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尔曼·拉什迪文本中的空间策略与杂糅身份的构建

2018-03-21王春艳

求知导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移位旅行

王春艳

摘 要:萨尔曼·拉什迪是印度裔英国籍作家,其跨文化的民族身份为其探讨印度民族身份的构建提供了多重视角。其在文本中所运用的空间策略对于摆脱英帝国统治独立后不久的印度人民对抗单一、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以萨尔曼·拉什迪后殖民主义小说文本中所采取的空间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说中主要人物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之间的旅行和移位探讨萨尔曼·拉什迪在文本中建构的杂交的文化身份以及其在文本中所实践的跨民族跨文化思维。

关键词:空间策略;文化本质主义;杂交性;旅行;移位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一、移位和“第三空间”的建构

印度裔英国籍作家萨尔曼·拉什迪是一位跨文化、跨种族的作家。他出生于印度,接受西方教育,由于长期旅居国外,拉什迪本人经历了和母国文化的断裂之痛。摆脱了英帝国主义统治并且获得民族独立的印度国家的民族身份也同样面临着重新建构印度历史文化身份的困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印度要建构一种能够涵盖多种位置性,跨种族、跨国界的新型的民族文化身份。“全球传播时代族性的多重位置性和文化的杂糅性也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多样化,因此,很难再用一种纯粹的国民性去涵盖和包容某一族群的身份政治。”[1]

国内外均有学者对萨尔曼·拉什迪文本中所探讨的杂交性身份和“第三空间”进行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试图从拉什迪文本中的叙事策略历史記忆等方面探讨印度民族主体身份的建构。一部分国内外的研究强调记忆在帮助印度人民整合破碎的历史身份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拉什迪试图在《午夜之子》中追寻这个无时无刻不在随着时间逝去的家园,试图梳理关于故乡的回忆,将它书写下来,恢复自己的过去。”[2]在萨尔曼·拉什迪的文本中,历史是一面后视镜,映射着过去、现在和将来。“小说家拉什迪具有非常成熟的历史意识。他心目中宽泛的历史是包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混合时间。”[3]

一部分国内外学者对萨尔曼·拉什迪文本中叙事策略进行研究,认为萨尔曼·拉什迪在其文学实践中运用了不可靠的叙事策略。这一方面的研究证明萨尔曼·拉什迪文本中的个体不可靠叙述通常与历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历史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而与此同时个人叙事的合法性得到增强。还有很多学者已经在拉什迪的语言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

这些研究表明,拉什迪在文本中试图通过将印度多种方言与英语结合混杂成为一体,从而在其文本中建构一个介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第三空间”。拉什迪在本本中创造了“洋泾浜印度语”,文本中不仅吸收了印度各地多种方言、印度史诗语言,还有出现于印度报纸和电影里的语言。拉什迪在作品中创设了一种后现代主义蒙太奇的语境,过去与现在时空交叠,不同历史画面和场景进行了拼贴和组合,各种语体风格的句子进行随意剪辑和组合使用,延伸了小说中的空间维度。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拉什迪文本中人物在空间上的迁移、移位进行研究,探讨拉什迪文本中所展现的印度人民在摆脱英帝国统治后走向独立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空间上的迁移、移位为印度人民对抗单一、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提供了有效的身份建构策略。

二、拉什迪《午夜之子》中的空间移位策略和杂糅文化身份的建构

独立后的印度人民面临着整合破碎的历史身份的任务,即面临着如何解决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身份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演变中持续和在持续中演变的过程,当印度获得民族独立进入后殖民主义历史时期,“单一、固定的传统文化身份已无法保持。由于是从一种文化走入另一种文化之中,传统自我身份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在移民身上被打破了,他们的身份再也无法固定。”[4]拉什迪文本中运用空间策略使主要人物在不同空间进行移位,通过这种策略,拉什迪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追求单一、本质主义民族身份的消极人物,这些消极人物为整合破碎的身份在不同的物理空间进行移位,而他们却不能摆脱由于过分强调单一、本质主义的身份而造成的身份的分裂和心理上的无位置感给他们带来的焦虑和痛苦。小说中撒里姆的祖父阿济慈就是这样一位在不同地域空间移位旅行,试图走出身份危机困境的消极人物的代表。撒里姆的祖父阿济慈从德国学医归来,他发现德国现代医学的德国现代主义对他的精神启蒙使他不能融入自己土生土长的古老的克什米尔文化。现代的西方科技的理性之光与狭隘落后并充满神秘主义的印度文明发生了冲撞,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导致了困扰阿济慈一生的印度民族身份认同的危机。阿济慈的一生穿梭于不同的地理空间,从克什米尔到安哥拉,从安哥拉到孟买,最后时常在梦中重新回到古老的克什米尔山谷,阿济慈试图突破地域的界限,重新整合自己破碎的文化身份,但是未能克服单一的和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小说中的主人公撒里姆也同样辗转于不同的地理空间,从孟买到巴基斯坦,最后又从巴基斯坦回到德里,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之间进行移位和旅行,这是撒里姆摆脱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主要尝试。

因此,移民、旅行、移位等行为是帮助印度民族超越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摆脱国家地域界限,实现文化身份的跨界和杂糅的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拉什迪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移位印证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反对西方主流文化霸权所鼓吹的优等/劣等、白人/黑人等二元对立的逻辑,主张民族间的对话与协商,解构了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化、过去/现在、中心/边缘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三、结论

拉什迪文本中的人物在不同的空间移动,追寻自己文化身份,印度人民试图在空间的移位中找寻自己文化身份。拉什迪文本中所建构的一系列由于身份分裂而承受焦虑与困扰的印度人民无法实现其破碎的历史身份的整合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度民族坚持纯粹的、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抵制西方文明或者完全摒弃印度传统。“移民都渴望融入新的社会文化之中,但母国文化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印度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印度民族在不同空间频繁移位是建构新型的异质杂糅的文化身份的尝试。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经济面临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各个民族之间将会开展更为频繁的文化交流,在此过程中,文化冲突的产生以及其对民族身份所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因而为适应目前的历史发展趋势,各个民族都必须摈弃传统的单一、本质主义的身份认同模式,在民族间文化冲撞与文化融合中重新整合本民族的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史安斌.“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和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J].民族文学研究,2004(3):9.

[2]管笑笑.一个孤独移民的家园想象——论《午夜之子》的家园书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6.

[3]杨仁敬,林 莉.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8.

[4]石海军.破碎的镜子:“流散”的拉什迪[J].外国文学评论,2006(4):12.

猜你喜欢

移位旅行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非多重集群音程循环算法与有限移位模式的拆分
关于Bergman加权移位算子的n-亚正规性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读编往来/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