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成人即食熟制猪肉消费现状

2018-03-22房红芸于冬梅郭齐雅许晓丽琚腊红赵丽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2期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冷藏

房红芸,于冬梅,郭齐雅,许晓丽,琚腊红,赵丽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 100050)

即食熟肉制品是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食物,其中熟制猪肉制品为我国居民广泛食用,在即食熟肉制品消费中占较高比重。目前,有关居民即食熟肉制品消费情况的数据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了解目前我国居民即食熟制猪肉的消费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指导人们健康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自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50个县级单位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6个村(居)委会,每个抽中的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75户,其中20户为即食食品调查户,调查户中所有2岁及以上的家庭成员均进行即食食品消费调查,在调查开始前均由本人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2010—2012年我国城乡即食食品调查总户数为17 271户(大城市4 095户、中小城市4 723户、普通农村5 132户、贫困农村3 321户)。

1.2 调查方法

即食食品消费数据通过对调查户内2岁及以上家庭成员进行即食食品调查问卷询问,收集调查对象过去1年熟食肉制品及米面制品、水产品及生食蔬菜的消费情况,包括食用频率、平均每次食用量、是否在家吃过、家中储藏方式和吃之前是否加热等信息。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清理和分析采用SAS 9.13软件。将性别、城乡作为分层因素,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采用中位数进行统计学描述;分类变量采用率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情况

2010—2012年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即食食品调查总人数为36 324人,其中男性16 105人、女性20 219人(表1)。

表1 调查对象性别及城乡分布情况(人)

2.2 样本人群熟制猪肉食用情况

样本人群熟制猪肉食用率为56.5%,其中城市为57.1%、农村为55.8%。熟制猪肉的食用频率为1次/月,每次食用量中位数为100g(表2)。

表2 有效样本人群熟制猪肉食用情况

2.3 熟制猪肉在家储藏及加热情况

过去1年在家食用过熟制猪肉的样本人群中,熟制猪肉食用前冷藏率为37.9%,其中城市47.7%、农村25.7%。食用前加热率为50.2%,其中城市54.8%、农村44.4%。加热时间中位数为10.0min,其中城市为8.0min、农村为10.0min(表3)。

表3 熟制猪肉在家储藏及加热情况

2.4 熟制猪肉食用前加热方式

熟制猪肉食用前加热方式主要为炒,占52.2%,其中城市主要为炒和微波炉加热,分别占47.4%和27.6%;农村主要为炒和蒸,分别占59.5%和25.2%(表4)。

表4 熟制猪肉食用前加热方式(%)

3 讨论

在我国,威胁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即使是在发达国家食品流通“冷藏链”普遍实施前提下,食源性疾病还是不容忽视。即食熟肉制品是一类无需加热处理便可在出售地点食用的食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在制作和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加工、贮藏及销售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食品种类之一[1]。我国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均以猪肉为主,尤其是西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2]。其中,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67%;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61%;主产区农村居民猪肉的消费比重更高。李同斌等[3]调查发现,我国肉类消费以生鲜肉为主,热鲜肉和冷冻肉消费量约占市场份额的90%左右,即食熟肉只占约6%。然而,近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即食食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即食熟肉制品所占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广泛出现在百姓餐桌上,其中熟制猪肉制品为我国居民广泛食用的即食熟肉制品。

单就熟肉制品来说,只要是严格规范操作,通常不会有致病菌存在。我国熟肉即食食品传统的制作方式,如卤肉、酱肉、烧鸡、烤鸭等,都会将原材料加热到100℃以上,致病菌存活几率很低。即食熟肉制品在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常导致微生物二次污染,如在10~60℃的环境条件下,细菌极易繁殖,其中也包括致病菌,因此,对熟肉制品的保存条件有严格的要求。熟肉制品常见的微生物类群有细菌和真菌,如葡萄菌、微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属、毛霉菌属、根霉属及青霉菌属等。另外,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污染食品种类较多[4],熟肉制品及水产品等均易受该菌污染,无论夏季还是春秋季,如果将熟肉制品放置在室温下,单增李斯特菌将呈几何倍数快速增长,在冷藏温度下也能够生长繁殖。所以,低温冷藏不能灭菌,但是可以显著降低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通过一般的加热处理,即可有效杀灭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5]。

本文就熟制猪肉食用情况及储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研究样本人群中熟制猪肉食用率为56.5%,熟制猪肉在家冷藏率仅为37.9%,其中城市47.7%、农村25.7%。食用前加热率为50.2%,加热时间仅为10min。熟制猪肉食用前加热方式主要为炒,占52.2%,其中城市主要采用炒和微波炉加热方式,农村主要采用炒和蒸的加热方式。由此可见,熟制猪肉冷藏率及食用前加热率均较低,即使加热,加热时间均不够,其中城市仍有一定比例采取微波炉加热的方式。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建议购买熟肉制品时,需选择食品新鲜、信誉较好的商家;买回家后,如不能立即食用,需冷藏保存,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食用熟肉制品前应充分加热,以蒸、煮半小时为宜,不建议使用微波炉,其原因是微波炉加热方式容易导致食物加热不均,有可能出现一部分过热,另一部分温度又不够的情况。◇

[1]姬瑞,曹慧,徐斐,等.即食熟肉制品中主要致病菌的风险排序[J].食品科学,2015,36(11):197-201.

[2]潘耀国.中国肉类消费全景图和大趋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6.

[3]李同斌.中国肉类加工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J].食品科技,2005(6):8-10.

[4]Gombas DE,Chen Y,Clavero RS,et al.Survey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ready-to-eat foods[J].J Food Prot,2003,66(4):559-569.

[5]裴晓燕,郭云昌,李宁,等.2012年中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概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1):25-27.

[6]王芸娟,马骥.消费者主要动物源性农产品的安全认知及风险来源分析 ——基于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消费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4):43-47.

猜你喜欢

食源性致病菌冷藏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船用冷藏装置控制系统的重新设计及应用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老年人唾液中四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特征分析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再谈冷藏保温车:市场已升温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