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及设计

2018-03-21李力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期

摘 要 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课程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而高校机房对于教学的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高校机房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凸显高校机房自身的价值与效应,对此文章主要对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校机房 开放式机房 集约管理模式 开发与设计

高校机房作为重要的教学设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效果,对此在实践中要想保障各项任务的稳定开展,必须要对高校机房管理系统起到足够的重视,对此文章主要对高校机房的管理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1 高校机房的传统职能与发展

高校机房传统管理方式就是在机房管理中,通过专业的教师与人员对其机房设备和上机人员进行管理、网络软件的安装和机房的安全监督及清洁等,对机房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与处理,进而保障教学的正常开展。传统的机房管理模式,就是对整个设备进行系统的统筹、对机房故障对其进行及时分析与排除,进而提升其整体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机房管理模式任务较为繁杂,种类也较为繁琐,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从整体上来说,高校机房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教学不断增长的专业需求,阻碍其发展的弊端主要表现如下:

1.1 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在现阶段的高校机房管理模式中,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也是一项较为显著的问题。多数的高校机房都是通过分批投放的方式对其进行资源配置,此种方式投入的周期相对较长,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直接降低了高校机房的使用效果,高校机房的硬件、软件等配置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的教学需求,同时一些学校在机房的联网过程中,多是通过局域网进行连接,也极大地降低了机房的有效应用范围。

1.2 应用环境相对较为复杂

在现阶段的高校机房中开展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对计算机的管理设置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分工,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在整体上来说高校机房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直接增加了学生的操作难度。

1.3 计算机的监管与维护相对困难

传统的机房管理模式中,计算机维护效果相对较差,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正常应用。虽然在整体上来说是通过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维护,但是覆盖面积相对较小。教师无法及时制止学生各种违规操作方式,一些人为的破坏方式也直接的计算影响了维护工作的开展,此种方式在实践中会直接的降低计算机的维护效益,降低学习效果。

2 现代机房的基本作用

在信息时代,开放式的机房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高校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2.1 高校開放式机房概述

可以从管理角度以及技术角度对开放式机房进行诠释。从管理角度来说,开放式机房就是无需管理员现场管理,学生自主上机操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同时,其并不受到开放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的学习。而在技术角度来讲。开放式机房管理就是可以通过扩充方式开展的公用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利用校园网络或者局域网,通过低配置的微机作前台工作,利用高性能的PC机构建后台数据库,进而实现对各个机房电脑高效率的系统管理。

开放式机房在实践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同时也可以承接国家级和省市的各类考试 如全国四六级英语口语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省级行业考试如邮电系统业务考试等;学校的普通话测试、计算机专业考试等。

2.2 开放式机房的管理重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开放式机房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对此在实践中要想提升开放式机房的有效性,就必须全面分析开放式机房的工作特点,抓住重点要,解决困难和问题。

(1)解决机房设施缺乏安全性的问题。安全性是开放式机房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一卡通”的数字化方式,提升开放式机房的安全性,通过门禁系统,确认学员的身份,进行自主识别缴费属性,以加强对进入机房人员的控制。同时校园卡也可以对学生的上机时间、机号等进行记录,通过系统设置的方式限制计算机的应用,进而避免滥用计算机的问题出现。

(2)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技术对其开放式机房进行系统的管理,将机房分为中心机房以及公共机房两个部分内容,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设置服务器以及防火墙等相关设备。同时通过互联网络技术、云桌面技术,进行资源的获取,通过服务器接口与云计算中心的交互,就可以完成用户信息的注册与登陆,进而保障用户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录到云计算机中心之后,云计算中心就会基于用户的具体操作对其进行系统的判断分析,基于其操作的不同方式进行云计算中心的处理;在用户申请不同的软件、硬件以及相关存储信息服务的时候,使用用户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申请对应的服务、应用以及资源获取;可以基于用户的基本需求对其进行资源以及计算机能力的优化与完善。用户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云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统一的部署;同时,在云计算环境之下,能够及时发现并屏蔽个人计算机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把对其他在线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甚至能够做到毫无影响。

3 高校机房管理功能的发展

在传统的高校机房管理过程中,都是通过传统的手工登录方式对其进行管理,此种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对此在实践中要想提升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开放式机房,就必须要通过集约管理系统(Computer lab intensive management system)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集约化管理系统就是为解决开放式公共机房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我们设计开发了机房的集约化管理系统(CLIMS)(见图1)。涵盖上机人员的信息采集、机房计算机统一管理(如开启-关闭)及点对点分控管理、人员登录、机位确定(自动或指定)、数据汇总、统计输出等一系列前后台管理及统计功能。

3.1 高校机房管理功能

(1)系统的账号认证。对学生的上机账号、密码通过计算机中心对其进行统一的分配,在进行上机操作过程中,要输入正确的上机账号与密码,然后在通过服务器验证之后进行上机操作;在高校开展各种对外活动的状况下,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模式,在无需用户账号与密码的状况之下也可以进行登陆。

(2)学生在下课关机后,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对设定的缴费属性使用人自动进行计算费用,反馈信息至CLIM进行统计并且发出提示;

