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共享相册的应用研究

2018-03-21谭鑫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工智能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手机拍照功能日益普及,出现了三类典型的照片分享场景:与被拍者分享、与同行者分享、与新朋友分享。针对现有相册应用在照片分享时的局限,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本文提出基于人脸识别的照片一键共享,多人聚会相册的智能分类管理,和基于关系链的跨圈子照片传播等技术方案。在照片分享的多种场景中,该方案均能有效减少人工参与的环节,显著提升分享效率。

【关键词】照片分享 相册应用 社交网络 人工智能

在数码相机出现之前,照片以胶片形式呈现,主要用于记录家庭生活。照片往往属于私人物品,存放于家庭相册之中,其传播方式和范围都十分有限。2002年,诺基亚推出的7650是国内市面上的首款内置摄像头手机,不仅可以拍照,还能通过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消息服务)将照片传送给朋友们。从此,手机摄影及其照片分享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随着手机摄像头与照片修饰软件的增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更加迎合了数码照片的传播。人们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照片,这种新兴传播方式与传统相册截然不同。分享,才是照片的使命。

1 现有相册应用在照片分享时的局限

随着手机拍照功能的日益普及,出现了三类典型的照片分享场景:

(1)与被拍者分享:当拍摄的对象有人物时,往往需要将照片“传递”给被拍者;

(2)与同行者分享:在多人聚会时,往往需要与同行者“共享”彼此拍摄的照片;

(3)与新朋友分享:在展示自我特长时,往往希望将照片“传播”到更多的新朋友面前,通过照片结朋交友。

针对以上三类场景,下面分析主流相册应用的各种局限。分别包括苹果iOS系统相册、忆年云相册,和微博相册。

1.1 系统相册

iOS作为当前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其自带的系统相册功能强大:人物、回忆、自拍、地点等相簿,都极具创新性。其中,人物相簿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可在这个专门的相册里看到自动识别出的人物。回忆相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照片库的分析,根据一些特殊时刻或人物生成一个精选集,包含有聚会、旅行这类短时间内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场景。然而,iOS系统相册在与被拍者分享、与同行者分享、与新朋友分享等三方面的局限如下:

iOS设备拍摄的照片,可通过AirDrop与拥有iOS设备的被拍者,进行一对一的照片传递。若被拍者使用Android或其他平台的移动设备,则无法传递,必须借由第三方的通信工具才能完成。

iOS相册,自身不支持多人聚会时,与同行者的照片共享。

iOS相册,自身不支持基于社交网络的照片传播,无法扩散到更多的新人群。

1.2 忆年云相册

忆年云相册是一款当下热门的照片应用,已获评微信小程序首期数据TOP10,支持家人、同学、朋友间的照片分享。用户可根据任意主题创建相册,与不同圈子的用户,以私密群空间的方式共享照片。然而,忆年在与被拍者分享、与同行者分享、与新朋友分享等三方面的局限如下:

通過私密群,忆年可实现与被拍者之间的照片传递。但是,需要手动选择每一位被拍者,过程繁琐;因单次拍摄而创建一个私密群的成本也太高。

通过主题相册,忆年可实现与聚会中的多位同行者共享照片。然而,仅仅提供一个汇集所有照片的存储空间是远远不够的。通常,多人聚会的照片数量众多,忆年却不支持对汇集的照片进行自动化的分类,手动整理成本太高。

通过一键分享,忆年支持将照片发送给微信和QQ中的好友。可是,即便是优质的照片和内容,分享仍然局限在私密圈子内,没法结交到更多兴趣相投的新朋友。

1.3 微博相册

微博相册是新浪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相册里,可创建相册,轻松发布照片,方便与同学朋友分享快乐、感动和成长。然而,微博相册在与被拍者分享、与同行者分享、与新朋友分享等三方面的局限如下:

通过私信,微博可实现与被拍者之间的照片传递。不过,仍然需要一个一个地手动找到对应的被拍者,再分别一对一的传递照片,过程繁琐。

微博相册并未支持多人聚会时,同行者之间的照片共享。

通过关注,微博支持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分享照片。然而,微博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社交平台,用户将自己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熟人和网络达人的身上,很难留意到周围的陌生人。况且微博照片的转发频率,特别是针对一般用户的照片,往往都非常低,能够由转发带来的新增曝光度极低。

