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浅究山西会展行业的发展模式
2018-03-21刘涛
刘涛
摘要:研究分析了当前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山西太原会展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会展业 互联网 大数据 创新 共享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模式”已逐渐向传统领域不断渗透和延伸,传统领域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山西会展业来说,正在对经济模式、发展理念、运行机制及价值链等进行着重新审视。
一、背景
“互联网+”时代,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流的展馆都在使用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来推动会展业的发展。而回顾山西会展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在面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其并没有很好地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升级,现如今又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的浪潮,我们又该如何?关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理解与解读,各行各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可以预测数据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如果离开了数据,任何组织的创新都基本上是空壳。那么对于山西会展业来说,能否搭上大数据时代的这趟列车将显得尤为重要。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可提供的内容很多,但对于会展业来说能用哪些,需要一个逐步细化的过程。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举行的会展大数据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提供方与需求方角度进行了探讨,话题不再局限于“会展业+大数据”本身,而是外延至与会展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相关服务链条以及城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会展大数据很可能会成为城市最好的数据交互平台。可以预见,会展大数据的价值正在通过展会这个载体不断地产生数据、整合数据和积累数据,最终形成城市动态的数据。进入互联时代的会展城市,要做大做强会展产业,需具备展览场所、交通物流、餐饮住宿、旅游服务等数字信息的互联互通。如何让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有效结合,形成共赢的模式,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要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进行统筹、指导、协调等服务,如充分利用公共管理等有效资源统筹调动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提升城市会展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城市会展的竞争力,达成会展业和会展城市互动发展的双赢格局。但从当前来看,会展城市的大数据基本还停留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展示等初级阶段,应用也仅限于参展、观展和场馆现场管理等方面,这与城市内部其它產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会展城市亟须从核心体系、配套体系、环境体系、客商体系等方面综合考量,建立大数据模型,让大数据成为指引会展城市和城市会展业发展的“道标”,发挥加速器和创新引擎的作用。
今年3月初,厦门以城市为单位,启动了会展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通过系统的调研,形成了厦门会展大数据的建设方案。宏观微观构建共赢商业模式。“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展览项目随之会出现一些新的应用,但目前这些大数据还没有涉及新的应用层面。目前的会展业数据基础量还很小,很多展览项目的数据库还停留在硬盘存储阶段。这与其他行业的量级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对于山西来说,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还是近十年的事情,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带动会展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服务并联结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程度。会展业的发展有赖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在物质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必然会推动服务甚至精神层面的迫切需求。
通过对各省市十三五报告的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无一不体现着各级政府对会展行业的重视和扶持,尤以北上广等沿海及内陆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以杭州为例,今天的杭州,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地区,互联网产业影响着杭州的方方面面。其中杭州“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一核五心”场馆格局。一核: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十三五”期间,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将与奥体中心及周边地块以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对大型展会的运营保障,强化在安全保卫、交通组织、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和组织实施为载体,共同打造以博览会展和体育赛事功能为主,兼具商贸、旅游、居住、休闲、购物等功能的钱塘江南岸会展产业核心区,充分发挥其在全省会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在长三角区域的辐射作用。五心: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十三五”期间,将围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打造集创业宜居、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会展集聚区;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十三五”期间将打造以各种消费类展览展示为主,集商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会展集聚区;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十三五”期间,世贸国际展览中心将根据杭州未来会议会展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做好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以国际化高端会议、展览为主,集合商贸商务、旅游休闲、文化艺术、住宿餐饮为一体的会议会展集聚区;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十三五”期间,将突出信息经济主题,以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核心,集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于一体,打造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国际化会展中心;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十三五”期间,将围绕国际会展、文化博览、金融办公、大型商业等功能,打造配套齐全、规模较大的著名金融会展中心和文化产业集聚地。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也一直重视山西会展城市的建设步伐,打造了以长风商务区“山西国际会展中心”为标志的会展经济核心区。但纵观太原现有展馆的格局,与杭州的“一核五心”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最近出台的《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将新建1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布局合理的大型会展中心,为打造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会展城市奠定硬件基础。“意见”同时也强调,为提高现有场馆利用率,太原鼓励本地煤炭交易中心、煤炭博物馆、山西省展览馆、山西国际会议中心等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在这里我想特别说的是,像类似山西省展览馆这样的传统性展览馆,目前在全国不少省市特别是欠发达省市并不少见。因多年发展积淀的结构刚性、发展定式和路径依赖,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新的发展形势,预判性、灵活性与发达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类似的展馆基础配套设施显得相对落后,场馆利用率低,运营机制不够灵活,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等。
三、建议措施
对此,如何提高整体展馆的利用率、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是当下很有必要探讨的一个课题。在此本人提几点建议:
(一)加快运管机制的创新
尽快启动太原会展大数据平台建设,借助大数据平台分析、研究、制定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省展览馆、中国(太原)煤炭博物馆等展馆运营机制的创新模式。如借助互联网众筹平台等渠道鼓励各类资本投入展览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借助大数据分析平臺,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各展馆的发展沿革、体制类型、人才结构、土地资源等配置情况,便于更加科学、高效、精准地定位和研判下一步各展馆的走向,以体现不同展馆的展示风格和主题特色。以山西省展览馆为例,做为山西成立最早、占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展览馆(前身是省农展馆1958年成立,1983年与省工展馆合并),多年来积淀了深厚的工农业展览文化底蕴,如果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那么就应该很容易在各展馆的对比中看清自己的特点及优略势,便于精准定位,错位发展,保持应有的竞争力;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可进一步改善展馆经营模式,针对缺位要素,培养展馆专业运营团队,使各展馆组成战略联盟,实施动态展与固定展滚动互融,提高场馆设施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进一步引导主题相同、内容相近、行业相关的展会、展览联合办展,特别大的展会可以协同配合,开设分会场,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资金、人力、物力等要素,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重视数字化展馆建设
特别是传统性展馆,要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作改扩建、新建展馆的战略部署时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先进的主题性数字化展馆,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在展览业的广泛应用,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营销交易互动合作的新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引领传统产业的变革与融合。同时要及时加强与各级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主动融入山西展览业“十三五”发展的制定规划当中,进而更好地与产业、空间、城镇和土地利用等规划进行有效对接。
(三)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清楚知道人才结构是否合理,该如何科学配置等,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调动学校、培训机构等师资力量,加强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和在职人员培训,尽快培育一支具有先进办展理念、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展览团队。
(四)延伸展览产业链条
围绕与展览业紧密相关的宣传、策划、物流、信息咨询等关联行业,利用互联网+会展平台优势,促进市场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展览业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