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伯格鲁到喜马拉雅山麓下的染织之花

2018-03-21易小曼

中华手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千秋工坊印染

易小曼

第一站伯格鲁(Bagru)

抵达斋浦尔,已是北印的秋冬季,从潮热的曼谷到略干微凉的北印,气候的变化让身体感到欣喜自在。伯格鲁距斋浦尔35千米,这里生产北印人很喜欢的手工木刻印花布。这是一种在手工雕刻的木板上,沾染不同颜色染料进行一遍遍重复压染的工艺,被称为沙漠印染(Block print)之花。

BLOCK SHOP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由美国女孩莉莉(Lily)与伯格鲁地区的手工艺人万杰达·钦埃帕(Viiendra Chhipa)合作创立。哈佛毕业后的莉莉获得一笔奖学金,来到印度斋浦尔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学习。了解这项印花工艺后,她带来了符合西方现代审美的几何图形。与伯格鲁传统的动植物与宗教人物图样相比,几何纹样规整、简约,与木刻印花工艺碰撞,创作出了许多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围巾。

拜访前一晚,有点兴奋得睡不着觉,像一个孩子期待明天的郊游一样,等待天明的到来,等待去到在屏幕上浏览了无数次的地方。是古老神秘、脏乱破败、宗教盛行,还是原始艳丽?对异域文化浓烈的好奇促使我们打破对印度的常规印象,从自身兴趣“染织”出发,穿越这扇门去了解当地的文化与手工技艺。

伯格鲁是一个半干旱的沙漠小镇,穿过多处晒布的沙质小土坪,我们到了这里最大的一家印染作坊。压染操作间里,满墙都是雕刻好的模板,工作桌整齐排列,长长的布铺在桌面上,男士们用蘸上染料的模板用力敲击着布面,花形就一点一点填满了。

这种木刻印花方式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印染方式,更像是中国的活字印刷与木版画的结合:

第一步,是从樱桃李中提取一种含单宁的物质做染前处理,可以起到固色作用;

第二步,木刻图案,图案大部分是印度人喜欢的植物和动物,还有印度教里的女神。灵感都来源于本土文化,印度的国鸟孔雀最常见,其次是大象;

第三步,木版印染。用面粉熬制或是用胶调和染料,变成黏稠状态,木版蘸上染料一遍遍重复压染,花纹一般由多个版型套染。先印染背景,再染轮廓,最后进行内部填充;

①在伯格鲁,印染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年轻男士,作坊以接大品牌的代加工为主。

②长长的印花布摊晒开来,尽情享受阳光的照射。

印花模版分门别类地搁置在盒子里,即使破旧损坏,亦是一道风景。

第四步,就是晾晒,等染料完全干透后进行清洗、整理等。

人们大多采用这种多版重复套印、叠印和填色的方式进行操作,简单灵活又好玩。而这些有着丰富图案的木版,像是一本印度寓言集,讲诉印度人喜爱、尊敬的每一件事物。陈旧的木版上,每一块都有手艺人与之常年浸润相处的印记,所有的图案,都代表祝福。被大家广为熟悉的佩斯利纹样,就源于印度教里的“生命之树”——菩提树叶寓意生命绵延不断。

伯格鲁的作坊还有许多,我们又参观了镇上另外几家小作坊,以及专门从事木刻的工坊。发现这里的印染大多以化学染料为主,也有一部分人从事植物染。倒不用刻意去探究所用的染料属性,毕竟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在这个以印花布为主要经济支撑的沙漠小镇,有别于中国大多的传统工艺难以为继的现状。这里的从业者大多是年轻男士,而在蓝染操作间,大多是女士在作业。作坊以接各品牌的订单为主。除了像来自BLOCK SHOP这样的国际品牌外,更多的是为斋浦尔两个大的印花布品牌Ganesh和Anokhi供应产品,以此销往各地。

木刻印花工艺之所以能在印度完整传承下来,至今还保持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我想是因为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认可。女人的纱丽、男人的衬衣、小女孩的裙子,包括家居用品都会用到伯格鲁的印花布,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这就让人想到纱丽,一个民族有人人都爱的衣裳,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呢!

这些身着艳丽纱丽的女人拿着布在晾晒的小土坪上来回穿梭,小野猪也来串门,孩子看到我们神情都是新奇欣喜,眼前一派活力。事实上,上天给这个沙漠小镇的条件并不算好,夏天的气温能高达50℃。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这群人却选择坚定地生活在这个并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小镇,坚定地做着手里的印染工作,始终热情友好。这,大概就是伯格鲁最珍贵的东西吧!

