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墨斋砚边絮语

2018-03-22杨文浏

中国篆刻 2018年3期
关键词: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气韵

杨文浏

1971年生,安徽长丰人。现工作于安徽省长丰县党史研究室,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安徽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中国书协第四届“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

近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篆书展等20余次,获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首届中国普洱茶乡全国书法展优秀奖,全国首届行书展提名奖,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并荣获“兰亭七子”荣誉称号等。先后于合肥亚明艺术馆、河南洛阳白马寺、山东临沂、浙江钱君匋艺术院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 余以为笔墨之道,笔居前,墨居后。作书当先究笔法,笔致绚烂,书之风神气韵自现。练武人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书法亦然。若聚墨成形,徒具其貌,不见用笔,则沦为墨猪、涂鸦矣。遂笔法乃墨法、章法之基,有笔则墨呈五彩,无笔则非书矣。

◎ 书之要义,格调为最。若格高调雅,虽法度稍逊,因具不俗之格,赏之仍清人耳目,沁人心脾,提人境界。古人曾言:“只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瘦可增肥,然俗不可医。”黄山谷亦言:“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若书格低调俗,徒具手上功夫,仍等而下之。

◎ 近年作书,愈见虚处妙用。邓完白云“计白当黑”。书之白,如乐之休止符,虽无声而衬有声、胜有声矣。若书均匀排列,节奏如一,则必气息淤塞,血脉不通,索然无味矣。遂学书当留心古人,若大令、八大墨迹常加考察,实处扎实,虚处空灵,则意趣迭出,境界超然,自会超拔流俗。

◎ 论书语间,时见气息畅达、骨气洞达、气韵生动、体气高妙诸语。余琢磨之,渐悟传统文化“气”之位置。若阴阳二气、正气、元气、真气、骨气、争气、打气、解气、泄气等等,皆一“气”字了得。世人亦尝言“人活一口气”,书法亦然。然气自何来?当以人之气述诸于书,以笔生,以墨生,以势生。惟得笔墨要义,心手合一,方可体气高妙,气韵生动。若书乏气,则必徒具形貌,黯然无神,沦为下品矣!

◎ 习书与作书当反其道而行之。习当由微至宏,先究笔法基础,后及墨法、章法,小处着意,细处求工,聚沙成塔,高下自见,小不具而大难成。作当由宏而微,先谋篇而后布局,大处留意,小处落实,虚实相生,可尽情性矣。

◎ 写字,写为先,字居后。写,当为书写、写意,寓法则、速度、性情,字则气韵自出;若非写而画,而描摹、打印,则定僵直、机械、无神,状如算子,了无意趣,亦违背中国传统文化之心性表达,沦为字匠矣。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节录(“雲”应为“云”)

苏轼《喜雨亭记》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古诗二首(“山谷”应为“山光”) 

题画诗二首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刘 胜

别署长风阁主人。1976年11月生于广东雷州,199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作品入展获奖:

首届“美联”广东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优秀奖

“西泠印社”全国首届艺术节楹联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

“袁崇焕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广东省第十二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银奖

广东省第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

第五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

首届“凤凰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广东“双拥”书法篆刻展三等奖

广东省首届“南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

叶丽洪《常平盛景》

猜你喜欢

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气韵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周剑初五体书法半百展
“气韵非师”辨
周少剑
周少剑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北京召开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浅谈美学中的气韵生动
田中鹤
刘颖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