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运用

2018-03-21聂志彪

甘肃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运用微课

聂志彪

【关键词】 化学教学;微课;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071—01

微课的高效利用为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活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使迷茫不知所措的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学习感受,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微课不可能完全取代化学课程教学,只是一个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课程高效化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用时短。一段微课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短时间内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弱化课程教学难度。与过去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前者极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二是精悍,简单地说是指教师讲解更为深化细致。首先,一段微课视频通常情况下都只讲授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依据视频讲述的知识进行预习,此教学形式会比课堂教学更为深入。其次,微课有效浓缩了课堂教学活动,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环节,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在过去课堂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教师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而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其知识。

(二)有效弱化知识难度,逐一击破学习难关。初中教育阶段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化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难以理解并掌握。在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够借助生活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解析,若是没有与之相关的生活经历,只是借助教师的语言描述,课程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这一课时,由于分子、离子都是学生肉眼看不到、触摸不到的物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第一时间对其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对于分子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困难。教师此时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分子不断放大,并为学生展示其独有的结构特点,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在前期设计微课视频过程中,没有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只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融入微课视频中,对视频中涉及到的知识没有进行标准的衡量。同时,还有部分化学教师还不具备熟练操作微课视频的能力,无法及时有效地利用此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而是错误地将ppt导入视频播放器中进行播放,其教学内容与传统课堂ppt教学没有任何区别。基于此制定出来的微课视频质量可想而知,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还极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虽然有许多教师尝试创新微课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理论与实践间不一致问题,导致其研究项目成果还不是十分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微课应用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运用

(一)从全局视角出发科学划分知识点,精心设置微课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强化课堂教学环节中微课与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在实际教学活动前,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提出的教育发展要求,运用连贯性的微课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设计微课视频前细致解析教材内容,将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划分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时,燃烧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已经具备许多促进燃烧及灭火的方法。基于此学情,教师需要利用微课将燃烧和灭火的方法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促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更多的期待,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微课教学的时效性。

(二)不断丰富微课教育内容。微课不仅可以讲述新知识,展示教学难点,还可以将其设置在课后环节,借助微练习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与课后练习间的结合,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可以有效利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不仅是展示知识的平台,还进一步展示教师的教育才能,教师需要理清教育思路,引导学生正确构建思维导图,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三)创新微课教学形式。在实际应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简单将微课划分为录屏式微课、手写板录制式及录像式微课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录屏式微课可以利用屏录大师等软件,配合多媒体教学技術进行集合录制,此微课教学形式比较适合物质分类、概念的区分等静态知识。手写板录制式微课则需要运用计算机的录屏软件,配合手写板进行集中录制视频。此种类型微课形式比较适合化学方程式的展示。借助创新微课使用方式,进而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运用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