1.4 小结

针对手机照片的三类典型分享场景,剖析了当前流行的各类相册应用的局限。如表1所示:目前还没有一款,真正面向移动“分享”而设计的相册应用。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时代,抓准手机摄影与照片分享的用户行为特征,设计以“分享”为核心理念的相册应用,已成为当今读图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移动共享相册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

移动共享相册,是面向网络终端用户,在多种照片分享场景下的智能化移动应用。其跨平台特性,支持在苹果iOS系统,和谷歌Android系统上运行,所有照片均存储在云计算中心,如图1所示。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移动共享相册支持3类分享模式:与被拍者分享、与同行者分享、与新朋友分享。

2.2 与被拍者分享:基于人脸识别的照片一键共享

外出旅行、朋友聚会、家庭活动等场景,往往存在多人合影的时刻。从最简单的双人自拍,到多人自拍,再到为数十人拍摄合影……拍摄过程虽然都很简单,但拍完之后的照片传递,却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需要手动查找每张照片中的每一位人物,然后手动传递给每一位对应的朋友。

针对以上问题,用户迫切需要的是一项能够有效简化照片传递的自动化功能。基于人脸识别的照片一键共享,能够让拍摄者在不知不觉中,将照片传递给每一位被拍者。其核心机制包括:面向通讯录的人脸模型库,人脸图像识别,照片自动同步。

OpenCV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库,包含成千上万的算法,为各类计算机视觉应用提供通用的工具包,目前已支持iOS和Android平台。利用OpenCV自带的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可构建人脸模型库,并识别出照片中的人物。

首先,为通讯录中的每一位联系人添加10张头像照片,通过OpenCV的人脸检测和训练模型,建立各自的人脸模型库。

然后,每次拍摄合影照片时,一键开启人脸识别功能,后台程序利用OpenCVEigenfaces人脸识别算法,成功分离出合影照片中的每位成员。然后,结合人脸模型库,关联到对应的通讯录联系人。最后,将合影照片自动上传到云计算中心,并同步到各位成员自己的“拍摄分享”目录。由此,照片中的每一位成员,可通过移动客户端,将云计算中心里新上传的“拍攝分享”照片自动同步到本地。

总的来说,基于人脸识别的照片一键共享,可有效减少与各位被拍者传递照片的步骤,显著降低分享操作的成本,为拍摄者节约大量的时间。

2.3 与同行者分享:多人聚会相册的智能分类管理

多人聚会的场景,在大家身边随处可见。连续的聚会过程,少则几小时,多则数日,甚至更久。每一位同行者,都可以随机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拍摄不一样的镜头。多位同行者之间的照片共享已变得非常迫切,随之而来的海量照片的分类管理问题就更加突显。

针对以上问题,用户需要的是一项照片自动汇集与分类整理的功能。首先,基于云计算中心的照片自动同步,将每一位聚会成员分享的照片汇聚在一起;然后,基于人工智能的照片识别技术,将每一张照片按照内容的特征自动分类。其核心机制是,基于内容的图像识别与智能分类。

首先,需要一个后台的照片自动同步功能。每一位与会者,将各自拍摄的与聚会相关的照片拖拽到对应的聚会照片共享文件夹。通过云计算中心,自动将所有的照片同步到每一位与会者在本地的文件夹。同样,照片的分享者也可以删除自己已分享的照片,并同步删除每一位与会者在本地文件夹中的拷贝。除了删除以外,还支持对照片编辑之后的同步操作。

然后,最关键的是对海量照片的智能分类和自动管理。整个聚会照片文件夹,包含六类目录:时间线、地点、单人/双人/三人照、多人合影、美食、风景。除了时间线目录保存有全部的照片外,其他各类目录都只保存有相关类型照片的拷贝。所有的照片分类,均为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干涉。

(1)时间线:保存有全部同行者分享的每一张照片,并按照拍摄的时间倒序排列。通过本目录,可以看到整个聚会的完整过程,以及同一时刻从不同角度记录下的精彩瞬间。

(2)地点:符合JPEG标准的图片,除了记录图片压缩数据,还存储有拍摄参数信息EXIF(Exchangeable Information File,可交换信息文件)。EXIF信息包括有拍摄时的GPS参数,据此可以将同一地点附件的照片自动分组,结合拍摄时间信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地理位置路线图。该路线图,记录有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的各个地理位置的照片集合。

