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3-21魏清萍

甘肃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机德育工作小学生

魏清萍

【关键词】 德育工作;小学生;教师;时机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022—01

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时刻保持一份教育的敏感性,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个教育细节,并且随时创设一个个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教育细节,让学生在这样无数个细节的处理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健康成长。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以德育人

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可见,要做好德育工作,教师就要注意自身修养,做到以德育人。

1. 为人师表才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要运用文明的语言,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的内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如,当我看到教室的走廊上、地上或者操场上有食品袋、纸屑时,就会自然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当看到有些学生桌面上的学习用品摆放比较零乱时,就会自然地为学生整理好学习用品;天热时对学生问一声热不热,天冷时也不防问一声冷不冷等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是最能感染学生,影响到学生行为的,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再去影响其他同学。

2. 用爱心才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德育不只是教学生遵纪守法,有规范、文明的一言一行,而是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在爱的教育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做到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第二父母,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使学生在离开家庭和父母时,也能在教师那里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从而学会爱老师、爱同学、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不分贫富,不管成绩好坏、聪明与否,要诚挚地把自己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体会到,并在学习中懂得爱别人。比如,我在给学生教《小树苗与大树苗的对话》时从从季羡林对苗苗潜移默化的引导、和苗苗谈话的耐心、给苗苗讲自己读书的经验等一些对话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季羡林对“小树苗”的呵护,还有对小树苗殷切的希望和爱心,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不可忽视和不可缺少的爱心和理解,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培养、提高自己的爱心。

二、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1. 新学期开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时机。新学期学生满怀着一种好奇与新鲜感走进校园,他们对一切除了陌生、新鲜、好奇,便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怎样约束自己的言行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为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道德教育,在教育中激发和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学生的进取心。比如,制订各班级新学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目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综合素质说说自己准备在哪一方面争当小标兵,为班级争光。有了明确的目标,再加上教师有意无意的热情鼓励、关注和信任,一定能让学生在新学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使自己不断成熟、坚强。

2. 在学生获得成功时抓住时机进行鼓励。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很在乎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如果当学生获得学习上的突破或者某项比赛的胜出时,教师漠不关心、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学生一定会大受挫折,认为他的成功与否都不重要,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或有所突破时,最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和肯定。此时,如果教师能够总结他们成功的过程和原因,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经验,为下一步前进打好基础,定好目标,并给予恰当、合理的表扬、鼓励,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热情,增加学生前进的动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强。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给予他们表扬与鼓励,让他们能以更大的热情去夺取下一个胜利。比如,流动红旗是学校对各班每天检查、周周评比,而后根据评比结果看流动红旗花落谁家的。为了争夺流动红旗,我们学生互相监督,无论是从卫生还是个人纪律上都非常注意。这个时候班主任再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表扬、鼓勵,并把胜利归功于每个学生,他们一定会为了下一次再能夺得流动红旗而努力,并在这种不断努力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们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时机德育工作小学生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