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正迅速“退烧”
2018-03-21张配豪
张配豪
经历过一场行业“洗牌”,共享单车企业“死伤无数”。那么,共享单车企业的出路在哪儿?在乱象之下,共享单车合并的呼声最为强烈。
随着冬天来临,共享单车领域正进入“退烧”期,然而场外动静却一点都不小。摩拜与ofo合并的传闻从未消散,而有媒体从多位滴滴方面的人士处确认,滴滴出行已完成对小蓝单车的收购,且在元旦期间双方签署了收购协议,这意味着共享单车市场面临新的变数。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市场,都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而这轮洗牌将由其背后的腾讯、滴滴、阿里、美团等几大巨头主导。
现状:倒闭潮来临
共享单车曾是资本竞相追逐的风口。然而,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关于部分共享单车企业资金短缺、管理不善、倒闭跑路的消息“满天飞”,随之乱象丛生。不容忽视的大背景是,共享单车行业已经开始退烧。
2017年6月13日,悟空单车的运营方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宣布,由于公司战略发生调整,自2017年6月起,将正式终止对悟空单车提供支持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至此,悟空单车也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这被市场认为是共享单车“寒冬来临”的信号。随后,一度热得烫手的共享单车迅速退烧。先后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爆出现危机,如町町单车、小蓝单车等。
2017年11月16日晚间,沉默数日的小蓝单车创始人兼CEO李刚亲笔撰写公开信,他在信中称,从6月份开始,小蓝单车仿佛受到了诅咒,他跑遍了上百家基金会,但没有换来一笔资金,最终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恶化的财务状况,让订单迟迟不敢下达。
昔日的“七彩之争”正变成橙黄之争。与之相对应的,共享单车产业链的上下游也是大不如前。
记者统计了共享单车概念股的11家企业三季报显示,信隆健康、上海凤凰、珈伟股份、云海金属和永安行等企业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信隆健康为摩拜、ofo提供零配件的供应,珈伟股份则为共享单车提供能源供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于驱动共享单车智能锁等模块的服务。
共享单车行业火爆时,其订单曾让整个自行车行业焕发生机。然而,随着部分共享单车企业的退市,代工自行车厂商订单量直线下降,他们也将重新寻找出路。
据央视财经报道,2017年5月至今,不少自行车生产厂商接到的共享单车订单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有些订单被突然暂停,甚至存在拖欠尾款的情况。
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小蓝单车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单车企业与传统自行车制造商长达一年的“蜜月期”很可能就要结束了。最火热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厂商都希望借助共享单车辉煌一把,有业内人士戏称连做轮胎的也来造车了。
原因:供血不足、监管趋严
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因投放过度、随意停放等乱象饱受诟病。虽然交通部曾发文称支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发展,但鼓励和加强行业监管并举成为多地政策的主要思路,政府也频出政策对行业乱象进行治理。
近日,上海、深圳等再度出台了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相关管理规定。2017年11月20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召开了重大行政决策暨立法听证会。据透露,目前在深圳投放车辆运营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一共有8家,投放车辆大约89万辆,注册用户量超过2200万人,日均使用量543万人次。
根据深圳出台的《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方案》的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因为自身经营管理等问题需要退出市场的,需要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注销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用户的押金、预存金退还用户,否则将由政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退还押金,将处以最高五万元的罚款。
多家企业反映新政策对企业业务有直接影响。如信隆健康就在近日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三季度开始的政府暂停共享单车投放政策,对公司共享单车零配件业务影响较大。虽然共享单车企业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开始到世界各地进行投放,同时四季度开始有替换订单,公司此方面业务有所回升,但已不能像年初有那么大量的订单。
除此之外,资本在共享单车行业扮演的角色可谓十分“特别”。倒闭的平台大概最能感受到,冷的最快的不是创业者对共享单车的热情,而是投资方的投资热情。
互联网创业大潮兴起以来,资本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强。烧钱补贴、估值泡沫、低附加值的同质化竞争等等行为,都已成为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热门创业模式。共享单车已经倒闭的平台以及还在坚持的一大批小平台,基本都存在盲目追“风口”的情况,资本成了平台是否能做下去的关键所在。
在共享单车的倒闭潮中,酷骑单车原CEO高唯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行业现在比资金投入,看谁砸的钱多,刚开始各种数据很好看,但结果都不好过,最后造成行业与用户都是输家。”町町单车CEO丁伟也表示,公司盈利模式没有问题,失败主要还是在于资金供血不足。
在行业大热初期,ofo和摩拜的估值均达到惊人的数十亿美金。而如今资本纷纷冷静,一线企业ofo和摩拜还能背靠阿里、腾讯两大金主,二三线的平台就没这么幸运,沦陷在盲目竞争中,最终沦为炮灰。
出路:抱团取暖or出征海外
经历过一场行业“洗牌”,共享单车企业“死伤无数”。那么,共享单车企业的出路在哪儿?在乱象之下,共享单车合并的呼声最为强烈。
ofo早期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认为合并是最好的选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市场只有前两家,且两家市场份额非常接近的情况下,把对方打死不可能,这个时候两家合并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朱啸虎,ofo另一位早期投资人王刚也在一个月前表示,从资本驱动的角度来看,ofo和摩拜合并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他还建议“摩拜就应该做国际市场,ofo做中国市场。”这一心声背后的意思,和朱啸虎一样,不言而喻。
虽然投资人希望合并,但是创始人手中握有股权,如果他们不同意合并,也只有投资人们干着急。摩拜总裁兼创始人胡玮炜公开表示,摩拜和ofo不会走向合并。摩拜CEO王晓峰则强调,目前合并并无可能,“最终剩下的一个玩家必须在产品力或者品牌力两者做出自己的差异化。”ofo的创始人兼CEO戴威也曾公开表示过,ofo不会与摩拜合并。
然而,摩拜与ofo合并的传闻从未消散,滴滴突然入局共享单车领域的消息突然来袭。有媒体从多位滴滴方面的人士处确认,滴滴出行已完成对小蓝单车的收购,且在元旦期间双方签署了收购协议。但具体以什么样的方案来收购,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收购小蓝单车,意味着共享单车市场面临新的变数。此外,据报道,滴滴内部也在孵化共享单车业务。
和巨頭的“心不甘情不愿”相比,小玩家们更愿意抱团取暖。2017年10月底,永安行合并哈罗单车后,CEO杨磊公开表示:“这是哈罗单车创业以来作出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决定。”此前永安行多次试图弥补其在共享单车方面的短板,在它的“意向名单”上曾经还有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但最终没能达成有效的合作。
除了合并之外,走向海外市场,也是共享单车第一阵营的共同选择。据摩拜和ofo的官方消息,他们在年底将会在海外市场覆盖约200座城市,一方面是为了将共享单车带到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内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已经禁止新车投放,海外扩张似乎已经成为扩大市场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