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3例北京媒体人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体适能调查

2018-03-22焦江肖焦玉芬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血管病高脂血症

王 莉,焦江肖,白 雪,付 静,焦玉芬,陈 蕾

(北京瑞华心脏康复中心,北京 100029)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城市为42.61%。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1]。高血压病、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吸烟、缺少运动、饮食不合理是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干预可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媒体人是我们国家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熬夜工作,生活极不规律,体力活动严重不足,加之饮食不合理,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率较高。本研究拟通过对北京媒体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了解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以警示媒体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提醒医务人员对该群体的关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11月对自愿来我中心进行现场体检的303例北京市媒体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男197例(65.0%),女106例(35.0%),年龄21~74岁,平均(47.2±9.6)岁。

1.2 方法

1.2.1 问卷内容

(1)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学历等;(2)生活方式:饮食、睡眠、吸烟、饮

酒量、运动量及运动时间;(3)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

1.2.2 现场体检内容

测量静息时血压,体重,身高,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体适能检查等。

1.2.3 判定标准

运动量6000步/d以下,且每周<5天为体力活动不足;普通人握力指数<50%为异常;肌力采用30秒椅子站立试验评估,平衡性采用单腿站立平衡试验评估,柔韧性采用座椅前伸试验评估,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50%为异常。

1.2.4 调查方法

303例媒体人于体检前在护士指导下首先完成问卷,然后进行常规体检。问卷录入由专人进行,并进行双人核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发放问卷303例,完整收回303例,应答率100%。

2.1 303例北京媒体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体力活动不足占比最高(37.3%),生活不规律、肥胖比例较高,分别是26.4%、20.1%;吸烟率为16.2%,显著低于国人平均水平;高血压患病率19.8%,与国人平均水平相当;糖尿病患病率6.9%,低于国人平均水平;高脂血症患病率21.8%,明显高于国人水平。男性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体力活动不足和睡眠差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见表1。

2.1 303例北京媒体人心血管病行为因素调查结果

青年人体力活动不足比例最高(30.8%),其次是生活不规律(24.3%),中年人相似,体力活动不足和生活不规律比例最高(37.1%、25.9%),而老年人睡眠差的比例最高(27.6%)。不同年龄段心血管病行为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303例北京媒体人心血管病生物学因素调查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增加,不同年龄段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病人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303例北京媒体人体适能调查结果

303例北京媒体人体适能较差,特别是握力和柔韧性,分别占31.0%、64.4%。男性柔韧性最差,女性握力最差。见表2。

表1 303例北京媒体人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表2 303例北京媒体人体适能异常结果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与日俱增。其中饮食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上游危险因素,可导致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只有控制好上游危险因素,才能实现对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中游危险因素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最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

本组资料显示,北京媒体人群体力活动不足比例最高,特别是年轻女性高达57.7%。而且,生活不规律、肥胖比例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与国人平均水平相当,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国人平均水平,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国人水平。这是由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尽管他们健康意识高于普通公民,但对生活方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聚餐多,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摄入多,吸烟,熬夜频繁,睡眠差,以车代步,工作繁忙、电脑前久坐少动,久而久之,体重逐渐增加以致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大大增加,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人群中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约33%归因于高血压病,30%归因于吸烟,10%归因于高胆固醇,3%归因于糖尿病,24%归因于其他因素[4]。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体力活动不足和睡眠差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这一结果表明,男性媒体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女性更为突出。因此,对于男性患者而言,彻底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更为必要。

资料表明,不同年龄段心血管病行为因素有显著性差异。中青年人明显体力活动不足,其次生活不规律,而老年人睡眠差者比例最高。提供健康教育和干预时,需重点针对中青年人运动、生活方式、老年人睡眠等,有的放矢,将事半功倍。

本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增加,不同年龄段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病人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针对老年人不仅注重生活方式改善,而且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握力每减少5 kg,心血管死亡增加17%,心梗死亡增加7%,中风死亡增加9%,糖尿病死亡增加3%[5]。较高的体适能水平可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率,还可降低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骨折、结肠和乳腺癌及胆囊疾病的发生率[6]。本研究中北京媒体人的握力和柔韧性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平素上班时电脑办公,久坐不动,下班后体力活动不足,肌肉适能下降造成,如不改变现状将对身体健康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纳入的303例北京媒体人中,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较高,特别是体力活动不足、血脂高、体适能降低突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希望他们自身高度重视,行动起来,有必要进行定期健康教育和体检,做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早发现、早干预。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7).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J].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J].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 10:12.

[3] 任 洁,赵 冬.重视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91-692.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J].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 1061-1071.

[5] DP Leong,KK Teo,S Rangarajan et,Prognostic value of grip strength:fingdings frome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study Lancet 2015,386(9990):266-73.

[6]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王正珍.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九版北京市: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心血管病高脂血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的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研究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