(3)可以通过系统对其进行设置不同的上课时间与具体的开放时间,再通过系统对其进行自动的切换执行操作;

(4)做好上机日志记录,为工作人员的查询以及统计提供参考。

3.2 CLIMS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在对机房管理系统设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基于机房的实际状况开展,要提升对以下几点的重视:

3.2.1 网络信息的稳定性

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定的时延问题,这种问题很容易导致信息以及数据的丢失问题,这无疑给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机房管理系统中应用了互联网络以及云计算等远程的管理功能,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强化信息传递系统速度的重视,保障其整体的安全性。

3.2.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作为整个信息保存的关键场所,在实践中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也直接的影响到整个数据信息的访问速度与效率。对此在实践中进行数据库信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数据信息的一致性;保障其具有一定的冗余性,进而减少查询动作,提升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提升系统的快速反应;合理的选择数据的信息类型,减少其整体的存储空间;提升运算的效率;实现其远程操作的同步化,进而在根本上保障各项数据信息的正常合理应用。

3.2.3 系统反应速度

系统的反应速度主要就是学生的登陆速度、浏览的网页速度、信息的实际传输速度、服务器中相关信息的实际反应速度等内容。系统反应速度直接影响其整体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3.3 服务器端的设计

服务器端就是要满足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要对客户端进行系统的判断,在对数据库的服务器进行访问之后,反馈相关信息结果到客户端中,其主要的设计功能主要如下:

3.3.1 服务器教师端的设计

设备管理模块,就是可以要提供一些对设备信息的添加才操作、修改操作、综合查询、设备维护管理操作以及统计与查询、设备报废管理以及各项信息的查询以及清理等相关功能。

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就是为课程信息、实验项目信息等相关内容的添加操作、修改操作、删除操作、查询与打印操作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等操作。

报表管理模块,主要就是设备中各种信息报表、实验教学报表信息的管理,为客户的查询以及打印提供帮助。

系统设置模块,此模块只有通过系统管理员才可以应用,涵盖了管理员的设置、数据库清空管理、数据库信息的远程备份等相关操作内容,而管理员设置主要涵盖了普通用户的权限设置、普通用户以及相关系统用户的信息添加以及删除等操作;数据库清理就是在实践中及时清理各种过期的信息内容,而数据库远程备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性,在客户端备份的一种方式。

用户设置,为用户信息的构建、修改以及各种信息密码的更换、转换用户信息角色、删除用户等相关功能。

数据库操作模块,可以真正的实现服务器端口配置系统的数据库信息、数据库备份以及数据库信息恢复等相关功能。

客户端监控,可以通过远程監控的方式对客户端的运行状况进行系统的了解,监控客户端的实际链接状况,进而及时查看具体的应用时间、具体的费用以及相关账户信息余额等相关内容。

管理员登录模块,设置了两种模式的管理员账户的登录以及注销。

帮助模块,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帮主模块对其进行信息的查询,进而解决问题。

3.3.2 客户机学生端(门禁端)的设计

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客户机学生端是一个相对较为独立运行的系统模式,考虑开放式机房的管理特点,在实践中采用一机管理模式,其主要设计如下:

在教师机上采用“登录—管理”的一机化(亦可在机房进门端设置一台微机作为客户机),实现上机用户集中登录、下机自动注销。学生在客户端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刷卡、手工录入或面部识别等方式登陆,系统自动指定使用者的上机机位,应用计算机开展信息的查询与操作,进而完成上机情况统计或费用的结算。

上机情况统计、费用查询以及监控模块,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信息查询功能,就可以对自己的上机时间、费用等相关状况进行查询,整个监控模块具有透明性的特征,主要就是通过服务器端对客户端进行控制。

4 原程序编译片段

CLIM部分原程序如下:

namespace 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

{

publicpartialclassForm_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 : Form

{

publicstaticSDND_系统公用定义Class SDND_Common = newSDND_系统公用定义Class();

publicList<网络设备Type> 当前系统设备;

public Form_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

{

InitializeComponent();

SDND_Common.Init系统变量();

SDND_Common.InitSystemWorkground();

SDND_Common.GetCurrentSystemWorkground();

SDND_Common.ReadAndWrite账户信息("Read", ref SDND_Common.账户信息);

}

privatevoid Form_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Text = Form_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SDND_Common.设备标题 +

"【" + Form_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SDND_Common.操作员.人员.姓名 + "" +

DateTime.Now.ToLongDateString() + "" + DateTime.Now.ToLongTimeString() + "】";

SetWorkWindowsEnabled(true);

CloseActiveWindows(null);

InitmenuStrip_菜单(false);

SDND_Common.Init当前系统设备(ref 当前系统设备);

Form_设备管理.Init控制设备(当前系统设备);

Form_设备控制.Init控制设备(当前系统设备);

}

……(省略)

5 结束语

高校机房的集约化管理是構建开放式机房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今后高校计算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基于高校机房的实际管理意义,综合实际状况,不断地完善优化集约化管理的实践工作,对其进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进而在根本上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众.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机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江西财经大学,2016.

[2]谷丰.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刘海萍.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李力强(1960-),男,山东省泰安市人。实验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东省泰安市 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