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对策
2018-03-21丁娜
丁娜
摘 要 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成熟,不断应用到广播电台等领域中。但广播电台网络运行中,通讯安全问题日渐显现,急需要加强数据输送管理,实时而安全输送海量信息数据,确保广播电台节目安全播出,促使广播电台具有较高的实时运营效益。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广播电台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技术。
【关键词】广播电台 网络数据 安全传输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浪潮中,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不同行业领域谈论的火热话题。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广播电台网络数据传输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广播电台要借助安全传输技术,优化网络数据传输环节,随时动态传输一系列信息数据,提高信息数据准确率,科学开展日常各项工作,科学制作并播出不同类型的广播电台节目,有效满足地区各层次大众客观需求,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1 广播电台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技术
1.1 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信息数据呈爆发式增长趋势,急需要提高信息数据传输有效性、实效性,也包括信息数据共享呈现。@radio采集-主持双系统是一套打通广播直播室与互联网数据交互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在互动广播管理系统的互动管理里添加采集任务,创建微信、微博等信息资源,能为编辑、主持人、播出系统提供有价值、丰富、实时、安全的互联网数据,能让频率栏目组通过快速编辑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处理、编辑、利用,并形成安全有效的节目内容再随节目播出。但@radio易播播出系统上线以来,出现各类问题,易播服务器服务停止,主持人无法看到导播切入热线电话等,急需要科学解决@radio采集-主持双系统运行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广播电台可以将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应用其中,实时合理配置隔离装置,安全传输内外网一系列信息数据,确保数据查询业务顺利开展,促使传输的信息更加安全、合理。在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作用下,广播电台需要根据运行情况,科学选择传输信息数据的具体方式,以用户权限为基点,利用外网优势,及时传输内网信息数据,内网再进行信息数据传输,弥补传统网络运行中信息数据传输方面的缺陷,发挥不同网络作用,顺利传输并共享各方面信息数据,降低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率。在应用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中,广播电台要确保内网、外网二者处于良好的隔离状态,避免运行中的网络系统不断感染病毒并受到攻击,避免扩散、传播恶意代码,科学采集并传输各方面信息数据,共享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数据,科学开展节目录制和播出工作。在此过程中,如果在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作用下,网络隔离状态持续不变,广播电台工作人员需要将内外各网络间连通隔离开,也包含传送网络协议,便于运行中的广播电台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多样化优势。工作人员要实时优化应用其中的网闸技术、网桥技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用性,确保在隔离传输内外网海量信息数据中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此外,在日常运行中,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要实时准确把握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点,即对安全信息数据的确定。在内外网隔离传输作用下,文本、音频是数据传输的重要形式,以文字为主的文本数据大都不存在潜在的病毒、恶意代码,可以借助文字信息编码优势,随时检测出存在病毒的文本,也包含来自恶意代码的各类攻击,促使网络运行中文本形式下的数据更加准确、真实。就音频类型的数据来说,在应用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中,广播电台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影响音频数据安排的一系列因素,采用人工方法,模拟音频对录形式,科学转换音频代码,可以借助相关理论,比如,人耳心理声学知识,以音频信息为基点,科学开展编码工作,也可以根据音频特殊化性质,科学转换音频信息,以编码的形式呈现出来,避免传输的信息数据携带病毒,恶意代码进一步扩散,确保传输的信息数据安全,顺利实现多方面信息数据共享,充分展现广播电台信息数据多样化价值。
1.2 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
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过程中,广播电台也可以将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作用其中。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要客观分析信息数据传输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优化利用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必要的加密处理,科学转换文件数据格式,形成全新的代码,实时保护制作和播出节目中所需的重要信息数据,避免传输中的重要信息数据被截取或篡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网络安全问题解决中,工作人员要将数據加密技术巧妙作用到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规范的加密处理,随时防控终端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避免计算机系统设备频繁受到病毒攻击,采用隐性保护方法,实时保护计算机文件,促使运行中的计算机网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科学传输广播电台日常运行中产生的一系列信息数据。在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作用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具体运行情况,优化利用DES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合理解决网络运行中的安全问题,最大化提高信息数据传输安全性与实时共享程度,促使日常各项业务可以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广播电台要注意网络病毒,高效维护全台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确保办公网络畅通。广播电台每天都要安排专业人员检查@radio易播、电话录音、IMC主备、文件共享、慢录调听、稿件编审、摄像监控等服务器,巡检并维护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及楼层交换机等,确保直播活动顺利开展,比如,“广播之星评选活动半决赛”、 都市广播的“艺术团成立暨汇报演”。
2 广播电台网络数据安全传输对策
2.1 强化数据安全传输意识,构建全新的安全防范制度
在日常运行中,广播电台要客观分析多方面影响因素,根据日常各项业务开展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采取多样化手段与平台,实时宣传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的重要性、必要性等,引导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学习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理论知识,强化数据安全传输意识,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科学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数据安全传输。在此基础上,广播电台要根据新时期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方面的重点、难点,构建全新的网络安全防范制度以及体系,借助制度之手,科学开展网络防范工作,及时发现网络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隐患问题,科学处理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薄弱环节的管理力度,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避免传输的重要数据被泄露、篡改。
2.2 做好病毒防治与检修维护工作
在日常运行中,广播电台要将网络数据安全传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优化利用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技术的同时,要将病毒防治以及检修维护工作落到实处。在广播电台要客观分析影响网络安全运行的重大因素—病毒,强化岗位工作人员病毒查杀意识,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必要的病毒查杀,及时修补漏洞问题,有效防止网络在传输各方面信息数据中频繁受到病毒攻击。同时,广播电台要做好检修维护工作,要根据网络数据安全传输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以往出现的各类网络安全问题,明确各阶段检修维护内容,要求检修维护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检修维护方法,科学检修计算机系统设备,合理处理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避免设备引发故障问题,影响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在此过程中,广播电台要根据日常检修维护情况,定期更新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整体性能,促使应用到网络信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多样化作用,优化利用海量的信息數据资源,实时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广播电台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广播电台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优化利用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隔离传输技术等,优化网络数据安全传输管理制度、手段、方法等,营造良好的内外数据安全传输环境,科学处理各类安全问题。以此,科学防范网络运行中的各类风险,避免网络不断受到病毒攻击或者入侵,防止恶意脚本、代码的传播等,促使网络系统处于稳定运行中,随时传输信息数据,促使广播电台日常各项业务开展有序开展,提高广播电台运营效益,促进新时期广播电台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洁明,史建宜,李硕征等.基于CAPICOM和IAIK的信息安全传输系统[J].计算机科学,2013,40(z2):184-187.
[2]戴励,陈国滔,李剑平等.跨网络、跨系统、跨业务交换的全程文件化互联互通交换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07):88-91.
[3]梁思远,李斌.局域增强系统中VDB发射电台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与实验[J].现代导航,2013(02):84-88.
[4]陈海.广播发射台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二)——串口复用器设计[J].电声技术,2011,35(08):73-78.
[5]王民川,张玉超.网络数据传输多路径优化选择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7,34(06):179-182.
[6]张志强.基于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数据服务研究[J].电子制作,2015(01):109-110.
作者单位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