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着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2018-03-21雷墨

南风窗 2018年6期
关键词:希泽刘鹤经贸

雷墨

链接

3月7日欧盟警告说,一旦美國对欧盟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钢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征税。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说:“特朗普总统最近说过‘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容易赢,事实恰好相反,贸易战不好又容易输。”欧盟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伦说:“贸易战中只有输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以恰当、平衡的方式应对。”

而在3月8日回答外媒记者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提问时,中国外长王毅强调,中美之间主要是合作,可以有竞争、不必做对手。“选择贸易战更是抓错了药方,结果只会损人害己,中方必将做出正当和必要的反应。”

2月27日至3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访问美国。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访问。从时间点来说,在即将召开全国“两会”之际,中国一般情况下很少安排此类出访。而且,2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杨洁篪刚刚对美国进行了访问。不到一个月内,中方派出两位政治局委员级别的高官赴美,表明中美关系出现了较为紧迫的问题需要磋商。

最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在贸易问题上频频出招。世贸组织说,截至3月7日,18个成员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表达担忧,包括欧盟、挪威、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巴西。刘鹤访美,因此被解读为避免中美贸易战的努力。这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还需要看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的宏观背景,和中美关系复杂、动态的特点。

刘鹤访美

2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应美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至3月3日赴美访问。届时,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交换意见。这是中国官方首次证实刘鹤即将访美的消息。但在此之前的2月22日,熟悉白宫内幕消息的美国媒体Axios就率先向外界透露了这一消息。

对于这次刘鹤访美,中方的姿态是低调而务实的。根据3月3日新华社发布的关于刘鹤访美的新闻稿,中美“双方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讨论。双方认为应采取合作的思路而不是对抗的方式来处理两国经贸摩擦,维护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双方同意近期继续在北京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为两国下一步深入合作创造条件”。

同一天,白宫官员对刘鹤访美也做出了表态,称中美双方就两国经贸关系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对话。但美方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强调“我们理解平衡与互惠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我们讨论了确保公平和互惠贸易的办法”。

3月7日,刘鹤在全国人大山西代表团的发言中提及,他与美国政府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都表示不打贸易战,而是继续进行进一步沟通和深入谈判,促进双边合作。

刘鹤美国之行长达5天,会见的对象与所谈的内容都不少,但中美官方对外释放的信息都相当有限。这说明,一方面中美双方有一定程度的默契,另一方面两国经贸分歧尚待弥合,但也都为下一步的互动留了余地。换句话说,特朗普政府现阶段对华贸易政策以施压为主,还没上升到直接对抗的程度。

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中,刘鹤还出现了另一个身份,即“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中美间建立的高层对话平台。但这个平台在去年7月首次运作后,并没有更多公开的信息。

首次“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期间,中方的牵头人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美方的牵头人是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但这次刘鹤对话的美方官员是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特朗普指派对话官员的变化,反映的是在经贸问题上对华姿态的变化。

在国际贸易的态度上,姆努钦、罗斯以及科恩总体上属于“亲贸易”派,而莱特希泽则是以强硬著称的贸易保护主义悍将。特朗普政府派出三位“个人色彩”有差异的官员,可能是由于在对华贸易政策上内部立场不一致,也可能是在打“不可预测”牌。三个人到底谁“代表”特朗普?这是一个问题。

美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特朗普政府在对华经贸问题上并未摊牌,但中美之间的较量的确进入了新的阶段。整个2017年,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去年7月举行首次“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技术层面为稳定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去年11月特朗普成功访华,并签下2500多亿美元的经贸大单。但几个月后,美国并没有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而有步步升级的举动。

今年1月22日,特朗普政府决定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和洗衣机分别征收30%和50%的关税。3月8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分别高达25%和10%的关税。这一系列举措,影响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中国。

为了争取美国“铁锈地带”选民的支持,特朗普宁愿得罪全世界,也要加征钢铁和铝的特别关税。

根据今年1月美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8.2%,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逾60%。这个数据或许对特朗普构成了刺激,今年2月他在谈到美中贸易逆差时说:“他们(中国)一直在贸易上要我们的命。”特朗普措词的严厉程度,与其竞选期间的言论类似。

事实上,特朗普的共和党正面临今年11月国会中期选举的考验。为了争取美国“铁锈地带”选民的支持,特朗普宁愿得罪包括西方盟友在内的其他工业化国家,也要加征钢铁和铝的特别关税。

也就是说,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强势的想法没有改变,而且将在今年有更多体现。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2018年贸易政策和2017年度报告》写道,美国在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上“犯了错误”。这正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长期坚持的观点。从刘鹤访美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在中美经贸沟通中提升了莱特希泽的地位,商务部长罗斯却“靠边站”。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白宫3月6日宣布,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决定辞职。此前,媒体已盛传科恩因反对特朗普增加关税的决定而有意离职。目前,科恩的离职日期尚未确定,其继任者也尚未敲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贸易上的对华鹰派人物、前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在一度被边缘化后很可能回到白宫权力中心。如果纳瓦罗获得“发言权”,加上特朗普重用莱特希泽,那将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前兆。

中美之间会否爆发贸易战?至少目前这个临界点还没有到来。美方就特定商品单方面提高关税,中方随后做出相应的反制,这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并不鲜见。

但是,前景不容乐观。中美是缓步滑向贸易战,还是止步于贸易战边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后中美如何互动。

战略竞争

贸易纷争的表象之下,是中美日趋明显的战略竞争。特朗普总把贸易赤字挂在嘴边,这或许不能简单理解为他商人本性使然。别忘了,特朗普是首位把贸易安全等同于国家安全的美国总统。而且,这种认知已经从他的推特内容“孵化”成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特朗普政府去年12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写道,目前美国的繁荣和安全,在更广的战略环境中正遭遇经济竞争的挑战。该报告明确把中国认定为经济竞争的对手。这释放了这样的信号:从美国的角度看,中美贸易争端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经济竞争力的较量,是国家间的战略竞争。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改革,在监管范围和职权上进行大幅扩充。根据美方的数据,该委员会近年来的调查,40%是针对中国企业,占比高居榜首。美国此举主要是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国对美国高科技行业的投资,进而迟滞中国经济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步伐。“301调查”以后可能会更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贸易问题绝不只是赤字问题。中美贸易战还未开打,但战略竞争正在加剧。对此,需要我们沉着冷静、未雨绸缪,充分做好情势变化的应对准备。

猜你喜欢

希泽刘鹤经贸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经贸促进
[编读往来]