第二站 德拉敦(Dehradun)

距离新德里250千米之外的恒河(印度)真木千秋纺织工作室(Ganga Maki Textile Studio),是此次印度之行最期待的一站。这个喜马拉雅山麓下的工坊是由日本織物设计师真木千秋在20多年前创建。

早年,她在印度找到一种特别的野蚕丝。是不吃桑叶,吃沙罗双树叶子的印度野蚕吐的丝。无论是生丝,还是它的外皮,以及蒂状脐带的部分,都能纺成丝。当地人用牛粪烧的灰泡水来处理它,因此与市面上洁白顺滑的丝很不一样,是淡茶色、淡咖啡色的,明显的肌理感带来完全不同的触感。后来她便深入印度村庄,带着当地织工将地方性的材料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将这种独特的织物推向了全世界。

Ganga Maki工坊在距离德拉敦市区30千米左右的一个村庄里。我们在出租车上感受德拉敦的秋天,阳光温暖,风轻凉。穿过树林走过一段颠簸的小土路,在一个没有任何标示的竹笆院落前停下。真木千秋满脸笑容地连连惊呼:“Oh,my god!”大概是没有想到这时会有4个中国人在这里出现吧。

穿过一小片果树林,建在小土坡上的大地色建筑出現在眼前。此时正值中午,织女们陆续去吃午饭,真木千秋开始讲解建立工坊的点点滴滴。正午的阳光透过人字形结构的大理石屋顶照射进来,光与石很自然地散发出一种滤镜般柔和的美感。

早年,工坊用的是当地一个像四合院的民用房。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真木千秋每年到印度两三次,一去就是4个月。跟大家一起生活,教大家新的纺织方法,以及指导大家配色或是工艺,逐渐与印度工匠们达到了一种默契。经过这么多年时间的磨合,在真正解决了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之后,她才决定修建新的Ganga工坊。

这个新工坊是由印度著名事务所Studio Mumbai负责设计,去年刚刚完工。以“原本就在这里”为理念,采用大理石、竹子、泥巴等本地建筑材料为主,以传统的纯手工建造工艺用时4年完成。泥土色的墙面给人_种与大地相连的踏实、厚重感。一座工坊,将人、物、事与环境高度融合。

随同真木千秋参观一个个工作间,染色、纺纱、织布、裁剪、制衣、清洗、后整。从纤维变成一件可出售的产品,整套工序都在这里完成。他们充分尊重原材料本身的特点,从印度野蚕丝出发,糅合羊毛、羊绒、牦牛毛、麻、棉等天然材质,使用纤维的本色或植物染,手工织造成不同质感的布料,再制作成围巾、衣物等日常用品。

①一个人,用一门传统工艺,改变着一个村庄。

②妇女们待在这里,是从事一门工作,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

③低调、朴素的Ganga Maki工坊。

无为而为,是真木千秋倡导的设计理念。她会在布料织造时充分考虑到制作物品的结构,减少裁剪和面料的浪费,还会利用羊毛本身具有的缩水性特点做到自然锁边,省去了缝纫,也呈现出一种更自然的美感。或许,只有参与过从纤维到面料每一步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每块布的珍贵,才想要珍惜织的每一厘米布、纺的每一根线吧!

这些丝织物很有特点,因为都是使用不去除蛋白质的生丝织造而成。这样的丝织物比较干爽,在使用过程中,丝上的蛋白质成分渐渐减少,会自然地变软,同时光亮度也会随之增加。这也是真木千秋主张的“用之美”:做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借由人之手去更好地表达自然之美。亦随着日常使用,让物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

理解这些观点的,不只是真木千秋自己,还有Ganga工坊的60多位工作人员,这里还有少数的吉普赛人留下来工作。

工坊还有个小小的有机农场,种植着各种天然染材和供工坊吃的蔬菜。5只大狗守护着这个喜马拉雅山麓下安宁的工坊,以防不时出现的野猪和熊。在泥土色的建筑里,大家轻轻地、认真地做着手上的工作,会面时则浅浅地笑,让这片静谧的土地上和空气中,流淌着一股柔软而有力的能量。这些,都是真木千秋20多年来来回穿梭日本和印度的足迹,是对大自然的理解,是一段用心对待的时光。

我猜想,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坊吧,将美学与可持续发展功能性地完美结合,在世界尽头缓慢、安定地做着这些美好质地的织物。

近两年,真木千秋开始在中国办展。那些不张扬,却又有着自己韧性的织物让人安静又激动,为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带来不一样的体悟与启发。

从伯格鲁到德拉敦,这两个地方代表着印度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类型。伯格鲁热烈、原始、具象,跟沙漠的气候吻合;喜马拉雅山麓下的真木千秋宁静、安然,也像极了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空灵之感。这两种笼罩在宗教文化下的印度染织工艺区域差异很大,每一种都往各自极致的方向发展,却兼容平衡地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开出娇艳的花朵。

猜你喜欢

千秋工坊印染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卷韵千秋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印染书香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千秋默对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