(3)单人/双人/三人照:基于OpenCV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机制,应用将自动检测出有人物的照片,并将包含1-3人的照片识别出来,再按照不同的人物组合,自动整理到相应被拍摄者的子目录中。

(4)多人合影:与单人照的人脸识别机制相同,应用自动识别出包含3位以上人物的合影照片,所有的多人合影照片都放在同一个目录。照片按照合影人数的多少递增排列,相同合影者的照片临近排列。

(5)美食:聚会活动,吃是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基于Food-101食品图像数据集,其中包含 101 类食物,每类1000张食物照片,再结合OpenCV的样本训练和图像识别机制,实现对照片中食物的自动识别,并将照片归类到一个单独的目录。

(6)风景:各种聚会,特别是带有旅行和出行的聚会,往往会有同行者拍下精美的风景照片。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 Based Image Retrieval,CBIR)无需人工参与,即可实现对照片图像的自动化分类。基于多特征的CBIR图像分类,其特征内容包括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应用根据这三大类特征,将风景照片自动分类为日出日落、海洋、瀑布、山脉、花草等,并将各类照片保存到单独的风景目录。

总的来说,多人聚会相册的智能分类与自动管理,能够帮助汇聚所有同行者的照片,并按照多种有意义的方式分类组织。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整理时间,更有利于后续的翻阅与查找。

2.4 与新朋友分享:基于关系链的跨圈子照片传播

在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喜欢结朋交友的年轻人,还是寻找同好的各类兴趣爱好者,照片作为展示自我的媒介正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微信朋友圈封闭的环境,以及微博转发频率低的现状,致使用户拍摄的精美照片很难被更多的人知晓,也就很难通过照片拓展自己的社交关系网。

针对以上问题,用户需要的是一项能帮助照片在关系网中自动传播的功能。基于关系链的跨圈子照片传播,将分享的照片自动扩散到朋友的朋友圈,覆盖的人群成倍增长,以赢得更多新朋友的关注。其核心机制是:结合通讯录好友关系链和聚会成员集合两大模块。

如果用户分享的,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照片,那么只有自己通讯录中的好友可以看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圈。

如果用户分享的,是和一群人聚会时的照片,则会通过每一位聚会成员的人脉关系链,将照片传播到他们各自的朋友圈。朋友的朋友们,在浏览你们之间共同朋友参加的聚会时,一并接收到聚会中其他成员的照片。因此,以聚会为纽带,以照片为媒介,以关系链为支撑,即可轻松赢得更多的曝光,大幅提升遇见身边兴趣相投朋友的机会。

总的来说,基于关系链的跨圈子照片传播,能将聚会中每一位用户的照片,辐射到身边更多朋友的朋友圈中,赢得新关注,结交新朋友。

3 总结

随着手机拍照功能的日益普及,出现了三类典型的照片分享场景,设计面向“分享”的相册应用变得迫在眉睫。由此,本文设计了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的移动共享相册,其特征在于:

(1)与被拍者分享:基于人臉识别的照片一键共享,将照片的传递变成了自动化的服务,大大简化了人们传递照片时的繁琐操作;

(2)与同行者分享:多人聚会相册的智能分类管理,将同行者们共享的照片自动汇集并分类,使得后续对聚会照片的翻阅和查找变得简单;

(3)与新朋友分享:基于关系链的跨圈子照片传播,将照片在朋友圈的分享自动传播到多个朋友圈,显著提升了结朋交友的新机会。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时代的照片和相册,已经在“分享”的大潮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未来,随着摄影场景的进一步演变,相册也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金喆.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28.

[2]陈全, 邓倩妮. 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29(09):2562-2567.

[3]陶颖军.基于OpenCV的人脸识别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03):220-223.

[4]Lukas Bossard,Matthieu Guillaumin, Luc Van Gool.Food-101–Mining Discriminative Components with Random Forests[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4,8694:446-461.

[5]祝晓斌,刘亚奇,蔡强,曹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32(05):1-4.

作者简介

谭鑫(1999-),女,重庆市人。现为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学生。研究兴趣为移动互联网。

作者单位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高2018届40班 重庆市 400000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