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2018-03-21张彬

甘肃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听觉视觉培智

张彬

【关键词】 识字教学;培智;视觉;听觉;触觉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111—0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培智语文教学的重点。培智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不能同正常孩子一样进行常规的语文学习。研究表明,调动多种感官,可以利用更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更多的神经链接,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地存储下来。因此,通过对视、听、触等各感官的调动,采取各种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识字意境,将声音、语言、画面、视频等整合运用,能诱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一、视觉媒体的刺激,激发识字兴趣

1. 静态图片识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片可以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观,鲜艳的图片也容易引起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选取色彩鲜明、生动形象、易于培智学生认知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词语,再由词语认识生字。这样能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想象等方式,进行轻松愉快的识字活动,既加快了识字进程,也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动态影像识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智学生思维能力差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很难将看到的事物直接固化到自己的思维里,而奇特、动感的影像会强烈地刺激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冲动,从而强化他们的记忆。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字形和相关的事物形象联系起来,加深印象,丰富表象,促进记忆与理解。在一幕幕动感的画面中演绎出汉字的由来,学生既好奇,又感兴趣,这大大冲击了学生的视觉,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正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唤起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听觉媒体的刺激,感受识字乐趣

1. 在音乐中识字,有助于理解。奥尔夫音乐疗法在培智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也可将音乐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培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他们的听觉能力,达到识字的目的。如,在教生字“虎”、“鸟”、“龟”、“虫”时,教师先制作字卡,然后把四种动物分成“快”与“慢”两组,然后让学生听音乐《走与跑》,当听到快节奏时,学生就拿着“虎”或“鸟”的字卡模仿这两种动物跑或飞;当听到慢节奏时,就拿着“龟”或“虫”的字卡模仿动作。用这样的方式教学生识字,学生兴趣盎然,识字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 在言语中识字,有助于运用。生字、词语的运用,也是培智学生遇到的一大难题。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单独给学生展示某个生字能认得,可到了句子、短文中却不认识。让他们在言语中识字,聆听教师情感朗读,在优美的朗读中寻找学过的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在跟教师读的时候,体会句子的意思,巩固字词的认读;在自读的时候,体会句子的语感,固化字词的识记。而这一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也感受到学字词并不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爱上识字,识字效率也会提高。

三、触觉媒体的刺激,拓展识字领域

1. 触摸生活,培养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识字不应该仅仅限于课堂,尤其是对培智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拓宽识字渠道,提示他们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每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把与社会实践相关的字、词制成卡片,让学生带着卡片去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将手中的字、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事物上,并尝试在该物体上找到相应的字词;也可适时指导学生认读看到的标志、标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处处识字的习惯,必然会提高他们的识字量。

2. 触摸电脑,开拓虚拟识字空间。和普通学生一样,培智学生也喜欢电脑,玩电脑游戏、浏览网页、看影视剧,教师可抓住他们的这个心理,激励他们主动识字。在每周的计算机课上,让学生用手写输入法输入字词,并用这些字词写句子、编故事,教师将这些“作品”进行展评与修改,学生既加深了字词的认识,又欣赏了别人的作品,也提高了对字词的灵活运用。新颖的交流方式,给学生另一个交流空间,使学生将识字、阅读、写作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3. 触摸奖励,激发课外识字动力。获得奖励是培智学生最喜欢的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适时给予一定的奖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识字也将进入最佳状态。教师可预先设置奖品,并提出識字要求,凡能认下这些字的学生,都可获得奖品。学生们为得到奖励,会用心去记这些字,当拿到奖品,“触摸”到了成功,有了成就感后,识字的信心会大增,识字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听觉视觉培智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