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018-03-21车瑞芳

甘肃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自信心师生关系

车瑞芳

【关键词】 小学;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学习兴趣;自信心;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099—01

高效课堂的追求是随着传统教学方法的颠覆,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进入教师教学思想,深入教师教学理念的。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力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积极互动,形成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同时,让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高效、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才是高效课堂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最直接的一员,所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想上一堂高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是少不了的。课前准备包括熟悉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制作课件,想好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应适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等。当然,还有教师的心理准备以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比如,在给六年级学生上《我的成长记录》这一美术课时,笔者为了引导学生共同追忆经历的场景,帮助学生搜寻创作题材,课前就精心收集了这些年来学校组织师生開展各种活动时拍的照片。同时,为了营造特殊的课堂氛围,也收集、整理了一些歌曲,如《期待再相逢》《毕业歌》等等。有了这些丰富的教学素材,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我们学习任何东西才会有主动性,才能充满热情地去探索、去钻研。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从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都知道兴趣教学法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并用幽默、风趣的艺术语言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学生内心深处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就要在教学中努力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只有建立起了自信心,学生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动力,学习才能变得有目标,效率才能相应地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在有意无意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勇于积极回答问题,勇于和笔者交流。比如,笔者在一节美术作品的展评课上,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千变万化的帽子》展评环节,笔者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再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对自己作品不太自信的学生,于是夸奖该学生作品线条优美、流畅、一气呵成,画面干净、整齐,创意别具匠心等等。该学生听了笔者的评价虽然一语未发,但是能看得出来他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可见,通过适合、合理、有效的评价,不但能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作品,也能从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引起注意,进而改正。同时,经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建立了强烈的自信心,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推进器”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构建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关键要努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遵从新课程倡导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实现高效的教学要求。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适时启发、引导学生,适时后退聆听,给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让学生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向教师请教,和教师交流,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自信心师生关系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