CO2排放量却增长了1.5%。

研究表明,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若超过15%,系统便无法承受。而且,新能源存在间歇性问题,且目前无法大规模储存,而核能是基荷电源,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能发挥积极作用。

Francois Morin说,比较理想的预期是: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达到1250GW,占全球电力装机的25%。现在技术设备比以前更成熟,更容易实现这个预期。希望中国在经验完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不要受各种矛盾影响而停止发展核电,因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核能的未来有很深远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全世界对核能的看法。

Francois Morin说,福岛核事故后,核能行业明显意识到提高公众接受度的重要性。但我们要认识到,改变公众的体验和感觉比改变他们的观念更重要。

虽然风险计算显示,核电确实是工业界事故发生概率最低的产业,人们不能接受它的原因在于,不了解核电,由此产生的恐惧影响了态度。无论核电如何安全,对于人本身的恐慌都无济于事。放眼来看,水泥厂也会破坏环境,煤炭开采背后又有多少牺牲,海底石油开采呢?这些都是公众所不知道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事故的发生,并没有直接导致大量人员死亡,反而是一些人因恐惧而选择自杀、堕胎,可以说是恐惧“杀”死了人。

Francois Morin说,中国做了大量联系公众的沟通工作,有很多好的实践,但要强调,公众沟通的重点,是如何掌控公众接受的程度,而不是强制改变他们的观念,要通过一些方式让人们感觉到核电的安全性和优势。我们完全可以以科学的方式介绍、交流和沟通,不仅让大家理解核能是什么,还要让他们明白,核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电价、环保,相信民众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能做出客观选择。

猜你喜欢

核事故核能福岛
遥感作物制图辅助核事故农业风险决策
福岛核事故后滨海核电厂安全专设系统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揭秘核能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
防患未然 提高核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