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2018-03-21潘伟男邓水秀李丹赖玲波

求知导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学生就业成因高职院校

潘伟男 邓水秀 李丹 赖玲波

摘 要:近年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因学历层次、专业设置等客观情况,其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剖析了其问题成因,对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

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严峻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但是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完全消散,高职毕业生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忧虑心态。虽然适当的忧虑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就业,但是忧虑过大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过大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

2.社会人才需求及毕业生能力与就业期望错位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人才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专业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和熟练实践技能的技术骨干已经成为未来高新领域内的紧缺人才,在拥有理论知识的同时,出色的动手实践技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进而造成供求结构的失衡。再者,当前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又无法正视当前就业状况,使得就业市场专业需求节奏的变化与“双向选择”不对称,严重制约了其就业。

3.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成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新形势下,我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高职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不了解创业,没有充分利用好到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及补贴,而且很多地方也没有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高职大学生还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对企业的管理方法一无所知,导致创业成功率比较低,磨灭了对创业的初始热情。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成因

1.高职办学脱离社会需求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往往还是沿用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对动手操作能力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在师资上也没有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未及时按照行业产业需求来开设新专业,使其毕业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不过硬,不符合社会、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高职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教育有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但两者在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标准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包括技术应用、统筹管理、发展创新等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就是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而导致高职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二者之间系统性偏差的直接原因就是高职专业设置不合理,开设的专业无法准确地适应行业企业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有待提高其职业针对性。

3.就业指导教育不够理想

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顺利就业。然而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就业指导工作中并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就业培训指导教师,就业培训必备的设施投入不够,就业指导课的效果难以保障,就业指导与服务仅局限于实习阶段,没有把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全程化要求差距还比较大,进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不高,就业信息不顺畅,毕业生缺乏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不到位。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高职院校要以服务社会行业发展为导向,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为目标,建立一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首先,在招生计划制订的初期,需要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做分析预测,实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其次,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学生不仅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创新实践方面的学习,也可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等活动。最后,要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及其实践能力培育。学校可建立一些实训基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发挥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做好学生就业心理服务,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

2.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积极引导社会、行业和企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同,按照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给予学生更多参与企业具体岗位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这样不但拓宽了就业渠道,还可以实现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同时,深化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育,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努力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育“量身定做”“订单培养”等目标与任务。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合作,跨专业、学科培养,建立多样化合作模式及交叉培养机制,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的能力。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采取多元化、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有效途径,科学规划集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和就业服务于一体的就业指导网络体系,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可以聘请专业就业服务机构、专家教授等为高职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高职院校与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横向交流合作,以弥补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积极引导高职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为实现良好就业筑牢基础。

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好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旗帜的引领下,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促进高职毕业生顺畅、高质量就业,对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忠瑞,司宇佳,严 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企业,2015(12):191.

[2]李媛媛.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3):229-230.

猜你喜欢

学生就业成因高职院校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探讨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