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党建+扶贫”脱贫促党建
2018-03-21麦婉华
麦婉华
海南省琼中县素有“海南绿肺”、“三江之源”之称,是少数民族人口超过60%的“黎苗家园”。同时,琼中也是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地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据了解,琼中县近年来创新“党建+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带脱贫、以脱贫促党建的新路子。2017年8月,琼中县在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作《建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引领贫困群众精准脱贫致富》书面交流。2017年10月,海南省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琼中召开,琼中县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琼中县究竟是如何实践“党建+扶贫”模式的?另外,海南琼中“党建+”还有哪些创新?
建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数据显示,琼中县贫困人口从2012年4.32万人减少到4510人,其中2017年全县脱贫2346户9530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8%,贫困发生率从10.79%降至4.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095元和10840元,增长9.2%和11.6%,增幅分别排名全省第二和第一。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国务院督导组、省际交叉考核组的肯定,2016年度扶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海南省排名第一。
扶贫成绩与党建抓紧息息相关。据悉,琼中县委组织部在《建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引领贫困群众精准脱贫致富》书面交流中表示,琼中县确保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个个过硬的要求,培养造就党性强、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贫困村党组织书记。
因此,精准选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是关键。俗话说,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琼中县因村择优精准选配,实行“一村一策”,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中,选拔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实现44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100%“一肩挑”。其中,大中专学历的占39%,致富能手占64%,外出务工经商返乡的8人。
另外,琼中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贫困村“领头雁”和“种子”工程,注重把贫困村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贫困村干部、党组织书记,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村后备干部队伍。近年来,共培养贫困村后备干部313名,发展入党115名,有105名当选为贫困村干部, 21名当选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
精准选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后,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按需施训,精心培育,着力提高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带富能力。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成效。首先,村党组织书记要扎稳“执行政策”基本功,熟悉政策才能执行政策。由此,琼中县采取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集中轮训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学习中央、省、县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法规。
除此之外,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需要强化“履职能力”基本功。依托县委党校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有计划地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举办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2017年,围绕如何当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提高“双带”能力主题,选送全县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赴全国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等集中轮训,提升他们履职尽责的能力。
“党建+扶贫”需加强监督,严格考核
在琼中县湾岭镇的鸭坡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弟牵头成立蛋用山鸡、养蜂、黑棕猪3家专业合作社,带动27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这正是琼中县实行目标管理的方式。创新开展“三定三亮三评”活动,通过设岗定责、目标承诺、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引导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据了解,在实践“党建+扶贫”的过程中,从严管理,加强监督,切实锻造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务实作风必不可少。除了上述开展“三定三亮三评”活动外,琼中县围绕贫困村黨组织5个好67项标准,实行一年一创建、一年一复查,创建贫困村示范党支部12个,转化软弱涣散贫困村党支部11个。
实行底线管理。健全不合格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针对群众不信任与宗族宗派干扰、主观上不履行职责与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品质不好与工作经验不足等三种类型,明确不合格10种情形和四类处置办法,不断加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实行巡察管理。坚持预防和惩治并重,在海南省首创乡镇纪委纪律巡察交叉协作模式,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吃拿卡要拖”、农村“三资”管理等突出问题,派出巡察组重点对44个贫困村党组织开展多轮巡察监督。2016年以来,共查处贫困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件,涉及7个贫困村,处理14人,形成了有力震慑。
严格考核,强化激励,有效激发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内生动力。只有注重考核激励,才能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坚持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个人评先评优和奖惩挂钩,以考核传导压力。2016年以来,共调整、处置不合格贫困村党组织书记13名。
琼中县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表彰宣传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营造在脱贫攻坚中实干担当、奋勇争先的氛围。2016年以来,有7个贫困村党组织分别被授予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11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被县委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构建“三位一体”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建+扶贫”是琼中县实践党建创新经验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琼中的“党建+”还有更多亮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增进党内和谐,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孙喆表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琼中县构建“三位一体”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建立“三位一体”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包括建立完善党内激励机制、关怀机制和帮扶机制。
首先,琼中县建立完善党内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劲头。这包括:一是建立责任激励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一把手”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用制度保证党内各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积极创设活动载体,开展“主题党日”、“三定三亮三评”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明确党员岗位、落实党员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每年“七一”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表彰,形成典型引导、典型激励、典型带动的导向。同时,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对不履行党员义务、有损党员形象的不合格党员进行结对帮教转化,对帮教仍不见效者,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对于触及党纪党员,严格按照党纪处分有关规定予以处置。
三是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创新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每季度由乡镇对各行政村在脱贫攻坚、发展产业、党建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按所辖行政村数三分之一进行表彰,颁发流动红旗,给予每位村两委班子成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同时,琼中县建立完善党内关怀机制,实现党内人文关怀。这包括:一是建立定期慰问制度。定期慰问困难党员,是各级党组织保障党员权利的有效举措。每年“七一”和节假日,定期对患病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等进行慰问。建立党员管理分类台帐,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信息,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关爱之中。
二是建立谈心探访机制。探索完善“三必谈”、“五必访”制度,架起服务党员的“暖心桥”。实时掌握了解党员动态,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对流动党员采取确定专人定期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的办法,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三是探索建立党员关爱基金。实施党内“关爱工程”是发挥党内关怀、激发党员队伍正能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设立困难党员关爱基金,作为补充手段,在困难党员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低保、五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救助基础上,让党员能够得到党组织的帮助。
另外,琼中县还建立完善党内帮扶机制。一是继续实施联心富民工程。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四联三问”、县直机关联村帮扶、选派“第一书记”等活动,扎实推进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帮党建等“五帮”活动,切实发挥联村帮扶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真抓实干,力争帮扶一户、减贫一户、致富一户。
二是建立党内结对帮扶机制。落实好县委“十二个一批”,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整合财政、民政、农业等资源,对符合创业条件的农村党员,在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引导他们发展特色产业,创办个体实业,培养一批创业致富“领头雁”,发挥党员“双带”能力,通过结对帮扶、抱团发展,帮助困难党员脱贫致富。
党员驿站:“互聯网+党建+旅游”三结合
在构建“三位一体”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中,其中有一项是建设“党员驿站”,主要是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游客”为宗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服务。据悉,“党员驿站”与琼中的乡村旅游息息相关。近年来,琼中县在打造“奔格内”的旅游品牌。“奔格内”这一词是琼中乡村休闲旅游的代名词,它源于黎语,是“来这里”的意思。
而通过打造党员驿站党建服务品牌,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奔格内”乡村旅游的有机对接。如今,党员驿站不仅成为了党员干部活动、服务群众、农村经济发展的基层阵地,同时也是进山游客的旅游客栈,初步形成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旅游发展融合的服务体系。
2011年9月15日,潮村挂起了全县首个“党员驿站”招牌。此后,全县100个村党支部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挂起了这个招牌。2012年7月22日,什寒村依托党员驿站挂起了琼中首个“奔格内”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客栈招牌,并成立党员驿站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016年,进一步拓展“党员驿站”党建服务品牌内涵,开通“党员驿站”公众号,实现“党建+互联网”。并且,琼中成立县乡村“三级服务队伍”,搭建“党员驿站”服务热线平台,全天候为广大党员、群众、游客提供服务。
由此可见,党员驿站党建品牌已经成为琼中绿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红色元素,也是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同时,党员驿站帮助农村党组织恢复了信心,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编辑/陈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